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科学 > 科学综合 科学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诺奖实验室——揽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者:《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编写组 来源: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大学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什么会是深圳?深圳最有竞争力的地方是什么?“是深圳的人才。”40多年来,深圳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来自国际国内、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不断会聚,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才迅速从一个边陲农业镇建设成为一座创新型国际化的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如今,深圳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吸引力的全球引才制度,拥抱人才,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高地,深圳市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简称“诺奖实验室”)便是深圳新一轮引才政策的集中体现。
 
 
一、“引凤来筑巢”
 
2017年5月,格拉布斯研究院正式入驻南方科技大学,成为深圳首个官方认定的诺奖实验室。格拉布斯是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站在烯烃复分解领域的最前沿,由其名字命名的实验室给自身的定位是“培养诺奖级人才,做出诺奖级成果”,与格拉布斯一起入驻深圳的,还有10位中外院士。
 
2017年4月,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履新的第一次公开报道是会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教授。盖姆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学术界公认的“石墨烯之父”。他向盖姆发出在深圳建立实验室的邀请,8个月后,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入驻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2018年6月,厄温·内尔第一次来到深圳,与深圳先进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筹建内尔神经可塑性诺奖实验室。内尔是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神经科学界的泰斗。在内尔教授的带领下,深圳会聚了一批杰出的脑科学领域科学家。
 
2019年3月,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在深圳大学正式揭牌成立。巴里·马歇尔是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实验室围绕消化疾病的临床需求开展重大基础研究,促进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为弥补源头创新的短板,深圳自2016年以来,依托大学、事业单位、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型企业等单位,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共建实验室。截至2020年6月,深圳已建成11个诺奖实验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顶级人才。
 
诺奖实验室通过合作共建的模式,为深圳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基地,是深圳市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圳来说,通过诺奖实验室可以获得基础研究的一些资源和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进驻深圳,开展基础性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圳弥补基础研究的短板,另一方面能为应用性研究提供支撑,为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持久的创新源泉。
 
 
二、“梧桐树的秘密”
 
为了支持基础研究,深圳市政府以立法形式确定每年不低于30%的市级财政科技研发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资金从2017年近1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4.85亿元。在支持诺奖实验室的建设方面,深圳市政府更是下了大手笔。根据《深圳市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组建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规定,诺奖实验室专项经费纳入市科技主管部门预算管理。市科技主管部门根据咨询评议结果和实验室建设需要,形成最高1亿元首个建设期资助方案。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