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王佑贵:用音乐记录深圳改革开放的故事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4 人已围观

▲口述者:王佑贵
口述时间:2020年1月10日
口述地点:福田区建科大楼旁王佑贵工作室
 
王佑贵
 
1949年出生于湖南宜章。中国东方歌舞团一级作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七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五年摘取央视MTV大赛金奖,《闲》获美国阿卡德米亚最佳意境奖,《清凉》获美国阿卡德米亚“无伴奏合唱类”最佳歌曲奖。曾出专著《王佑贵教你写词作曲》一部,多乐章交响组曲五部、电视剧集百余集,有三部电视剧分获飞天奖、金鹰奖。
 
在深圳奋斗的这十年,我触摸着这座城市的脉搏,感受它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汲取这片创作土壤中的养分,我的作品几乎都是在深圳创作出来的。正是深圳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的新事物赋予我创作的灵感,深圳是我最好的创作基地,我将永远保持着对这片热土的感激之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在深圳捕捉灵感,发挥余热,相信会有更好的作品出来。
 
王佑贵用音乐记录深圳改革开放的故事
 

 
我坚信自己的能力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无论遇到多少阻碍,我也坚持走下去,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父母的歌声在我心中播种音乐的种子
 
我的家乡在今天的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迳口村,在粤北和湘南的界河边上。从小,我便听老人们讲述村里的革命历史:当年日本军队攻到我们村庄时,村里的男人每人手持一把枪,共同对抗敌人,保住了村庄。历史造就了村里男人的彪悍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我也受了些影响,性格比较要强。
 
父母亲的歌声则带给了我柔软的一面。母亲是客家人,会唱很多乡间俚歌,我常常听到河边、菜园里、厨房里传来母亲的歌声,我跟着母亲哼唱,学了不少歌曲。母亲的歌,有的欢快跳跃,有的哀怨忧伤,有的轻盈飘逸如柳絮飞舞,有的激情澎湃似山洪奔腾。童年时代的我,就是从母亲的歌声里分辨出情感色彩的。父亲的凳板戏也唱得好,还会吹唢呐。农忙的时候,他们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他们就到外面去唱戏,还能挣一些钱。在这样的熏陶下,音乐的种子已深深根植在我心中。
 
上学之后,从家到学校要走30公里的山路,我就揣着一根竹笛,路上休息的时候吹。没想到,就是这根笛子为我敲开了音乐之门,我从此走上音乐的道路。
 
我15岁那年,县文工团招生,我凭借娴熟的吹笛技巧和动听的笛声打动了招考老师,从此成了县文工团的专业演奏员。文工团解散后,我回到村子里,但对演奏依旧念念不忘,不干农活的时候,总要吹上几曲,心里才舒坦。
 
几经周折,考入湖师大
 
1973年的某一天,我听说湖南师范大学(当时名为湖南师范学院)的周家澧老师来宜章找我,当时湖南师范大学正在全省招民族吹管乐学生。但那天我刚好不在家,等我急忙赶回去时,周老师已经离开宜章去郴州了。于是我一路追到郴州,找到周老师。周老师听了我的竹笛演奏后,特准我参加文化考试,我就这样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
 
在大学的学习充分发展了我的艺术专长,毕业后,学校再次为我破格,让我留校任教。这两次破格让我拥有了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机会,我也更加坚定自己要走音乐创作的道路。
 
学艺没有止境,我希望自己的艺术修养能上升到更高的水平。1982年,我进入武汉音乐学院进修。1986年,我作为旁听生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虽然我只是个旁听生,但我严于律己,非常努力充实自己。1988年,我又转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可以说,我之后的音乐成就离不开这一路的积累。
 
在进修的这些年间,我认识了许多同学,也见到一些在音乐行业内颇有名气的人。通过他们,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坚信自己的能力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无论遇到多少阻碍,我也要坚持走下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