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红色村落长源村
作者:南山博物馆 来源: 南山红 : 红色打卡点选辑 责任编辑:Forever 2022-03-29 人已围观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长源村是深圳市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村中有一处荔枝林和松柏环绕的小山坡,坡上的烈士墓中安葬着村里五位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墓前高高矗立着一座高 9 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用于纪念 2500 多名东纵烈士。
长源村革命烈士陵园
一、红色堡垒村革命根据地
长源村又称长岭陂,周边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理位置偏僻,毗邻抗日革命根据地白石龙村,因此成为抗日游击队的后方基地,长期驻有游击队的领导机关,也是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据点。1941 年 5 月以来,长源村与白石龙村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部、后方办事处、部队医院、修械厂、报社等机关单位的驻地。惠东宝人民护乡团成立后,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曾常驻长源村。
这一方红色热土是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村中以吴姓为主,群众革命基础好。村中百十户人家,就有数十位村民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没有家庭负担的年轻人参加正规部队,家庭主要劳动力则当民兵或参加武工队,年纪小的当交通员,妇女则去税站或情报站服务。其中报名应征参加民兵连的有 32 名青年,为革命队伍提供了兵员。民兵连经常配合部队打击国民党正规军与保安队,为根据地的巩固做出重大贡献。这里虽然没有将军等“大人物”,但这些普普通通的东纵老战士身上却流淌着革命热血,书写着生与死的惨烈故事。
二、深港文化名人大营救
1942 年东江纵队组织了秘密营救滞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活动。参与这一营救任务的就有长源村的村民。为了保证文化名人的吃住,长源村和其他村的自卫队员和群众在山坡上用竹木和茅草搭起临时住房,日夜轮流站岗放哨,每天派人四处买猪肉、鸡蛋,同时还负责收集情报。被营救出来的文化名人如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张友渔、胡风等 300 多人都曾先后在长源村、白石龙等地为当地群众作报告、讲形势,还教百姓唱歌。文化名人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历史奇迹,既保护了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亦赢得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做出贡献。
三、青山埋忠骨,烈士留芳名
2006 年 3 月,长源社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扩建为长源村东江纵队革命烈士陵园,七条年轻的生命将青春与热血长久地留下,亲眼见证共和国的诞生和经济特区的兴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忆着他们。
