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潮起潮落,香港有幸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国际风云瞬息万变。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球,导致大多数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纺织、制衣产品等香港的主要出口工业品越来越受到进口配额的挤压,国际市场份额急剧萎缩。与此同时,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相对后发的其他“亚洲小龙”也先后进入出口导向阶段,蚕食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的比较优势。香港制造业一下子陷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困局,三大支柱产业—纺织、制衣、玩具普遍开工不足,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香港经济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只得应时而变,再次调整经济结构,走上工业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和经济结构多元化之路。
香港的多元化策略立竿见影,在制造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从香港转口贸易传统主业派生而来的副业—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自1970年代中期起突飞猛进。1970年前后时,这些产业在香港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14.9%,到1980年时已上升至25.9%,超过制造业的25.1%,成为香港经济的主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使香港暂时摆脱了制造业的阵痛,经济得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个1970年代,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6%。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香港,已不仅仅是转口贸易“自由港”,更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一座“自由港”城。
早在1963年和1967年,香港经济总量已相继超过广东省以及国内第一大城市上海。到1978年,按当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1∶1.58换算,内地国内生产总值为2328亿美元,广东省、上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约为126亿美元和172亿美元,弹丸之地的香港的地区生产总值却高达183亿美元。至于深圳河北岸即将改为深圳市的宝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24亿美元,仅为香港的0.68%。
这个时期的香港,唯一的心事,就是30年来冠绝亚洲、如今比较优势不再的制造业究竟何去何从?
恰恰在这个时候,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内地改革开放大潮涌起,站在风口浪尖的正是河对岸的深圳市和它所在的珠江三角洲。1978年8月,“深圳市”第一次浮出水面,出现在宝安县改市、依托香港建设“外贸基地”和“旅游区”的请示报告上;1979年3月5日,深圳市正式建立;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隆重亮相……
新鲜出炉、急于拿到工业化、城市化入场券的深圳市,和渐入佳境、正向后工业化时代演变的“香港城”,历史性地相逢在灿烂的季节。
隔着一条浅浅的深圳河,香港那边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积累,拥有雄厚的资本、技术、设备以及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深圳这边呢,正好相反,资金、人才、设备、市场“四大皆空”,但有一个后发优势却是香港梦寐以求的:低廉的土地、厂房和充足的劳动力。随着内地转变观念,主动拆除思想上的“铁丝网”,深受土地、人工高成本之困的香港制造业大军纷纷跨越罗湖桥。
北上,如潮水般北上。尽情分享内地改革开放政策红利和土地、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制造业产能的空间腾挪,同时回报桑梓、投资祖国,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港资的选择。
香港经济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只得应时而变,再次调整经济结构,走上工业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和经济结构多元化之路。
香港的多元化策略立竿见影,在制造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从香港转口贸易传统主业派生而来的副业—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自1970年代中期起突飞猛进。1970年前后时,这些产业在香港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14.9%,到1980年时已上升至25.9%,超过制造业的25.1%,成为香港经济的主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使香港暂时摆脱了制造业的阵痛,经济得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个1970年代,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6%。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香港,已不仅仅是转口贸易“自由港”,更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一座“自由港”城。
早在1963年和1967年,香港经济总量已相继超过广东省以及国内第一大城市上海。到1978年,按当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1∶1.58换算,内地国内生产总值为2328亿美元,广东省、上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约为126亿美元和172亿美元,弹丸之地的香港的地区生产总值却高达183亿美元。至于深圳河北岸即将改为深圳市的宝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24亿美元,仅为香港的0.68%。
这个时期的香港,唯一的心事,就是30年来冠绝亚洲、如今比较优势不再的制造业究竟何去何从?
恰恰在这个时候,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内地改革开放大潮涌起,站在风口浪尖的正是河对岸的深圳市和它所在的珠江三角洲。1978年8月,“深圳市”第一次浮出水面,出现在宝安县改市、依托香港建设“外贸基地”和“旅游区”的请示报告上;1979年3月5日,深圳市正式建立;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隆重亮相……
新鲜出炉、急于拿到工业化、城市化入场券的深圳市,和渐入佳境、正向后工业化时代演变的“香港城”,历史性地相逢在灿烂的季节。
隔着一条浅浅的深圳河,香港那边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积累,拥有雄厚的资本、技术、设备以及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深圳这边呢,正好相反,资金、人才、设备、市场“四大皆空”,但有一个后发优势却是香港梦寐以求的:低廉的土地、厂房和充足的劳动力。随着内地转变观念,主动拆除思想上的“铁丝网”,深受土地、人工高成本之困的香港制造业大军纷纷跨越罗湖桥。
北上,如潮水般北上。尽情分享内地改革开放政策红利和土地、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制造业产能的空间腾挪,同时回报桑梓、投资祖国,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港资的选择。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