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

上围村

作者:深圳史志网 来源:深圳市史志网 责任编辑:Gangan 2022-03-22 人已围观

围村隶属宝安区观湖街道樟坑径社区,位于观湖街道东南面,距离街道办事处约4.3公里。相邻自然村有下围村、长坑村、白鸽湖村。该村位于深圳北部山区,村东有吕山,南有高山岭山(海拔高度约470米)。发源于雷公山顶的樟坑径河流经村东,是观澜河的一级支流,从上游开始依次流经樟坑径居民小组、新田居民小组、松元居民小组、桂花居民小组,汇入观澜河。

上围村始建于清朝,由钟氏、曾氏祖先率领族人迁入此地,在此开基立村,繁衍生息。上围村的村名来历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有关,因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三面环山,像个盆地,村落位于山脚下,村前有樟坑径河经过,村落位于河流的上游源头,而取名上围村。

该村姓氏众多,有陈、廖、房、林、钟、曾、刘等姓氏。陈姓为村中大姓,陈姓由江西迁徙到五华,再由五华迁移此地,在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第二大姓为廖姓,从河南迁移至广东梅县,再从梅县迁至东莞小塘,最后从东莞小塘迁移至本地。第三大姓为房姓,从大埔银江迁移至广东东莞凤岗排沙围,再从东莞凤岗排沙围迁移至本地。

上围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辖属也几经变迁。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上围村属新安县官富司;民国时期,属宝安县第6区(1924—1932年)、第4区(193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宝安县观澜乡;1954年,属宝安县第三区;1958年,属宝安县红色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宝安县观澜人民公社;1961年,属宝安县布吉区观澜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公社;1983年属宝安县观澜区;1986年,属宝安县观澜镇;1993年,属宝安区观澜镇;2004年,属宝安区观澜街道办事处樟坑径社区。

2015年末,有户籍人口515人,其中:男性248人,女性267人;80岁以上15人,最年长者年龄94岁,女性;海外留学1人。实际在村户籍人口514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2万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约500人;华人华侨人数不详,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美国、英国、苏米兰等国家。归侨约30人。

村内文体设施有篮球场、健身房、登山公园、上围公园、樟坑径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内设社区图书室(藏书约1万册)。幼儿园有樟坑径幼儿园,在园幼儿295人,教职工40人。

上围村以前只有一条新樟路进出,现有五和大道、坂南路、上围路经过该村,交通十分便利。2000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1985年通自来水,1970年通电,1976年通电话,1999年通网络。村里自然资源主要有山泉水,特色农产品有石硖龙眼、糯米糍荔枝、米蕉等。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做一些像萝卜粄、艾粄、鸡屎藤粄等特色传统节庆食品庆祝节日。

1978年改革开放前,该村传统经营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20世纪80年代后,村里开始建工厂,村民由此开始当工人、开商店、办企业。2004年农村城市化,成立“深圳市上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时村里主要经营商业、房屋租赁业,年收入约1000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等。

上围村历史悠久,村中现存约100座客家民居和5座炮楼及1座门楼。客家民居多建于清末民初,也有建于20世纪50—70年代。旧民居一般为一进三开间,也有一进两开间。墙体以砖石和三合土夯筑,表面粉刷灰沙。门窗和墙体四角均用麻石立柱。房顶为两面坡,青瓦覆盖。现大部份保存较完整,少数有些破败。

陈氏炮楼位于上围路南1巷,始建于1935年,由上围村村民陈兆伦所建。炮楼墙体为白灰砂,主楼高约18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有副楼8间。房氏门楼(新庆世居门楼)始建于清朝, 1990年重修,门楼顶保留始建时留下的雕花装饰,门楼正中匾额刻有“新庆世居”四个大字。现炮楼和门楼均保存完好。

该村现存宗祠为房氏宗祠,始建于清朝,1998年重修,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祠堂大门刻有对联“庆事笃天伦,余思傅翼骥”。

族谱有《房氏族谱》 ,房氏家族于2008年由国器堂万宝宫系纂修;有《陈氏族谱》手抄本,纂修者和纂修时间均不详,主要记载宗族姓氏来源等内容。房氏家族每年正月十五在上围村吃团年饭;每年清明节在东莞排沙围祭拜祖先,祭祖完后

