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科学 > 科学综合 科学综合
用过硬技术为龙头企业赋能
作者:杨柳 来源:《为发展而谋》 责任编辑:Gangan 2024-10-12 人已围观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骤然变化,本土材料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如果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团队,无法及时完成一些研发任务。为了尽快满足国内产业对高端电子材料的需求,龙头企业寻求科研机构的新技术,先进院材料所成为龙头企业前进路上的志同道合者。
以片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材料为例:2020年,材料中心团队与国内MLCC龙头企业广东风华高科共同成立“先进电子元器件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围绕高容、高压、高温、高可靠性、超微型MLCC及钛酸钡基原材料国产化研发过程中的“know-how”等科学问题展开联合攻关,解决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MLCC关键难题。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学科布局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接国内知名MLCC龙头企业多项横向课题,并与终端用户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材料中心团队针对国内MLCC企业及终端用户对高性能电介质材料和微型MLCC的迫切需求,开展薄层化、微型化器件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工作。建立国产原料选型平台,开发出具有高温介质特性材料体系,突破传统MLCC的基材体系及性能极限,发展苛刻环境下稳定工作的BXT介电陶瓷新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温度/电压稳定型电介质材料;建立国产高端MLCC膜片分析平台,开发高容高压的高熵瓷介材料体系;建立国产高端MLCC器件电性能及失效分析平台,探索预测高容高温MLCC的寿命、失效分析方法及技术标准。截至2022年6月,该团队建立MLCC小试线及涵盖粉体、瓷粉、浆料、器件的性能测评线,撰写和发表论文30余篇,已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近40件。
除了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电子材料所还积极与企业成立多个联合实验室,用过硬技术为企业赋能。先进院材料所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杨春雷介绍:“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先进院的特色文化,我们中心也秉持先进院的基因,分别与TCL、宏大真空、华星光电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5家联合实验室,研发经费累计达1500万元。联合实验室的成果助力了企业的原创研发技术,多项装备技术和镀膜技术已经成功向商丘鸿大光电、深圳森泰纳米和中山镭通激光等企业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比如,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与湖南宏大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开展了5年的合作,在第一期合作时,科研团队获得300万元研发经费,团队以真空镀膜方面的工艺技术先后开发出多套应用于光伏电池和手机触摸屏的镀膜产线设备,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并帮助企业晋升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大幅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如今,双方已经续签了第二期联合实验室的合作,企业继续投入3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
又如,该研究中心与鸿大光电成立“光电材料产业创新转化中心”。鸿大光电集团主要从事光伏玻璃生产,先进院团队将光电薄膜方面的2项专利转让给企业,帮助企业在高透明光伏玻璃以及彩色高透光玻璃上实现从材料到镀膜工艺的突破,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从传统的加工型企业转型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我们充分发挥‘扎根思维’和‘辐射效应’。一方面,要扎根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围绕‘薄膜材料’这个核心能力向下扎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辐射效应,努力伸展出更多枝叶和触角,面向产业的多场景需求,尝试将核心技术与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对接,通过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为企业赋能,进一步增强自身核心技术实力。”杨春雷大胆拥抱产业的做法也为团队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资源。
以片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材料为例:2020年,材料中心团队与国内MLCC龙头企业广东风华高科共同成立“先进电子元器件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围绕高容、高压、高温、高可靠性、超微型MLCC及钛酸钡基原材料国产化研发过程中的“know-how”等科学问题展开联合攻关,解决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MLCC关键难题。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学科布局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接国内知名MLCC龙头企业多项横向课题,并与终端用户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材料中心团队针对国内MLCC企业及终端用户对高性能电介质材料和微型MLCC的迫切需求,开展薄层化、微型化器件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工作。建立国产原料选型平台,开发出具有高温介质特性材料体系,突破传统MLCC的基材体系及性能极限,发展苛刻环境下稳定工作的BXT介电陶瓷新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温度/电压稳定型电介质材料;建立国产高端MLCC膜片分析平台,开发高容高压的高熵瓷介材料体系;建立国产高端MLCC器件电性能及失效分析平台,探索预测高容高温MLCC的寿命、失效分析方法及技术标准。截至2022年6月,该团队建立MLCC小试线及涵盖粉体、瓷粉、浆料、器件的性能测评线,撰写和发表论文30余篇,已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近40件。
除了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电子材料所还积极与企业成立多个联合实验室,用过硬技术为企业赋能。先进院材料所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杨春雷介绍:“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先进院的特色文化,我们中心也秉持先进院的基因,分别与TCL、宏大真空、华星光电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5家联合实验室,研发经费累计达1500万元。联合实验室的成果助力了企业的原创研发技术,多项装备技术和镀膜技术已经成功向商丘鸿大光电、深圳森泰纳米和中山镭通激光等企业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比如,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与湖南宏大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开展了5年的合作,在第一期合作时,科研团队获得300万元研发经费,团队以真空镀膜方面的工艺技术先后开发出多套应用于光伏电池和手机触摸屏的镀膜产线设备,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并帮助企业晋升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大幅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如今,双方已经续签了第二期联合实验室的合作,企业继续投入3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
又如,该研究中心与鸿大光电成立“光电材料产业创新转化中心”。鸿大光电集团主要从事光伏玻璃生产,先进院团队将光电薄膜方面的2项专利转让给企业,帮助企业在高透明光伏玻璃以及彩色高透光玻璃上实现从材料到镀膜工艺的突破,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从传统的加工型企业转型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我们充分发挥‘扎根思维’和‘辐射效应’。一方面,要扎根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围绕‘薄膜材料’这个核心能力向下扎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辐射效应,努力伸展出更多枝叶和触角,面向产业的多场景需求,尝试将核心技术与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对接,通过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为企业赋能,进一步增强自身核心技术实力。”杨春雷大胆拥抱产业的做法也为团队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资源。
很赞哦! ( )
上一篇:先进电子材料要在深圳实现“突围”
下一篇:带动国产装备快速发展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