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科学 科学
-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科学综合2012年12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兴致勃勃地来到前海考察。站在“前海”石旁,习近平总书记说,前海如今的开发,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的景象: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但也正因为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说,合作区的建设要面向世界,要以国际的视野和胸怀,吸取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经验,把前海合作区建设好。
2024-10-25
阅读更多 -
光明科学城
科学综合2020年,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光明科学城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承担的使命包括: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布局重大创新载体、培育内生增长的原创型产业、突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汇聚国际一流的创新资源、
2024-10-25
阅读更多 -
引领5G创新的华为
科学综合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是我国科技人员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中的伟大创造,是邓小平理论在科技体制改革实践中的伟大成果。但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很难逃脱崛起、衰落、倒闭的“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命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却成为例外。华为自1987年9月15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创立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
2024-10-25
阅读更多 -
深圳诺奖实验室——揽天下英才而用之
科学综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什么会是深圳?深圳最有竞争力的地方是什么?“是深圳的人才。”40多年来,深圳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来自国际国内、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不断会聚,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才迅速从一个边陲农业镇建设成为一座创新型国际化的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如今,深圳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吸引力的
2024-10-25
阅读更多 -
高交会:中国“科技第一展”
科学综合20世纪 90年代,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后,深圳经济特区遇到发展瓶颈——以“三来一补”为代表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待转型。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改变全球经济结构。为应对这一局面,中国政府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
2024-10-25
阅读更多 -
太阳能是低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综合目前,白杨正在深理工搭建自己的量子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着手开展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工作。高光电转换效率、卓越的耐受性、无毒元素使新式量子点成为廉价、环保性材料。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不断提升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
科学综合能源问题是关乎人类未来的关键问题之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阳能电池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太阳能应用的重要方式。目前,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一直相对较高,光电转换效率已近极限,难以满足新兴应用场景的特殊要求。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新型双离子电池项目进入中试阶段
科学综合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双碳战略相关产业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全球锂资源储量有限(0.0065%),且分布不均,难以同时支撑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锂储量仅占全球的6%左右,锂资源供给安全不容忽视,尤其锂原材料价格暴涨,亟须发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储能体系及关键材料。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新型铝基锂离子电池完成量产
科学综合从电动汽车到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为衣食住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消费市场。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牢牢抓住碳中和产业发展契机
科学综合碳中和所正瞄准有巨大应用前景的碳中和技术,比如,碳中和所将从低维化和纳米化入手,探索制备新型催化材料,用于氢能领域。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非常快,碳中和所研究团队正在积极尝试研发类似的新材料,推动太阳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材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科学综合目前,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其中130多个国家设定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在2020年9月也明确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碳排放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对提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信心、实现全球温控目标产生深远影响。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紧抓碳中和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
科学综合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名为《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的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正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预计未来20年上升的平均温度将达到或超过1.5℃。全球变暖再次给人们敲响气候变化的警钟,提醒各国要采取积极务实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电子材料院稳步发展
科学综合电子材料院面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需求,以芯片级封装、晶圆级封装关键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搭建完善的材料研发、检测、中试和加工验证平台,不断深入探讨和践行产学研合作模式。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探索“联合攻关体”模式,发力高端材料国产化
科学综合集成电路产业属于国家核心战略产业,先进集成电路技术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由于“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微型化和多功能化集成电路成为发展新引擎。在先进封装技术方面,以晶圆级封装为核心的中道技术成为竞争焦点,高密度晶圆级扇入、晶圆级扇出、以硅通孔(TSV)和高密度再布线(RDL)为核心的2.5D、3DIC集成技术迅速发展。其中,高密度再布线工艺能力迅速提升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带动国产装备快速发展
科学综合材料离不开装备,装备离不开材料,这是每一个“材料人”都明白的道理。高端电子封装材料过去一直依赖进口设备,为了突破这个技术壁垒,先进院团队决定与大族激光携手开发激光解键合设备,解决产业痛点。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用过硬技术为龙头企业赋能
科学综合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骤然变化,本土材料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如果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团队,无法及时完成一些研发任务。为了尽快满足国内产业对高端电子材料的需求,龙头企业寻求科研机构的新技术,先进院材料所成为龙头企业前进路上的志同道合者。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先进电子材料要在深圳实现“突围”
科学综合“中央明确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我国先进电子材料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要在深圳实现‘突围’。”干勇院士坚定地说。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电子材料院落户宝安区
科学综合广东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深圳布局电子封装材料的完整创新链条,完善深圳高端电子封装材料产业链,有利于进一步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下,电子材料院应运而生,这得益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科创委的直接指导。该院由深圳先进院与宝安区政府合作共建,致力攻坚以封装材料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中后道高端
2024-10-11
阅读更多 -
主动出击,搭上深圳研究机构建设的“末班车”
科学综合相比之前的“脑院”和“合成创新院”,电子材料院的诞生更为惊险曲折,受益于孙蓉率领的这支“尖刀连”,才搭上了深圳基础研究机构建设的“末班车”。
2024-10-11
阅读更多 -
迎难而上组建材料研发“尖刀连”
科学综合早在2006年孙蓉刚入职先进院,加盟杜如虚教授领衔的精密工程中心时,就在先进院宽容、创新的体制机制与文化氛围支持下,从零开始组建先进电子材料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材料中心”),主要从事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及成套工艺研究。作为团队创始人和带头人,她分析判断,材料中心要落地生根最重要的任务是服务地方的支柱产业,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一业为大”,服务地方产业
2024-10-11
阅读更多 -
高端电子材料国产化任务紧迫
科学综合“所有的集成电路芯片布满成百上千个元器件,在完成前道工艺之后都要将其封装起来,好比电子产品的大脑。而封装材料则起到支撑、保护各分区脑回路之间相互‘对话’、热设计与热管理等重要作用。”孙蓉说,“近年来,摩尔定律面临挑战,集成电路产业对芯片轻薄化、小型化、多功能、低功耗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电子封装技术需要不断创新突破,支撑整个芯片封装制
2024-10-11
阅读更多 -
抢先布局新材料前沿学科
科学综合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及国防工业的重要保障,未来将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特别是大国角逐的焦点。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产业发达,也是我国新材料的核心生产基地,对新材料需求十分旺盛。因此,深圳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保障我国经济增长意义十分重大。
2024-10-11
阅读更多 -
成功举办工程生物产业大会
科学综合一场合成生物领域的专业会议,竟吸引线上线下超过530万人次观看,学术论坛现场更是一票难求。这样的火爆场面让罗巍暗暗吃惊,也震惊了国内合成生物界。
2024-10-11
阅读更多 -
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
科学综合“我之前就是在科研单位工作,很少接触到企业。当我的实验室搬到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的楼上,两个月内就接触到十多家企业,很快就找到技术落地的新方向。”合成生物研究所易啸研究员告诉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的记者,“在这里,包括流式细胞仪等上百万元一台的精密科研设备一应俱全,对我们开展最前沿的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大有帮助。”
2024-10-11
阅读更多 -
应用噬菌体对抗超级耐药菌
科学综合先进院马迎飞研究员对深圳正在建设的合成生物大设施充满期待,他说:“利用合成生物大设施,建设高通量噬菌体合成和编辑平台,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人工噬菌体的研究工作。”
2024-10-11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