廖仕(1920—1947),坪山碧岭新沙村人,1938 年参加惠东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7 年任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第三大队副中队长,11 月率队与沙河武工队夜袭珠光村国民党县警时,伤重不治,牺牲于长岭陂村,年仅27 岁。吴美添(1922—1949),长岭陂村人,村农会会长,1948 年 5 月参加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民治武装基干民兵连,1949 年 4 月于皇帝田突围战中牺牲,年仅 27 岁。吴珠妹(1930—1949),长岭陂村人,吴美添侄子,1948 年 5 月参加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民治武装基干民兵连,1949 年 4 月于皇帝田突围中身负重伤,后不治牺牲,年仅 19 岁。李忠苑(女)(1930—1949),广东省广宁县古水镇下滂村人,幼年丧父,被送至广东儿童教养院第三分院读小学,抗战后考入广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简师部。1949年 2 月加入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救护兵,1949 年 3 月于长岭陂村突围战中牺牲,年仅 19 岁。关罗(女)(1929—1949),广东南海区九江镇人,5 岁丧父,8 岁随母移居香港,13 岁入广东儿童教养院第七分院读小学,15 岁考入省立江村师范学校简师部,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1948 年 12 月加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任油印员,1949 年 3 月于长岭陂村突围战中牺牲,年仅 20 岁。
还有两位年轻女兵是受部队指派、由交通员护送去学习救护的,路过长岭陂村临时过夜歇脚,不料在途中就被便衣特务盯上。次日天不亮,国民党保安团包围了长岭陂村,队员紧急分散突围,在交通员和民兵掩护下撤离。由于没有从山里撤退的经验,两位年轻的女战士一起向山下跑,结果被敌人追上杀害。村民找到她们时,一人左腿被打断,身体被刺刀捅得千疮百孔;另一人身边散落 30 多枚弹壳,血肉模糊,是被敌人近距离开枪连续射击而牺牲。在东纵老战士的记忆中,关罗皮肤黑黑的,个头矮矮的,是个爱笑的可爱女孩,大家都叫她“印度娃娃”。她和李忠苑都是刚加入队伍的新战士,有师范学历,本可以做个安稳教书的老师,但她们却长眠在长岭陂村,以年轻的生命书写了一段顽强斗争的历史。
革命烈士纪念碑近景
四、长岭陂的“阿庆嫂”
据长岭陂武工队老战士吴运财回忆,村里有位寡妇叫张桂英,心眼好,又热心,是第一个报名加入民治基干民兵连的。她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人称“张嫂”。1947 年的一天,敌人突然包围长岭陂村,粤赣湘边纵队东一支三团的 6 名战士来不及撤退,只好躲到张嫂家里。张嫂不慌不忙,她先把枪支放进簸箕悬在梁上,然后又领着战士们躲到牛栏里,用稻草把他们一个个盖好,最后用牛粪稻草糊了自己一头一脸开始装疯。狡猾的敌人搜查到此,站在张嫂面前死死盯着她看了半天,而张嫂顺势就把一块牛粪掰碎放进嘴里……就这样张嫂用装疯卖傻的计谋救了战友的命。
1949 年 1 月 1 日,有个人自称是香港进步报刊《华商报》的记者,带着介绍信来长岭陂村采访。连部领导忙,托张嫂先接待。张嫂给“记者”烧火做饭时,发现这个“记者”在屋里东翻西看的。当时,张嫂的家是部队的药品和物资存储站,连民基连战士都不知道。张嫂想,如果被外人发现药品和物资可就危险了,她忙停下手里的活,端杯水陪香港“记者”坐下聊天,并搭话问道:“先生在香港哪里高就?”“《华商报》。”“记者”回答。张嫂并不懂报纸,又找不到其他话题,就随口问道:“你认识《华商报》的一个人吗?”“谁啊?”“记者”问道。张嫂并不认识报社的什么人,就灵机一动说了个村民的名字:“吴福年。”“啊,我们两个的写字台都连在一起!”“记者”故作轻松地说。张嫂想,这么巧,一问就问到同名同姓的人?随即又问道:“你认识张桂英吗?”“张桂英是我们报社的副主编……”“记者”答道。张嫂这时感觉问题严重了,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稳住这位“记者”,悄悄派人报告了连部。后来经过连部审讯,得知真正的记者被敌人扣押了,这个假记者是特务冒充进村来侦察情报的。
还有一天天刚亮,敌人就进入长岭陂村搜查。而就在前一天晚上,部队刚送来一批胶鞋和药品藏在张嫂家里。时间紧迫,既来不及转移,又没地方可藏,怎么办?真是急死人了!张嫂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她把胶鞋药品堆在屋子中间,然后把家里的被褥、衣服等胡乱丢弃遮盖在上面,又大开着房门,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像是被人抢走了宝贝的伤心样子。敌人看到这样子,以为已经有人搜过了,就放过了她家,去搜下一家了!大敌当前能沉得住气并能想出妙计,可见张嫂胆识非同一般!
