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所谓“湾区”,通常是指由一个或若干个相连海港湾、岛屿组成,衔接众多分布于港口或入海口城镇群的区域发展系统。简单地说,湾区的最大地理特征是拥有一个“三面环陆、一面向海”的“黄金内湾”。
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不仅内湾伶仃洋浩瀚秀美,更有大河奔流其间,水量丰沛、密如蛛网的珠江水系沟通河海,深入腹地。一湾之内大大小小的港口码头星罗棋布,湾区内11座城市均有港口,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之一,区域港口吞吐量位居全球诸多湾区之首。环珠江口100多公里岸线上,居然在香港、深圳、广州崛起了三大世界级港口,世所罕见。
20世纪末期以来,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城镇群与港湾地理聚变融合发展形成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形态“湾区经济”风靡一时。湾区,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从湾区、湾区经济的定义即可看出,其基础是海洋,其精髓是开放,其灵魂是创新。
开放和创新精神如磁铁般吸引着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人类发展要素顺着江河,奔向海岸线。据统计,当今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以前,世界上有三大耳熟能详的著名湾区,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它们各具特色、各擅胜场:“黄色”的纽约湾区是典型的金融湾区,华尔街、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证交所等全球超级金融品牌,近3000家泛金融机构云集于此,拱卫着这颗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心脏”;“蓝色”的旧金山湾区胜在科技创新,这里不仅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一众名校、科研机构吸引着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更有苹果、谷歌、英特尔等高科技企业扎堆的硅谷,创新指数常年居高不下;“白色”的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聚集了日本1/3的人口、2/3的经济总量,三菱、丰田等全球著名的日本企业总部基本上都设立在这里,为日本成为亚洲最早的发达国家撑起大产业骨架。
与这三个老牌湾区相比,中国酝酿经年后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大”有来头:体量更大,一个大圈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尽收囊中,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综合实力更强,经济支柱更加多元化,港澳地区的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深圳、广州的高新技术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各具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金融、科创等产业汇集,丰富多彩,这是当今世界上其他湾区都不具备的独特优势;“9+2”复合型城市群优势互补,以与西方世界联通的港澳地区为前锋,深圳、东莞、广州这三座人口都过千万的超大型城市群为中场,珠江三角洲“世界工厂”为后卫,组成了一条中国经济、社会走向“深蓝”的世界级锐利攻击线。
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不仅内湾伶仃洋浩瀚秀美,更有大河奔流其间,水量丰沛、密如蛛网的珠江水系沟通河海,深入腹地。一湾之内大大小小的港口码头星罗棋布,湾区内11座城市均有港口,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之一,区域港口吞吐量位居全球诸多湾区之首。环珠江口100多公里岸线上,居然在香港、深圳、广州崛起了三大世界级港口,世所罕见。
20世纪末期以来,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城镇群与港湾地理聚变融合发展形成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形态“湾区经济”风靡一时。湾区,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从湾区、湾区经济的定义即可看出,其基础是海洋,其精髓是开放,其灵魂是创新。
开放和创新精神如磁铁般吸引着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人类发展要素顺着江河,奔向海岸线。据统计,当今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以前,世界上有三大耳熟能详的著名湾区,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它们各具特色、各擅胜场:“黄色”的纽约湾区是典型的金融湾区,华尔街、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证交所等全球超级金融品牌,近3000家泛金融机构云集于此,拱卫着这颗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心脏”;“蓝色”的旧金山湾区胜在科技创新,这里不仅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一众名校、科研机构吸引着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更有苹果、谷歌、英特尔等高科技企业扎堆的硅谷,创新指数常年居高不下;“白色”的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聚集了日本1/3的人口、2/3的经济总量,三菱、丰田等全球著名的日本企业总部基本上都设立在这里,为日本成为亚洲最早的发达国家撑起大产业骨架。
与这三个老牌湾区相比,中国酝酿经年后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大”有来头:体量更大,一个大圈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尽收囊中,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综合实力更强,经济支柱更加多元化,港澳地区的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深圳、广州的高新技术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各具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金融、科创等产业汇集,丰富多彩,这是当今世界上其他湾区都不具备的独特优势;“9+2”复合型城市群优势互补,以与西方世界联通的港澳地区为前锋,深圳、东莞、广州这三座人口都过千万的超大型城市群为中场,珠江三角洲“世界工厂”为后卫,组成了一条中国经济、社会走向“深蓝”的世界级锐利攻击线。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