上围村从清朝时期开始流行添丁点灯的习俗。每年正月十二开灯,通常是上一年添男丁的家庭中,由两人把油灯点上并挂在自家正堂上,以鸡、猪肉等拜祭祖宗,并宴请亲朋好友。

传统技艺有舞麒麟,流行于19世纪初。1840年,年仅10多岁的陈求东远赴福建南少林拜师学艺,艺成归来后,陈求东结合自己所学武术,再根据传说中神兽麒麟的特点,创造出樟坑径麒麟舞的基本套路,成为樟坑径舞麒麟的第一代祖师。30多年后,陈求东年事已高,他的得意门生陈雍达、房益华和陈天乐继承樟坑径舞麒麟技艺,成为樟坑径舞麒麟的第二代祖师。民国时期,以廖玉安、张洪元为代表的第三代传承人广泛发动樟坑径青年参加舞麒麟活动,樟坑径麒麟舞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樟坑径麒麟队的规模日渐壮大,远近闻名。抗战时期由于战事不断,兵荒马乱,樟坑径麒麟舞不得不偃旗息鼓。建国后,刚刚兴旺不久的樟坑径麒麟舞又遭遇“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房运良回乡组建麒麟队之后,樟坑径舞麒麟才逐渐恢复并兴盛起来。近年来,樟坑径麒麟队逐渐发展壮大,队员既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劳务工者。现在麒麟队中年纪最大的是81岁的廖添胜,最小的是高中生石学良,麒麟队老中青三代人一起摸爬滚打,钻研麒麟舞技艺,取得丰硕成果。2004年,樟坑径麒麟队获得观澜麒麟舞比赛第一名,同年又获得深圳市比赛第二名。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该队参加广东省麒麟舞大赛,获得银牌。2016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邀请赛在东莞市樟木头镇举行,樟坑径麒麟队在全省1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传统组金奖。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在樟坑径村建立交通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樟坑径交通站至广九路东侧官井头交通站之间军事物资的运送工作。1941年,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将一部电台交给东江抗日游击队使用,运到樟坑径村后,当地自卫队协同交通站的同志,把电台护送到路东游击队指挥部,为沟通东江抗日游击队与党中央的通讯联系起到重要作用;1944年8月,东江纵队政治部在大鹏举办青年干部训练班,一些从粤北来参加训练的同志,在路经樟坑径时,当地自卫队协同部队交通站为他们引路,使他们安全通过被日军封锁的广九铁路,顺利到达目的地。由于功勋卓越,樟坑径在当时被人们誉为“斩不断,打不烂”的交通站。

樟坑径教堂是社区内唯一的基督教教堂,关于教堂的建成时间,除“1881年,陈超瑞由德国神学院毕业回来创建”之说外,另有“1869年,陈明秀留欧洲返国,受牧职在樟坑径开堂。1881年,莫恩乐牧师在樟坑径设区堂”之说。教堂重建于1995年,教堂主要活动有主日祭拜、以琳团契、清洁卫生、师班练唱、查经祷告等。教民在每年的12月24日、12月25日、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前一个星期五祭拜耶稣。

上围村人杰地灵,出了不少对国家、对当地贡献比较大的人物。

陈安良教授(1908-1998),在法医方面,其《头发分型》博士论文使中国人第一次知名于世界法医学界;其1964年的专著《法医检验学》是建国后我国的第一本专业书籍。在疾病控制方面,他为广东省消灭日本吸血虫病和急性肠道传染病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房汉佳硕士(1936-  ),1968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曾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高级教育哲学,专攻中国教育的发展论题,当时其硕士论文《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阐述,对于海外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化和中国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陈安仁(1888-1963),国民党元老。1911年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后任广州《党魂日报》、香港《大公报》主笔。1919年任国民党特派专员。

刘成浩(1932-  ),英国华侨。在剑桥成立第一个华人联谊会,担任创会副会长。 

2013年 2月24日下午,深圳市第七届“社区邻里节”龙华新区分会场活动在樟坑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举行。

截止2015年末,该村暂未列入城市更新计划。

很赞哦! ( )

上一篇:大船坑村

下一篇:下围村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