一次敌人突袭中,税站的张发被捕后叛变了,急于立功的叛徒想劝降张嫂,他抱怨:“这眼饱肚饥的日子过够了”“天天大把大把收钱,可是摊到我们身上就是每天9 两米,2 钱油,3 分钱,就为了这些,还得提着脑袋过日子”……“够了,你今天来想干什么,你就直说吧!”张嫂忍不住,含着眼泪质问。“这……看在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的分上,我就告诉你,今后税站不管是来了什么人,还是干了什么事,你都要向上面报告。”张发说。张桂英问:“你说的上面是指东一支队还是三团团部?”“不是不是,是……”张发结结巴巴还没说完,张桂英语带嘲讽地打断说:“那么你今天来了,要不要向上级报告?”说着拔出驳壳枪。张发吓得退到门口,转身撒腿就跑了。一个月后张发又带着敌人偷袭皇帝田根据地,不料东一支队早已得到情报转移了,敌人扑了空,恼羞成怒下一把火烧了根据地的房屋茅棚。叛徒张发没有劝降成功,又烧了根据地,自知两边都已得罪,趁着撤退混乱偷偷溜掉,从此消失了。
长源村革命烈士陵园
一、红色堡垒村革命根据地
长源村又称长岭陂,周边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理位置偏僻,毗邻抗日革命根据地白石龙村,因此成为抗日游击队的后方基地,长期驻有游击队的领导机关,也是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据点。1941 年 5 月以来,长源村与白石龙村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部、后方办事处、部队医院、修械厂、报社等机关单位的驻地。惠东宝人民护乡团成立后,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曾常驻长源村。
这一方红色热土是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村中以吴姓为主,群众革命基础好。村中百十户人家,就有数十位村民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没有家庭负担的年轻人参加正规部队,家庭主要劳动力则当民兵或参加武工队,年纪小的当交通员,妇女则去税站或情报站服务。其中报名应征参加民兵连的有 32 名青年,为革命队伍提供了兵员。民兵连经常配合部队打击国民党正规军与保安队,为根据地的巩固做出重大贡献。这里虽然没有将军等“大人物”,但这些普普通通的东纵老战士身上却流淌着革命热血,书写着生与死的惨烈故事。
二、深港文化名人大营救
1942 年东江纵队组织了秘密营救滞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活动。参与这一营救任务的就有长源村的村民。为了保证文化名人的吃住,长源村和其他村的自卫队员和群众在山坡上用竹木和茅草搭起临时住房,日夜轮流站岗放哨,每天派人四处买猪肉、鸡蛋,同时还负责收集情报。被营救出来的文化名人如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张友渔、胡风等 300 多人都曾先后在长源村、白石龙等地为当地群众作报告、讲形势,还教百姓唱歌。文化名人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历史奇迹,既保护了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亦赢得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做出贡献。
三、青山埋忠骨,烈士留芳名
2006 年 3 月,长源社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扩建为长源村东江纵队革命烈士陵园,七条年轻的生命将青春与热血长久地留下,亲眼见证共和国的诞生和经济特区的兴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忆着他们。
廖仕(1920—1947),坪山碧岭新沙村人,1938 年参加惠东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7 年任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第三大队副中队长,11 月率队与沙河武工队夜袭珠光村国民党县警时,伤重不治,牺牲于长岭陂村,年仅27 岁。吴美添(1922—1949),长岭陂村人,村农会会长,1948 年 5 月参加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民治武装基干民兵连,1949 年 4 月于皇帝田突围战中牺牲,年仅 27 岁。吴珠妹(1930—1949),长岭陂村人,吴美添侄子,1948 年 5 月参加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民治武装基干民兵连,1949 年 4 月于皇帝田突围中身负重伤,后不治牺牲,年仅 19 岁。李忠苑(女)(1930—1949),广东省广宁县古水镇下滂村人,幼年丧父,被送至广东儿童教养院第三分院读小学,抗战后考入广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简师部。1949年 2 月加入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救护兵,1949 年 3 月于长岭陂村突围战中牺牲,年仅 19 岁。关罗(女)(1929—1949),广东南海区九江镇人,5 岁丧父,8 岁随母移居香港,13 岁入广东儿童教养院第七分院读小学,15 岁考入省立江村师范学校简师部,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1948 年 12 月加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任油印员,1949 年 3 月于长岭陂村突围战中牺牲,年仅 20 岁。
还有两位年轻女兵是受部队指派、由交通员护送去学习救护的,路过长岭陂村临时过夜歇脚,不料在途中就被便衣特务盯上。次日天不亮,国民党保安团包围了长岭陂村,队员紧急分散突围,在交通员和民兵掩护下撤离。由于没有从山里撤退的经验,两位年轻的女战士一起向山下跑,结果被敌人追上杀害。村民找到她们时,一人左腿被打断,身体被刺刀捅得千疮百孔;另一人身边散落 30 多枚弹壳,血肉模糊,是被敌人近距离开枪连续射击而牺牲。在东纵老战士的记忆中,关罗皮肤黑黑的,个头矮矮的,是个爱笑的可爱女孩,大家都叫她“印度娃娃”。她和李忠苑都是刚加入队伍的新战士,有师范学历,本可以做个安稳教书的老师,但她们却长眠在长岭陂村,以年轻的生命书写了一段顽强斗争的历史。
革命烈士纪念碑近景
四、长岭陂的“阿庆嫂”
据长岭陂武工队老战士吴运财回忆,村里有位寡妇叫张桂英,心眼好,又热心,是第一个报名加入民治基干民兵连的。她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人称“张嫂”。1947 年的一天,敌人突然包围长岭陂村,粤赣湘边纵队东一支三团的 6 名战士来不及撤退,只好躲到张嫂家里。张嫂不慌不忙,她先把枪支放进簸箕悬在梁上,然后又领着战士们躲到牛栏里,用稻草把他们一个个盖好,最后用牛粪稻草糊了自己一头一脸开始装疯。狡猾的敌人搜查到此,站在张嫂面前死死盯着她看了半天,而张嫂顺势就把一块牛粪掰碎放进嘴里……就这样张嫂用装疯卖傻的计谋救了战友的命。
1949 年 1 月 1 日,有个人自称是香港进步报刊《华商报》的记者,带着介绍信来长岭陂村采访。连部领导忙,托张嫂先接待。张嫂给“记者”烧火做饭时,发现这个“记者”在屋里东翻西看的。当时,张嫂的家是部队的药品和物资存储站,连民基连战士都不知道。张嫂想,如果被外人发现药品和物资可就危险了,她忙停下手里的活,端杯水陪香港“记者”坐下聊天,并搭话问道:“先生在香港哪里高就?”“《华商报》。”“记者”回答。张嫂并不懂报纸,又找不到其他话题,就随口问道:“你认识《华商报》的一个人吗?”“谁啊?”“记者”问道。张嫂并不认识报社的什么人,就灵机一动说了个村民的名字:“吴福年。”“啊,我们两个的写字台都连在一起!”“记者”故作轻松地说。张嫂想,这么巧,一问就问到同名同姓的人?随即又问道:“你认识张桂英吗?”“张桂英是我们报社的副主编……”“记者”答道。张嫂这时感觉问题严重了,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稳住这位“记者”,悄悄派人报告了连部。后来经过连部审讯,得知真正的记者被敌人扣押了,这个假记者是特务冒充进村来侦察情报的。
还有一天天刚亮,敌人就进入长岭陂村搜查。而就在前一天晚上,部队刚送来一批胶鞋和药品藏在张嫂家里。时间紧迫,既来不及转移,又没地方可藏,怎么办?真是急死人了!张嫂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她把胶鞋药品堆在屋子中间,然后把家里的被褥、衣服等胡乱丢弃遮盖在上面,又大开着房门,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像是被人抢走了宝贝的伤心样子。敌人看到这样子,以为已经有人搜过了,就放过了她家,去搜下一家了!大敌当前能沉得住气并能想出妙计,可见张嫂胆识非同一般!
一次敌人突袭中,税站的张发被捕后叛变了,急于立功的叛徒想劝降张嫂,他抱怨:“这眼饱肚饥的日子过够了”“天天大把大把收钱,可是摊到我们身上就是每天9 两米,2 钱油,3 分钱,就为了这些,还得提着脑袋过日子”……“够了,你今天来想干什么,你就直说吧!”张嫂忍不住,含着眼泪质问。“这……看在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的分上,我就告诉你,今后税站不管是来了什么人,还是干了什么事,你都要向上面报告。”张发说。张桂英问:“你说的上面是指东一支队还是三团团部?”“不是不是,是……”张发结结巴巴还没说完,张桂英语带嘲讽地打断说:“那么你今天来了,要不要向上级报告?”说着拔出驳壳枪。张发吓得退到门口,转身撒腿就跑了。一个月后张发又带着敌人偷袭皇帝田根据地,不料东一支队早已得到情报转移了,敌人扑了空,恼羞成怒下一把火烧了根据地的房屋茅棚。叛徒张发没有劝降成功,又烧了根据地,自知两边都已得罪,趁着撤退混乱偷偷溜掉,从此消失了。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