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

客家民居:城堡式围楼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4-25 人已围观

城堡式围楼,是深圳、香港、惠阳和东莞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是粤东北地区堂横屋、围龙屋和四角楼的综合体,并吸收广府民居的优点发展起来的,在平面布局上保留了兴梅客家民居堂屋、横屋、禾坪、月池、转斗门的主要结构,四周被二层或三层高的围楼包围起来。围楼在保留四角楼的基础上,在后围中央增建望楼。望楼是全楼的最高点,是围楼内子弟的私塾。围楼顶层周围建成通廊“走马楼”。围楼外部装饰有两大特点:一是四周檐墙上建女儿墙,檐额用青砖砌作数层棱角牙子;二是碉楼、望楼顶端两侧(山花)大都做成镬耳墙,并有挑头装饰。内部结构的建筑形式有较大的变化,围楼四周(前排称倒座)是二层或三层高的单元式住房,内低外高,通常是一厅、二房、一天井、二廊,俗称“斗廊式”单元房。堂横屋多为两层高的单元式房间。正门楼占一单元,进入大门穿过门厅为天街,天街将围楼和堂横屋隔开。大门内墙建成四柱三间牌坊,上有灰塑图案和匾额,如鹤湖新居题“聚族於斯”。

惠阳秋长叶氏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南阳世居、桂林新居和深圳龙岗陈氏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正埔岭,内建围龙屋,外建方形四角楼围裹,是粤东兴梅地区围龙屋和四角楼向滨海地区衍播过程中向城堡式围楼演变的例证。

这种大型的城堡式围楼,是集闽粤赣客家传统建筑的精华,同时吸收了广府民居的优点而创造性地发展起来的特殊形式的客家围,是客家人在第四次大迁徙中从山区走向海滨的产物。值得重视的是建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横岗何氏茂盛世居,已注入海洋文化元素。城堡式围楼不仅在气势上先声夺人,在文化内涵上也丰富多彩,在客家文化中更是独树一帜,极具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调查与研究。

坑梓《黄氏族谱》记载,其惠州开基祖黄朝轩,明末由嘉应州兴宁移居惠州府白马碗窑,又移居坪山江边,二世祖黄居中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江边迁居坑梓,繁衍至今黄氏族裔数万之众。据刘丽川、张卫东两位教授于1997年、1998年寒假调查统计,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成新乔世居起至清末,面积仅为60平方公里的坑梓镇,大小围堡就有46座之多,其中保存完好或较为完好而且尚有人居住的有13座。这13座围堡各有特色,各有故事。其中,乾隆年间建成的有龙湾世居、秀岭世居、龙围世居、荔果园、长隆世居、松子坑围、秀山世居(城肚围),嘉庆年间建成的有青排世居、井水龙围和坪山丰田世居等,道光年间建成的有黄氏宗祠、龙田世居、回龙世居、龙敦世居等。

新乔世居建筑结构为三堂、四横(屋)、一倒座、一围龙、四角楼、一望楼、一禾坪、一月池,占地面积8265平方米。坪山区政府财政拨款按照文物保护原则维修,2022年竣工。

黄氏龙田世居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坑梓镇龙田村,为坑梓黄氏六世祖黄奇纬(号隽卿)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建成,正门的石刻匾额有年款。它是现今深圳东部客家地区建筑精美、保存较好的城堡式围楼之一。围楼坐东朝西,为三堂、二横、一外围、四炮楼、一望楼的建筑,占地面积4745平方米。前围为倒座,倒座开三扇大门,正门厅与天街之间建四柱三间牌楼一座,正面牌额石刻“众山一览”,背面石刻“履泰晋升”,有山水、动物、花草、博古等灰塑装饰。2002年,龙田世居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堂横屋前后均有天街与前围和后围相隔。围屋二层,炮楼和望楼三层,炮楼和望楼的山墙上有镬耳装饰。四周围楼建女儿墙,菱角牙子出檐。四角楼之间在瓦面上有通道相连,俗称“走马楼”。倒座前有禾坪和池塘。值得注意的是,龙田世居的池塘已发展成凹字形的护围壕沟。在西北角有桥和斗门与外界相通。在围楼后面,夯筑厚、高的弧形围墙,围墙内种上果木,兼具防卫和风水林的作用。这种前、左、右三面环水,后面有围墙和果木林的客家围,在深圳地区仅此一例。中轴堂屋左右衬祠、横屋、倒座和外围均为“斗廊式”单元房。每个单元进门后有照壁和花窗一扇,遮掩住天井和厅房,显得安静典雅。堂屋的梁柱皆有彩绘或雕刻,屏风和封檐板有精美雕塑,尽显豪华。可见,龙田世居是一座既防守严密、易守难攻,又文化内涵丰富、居住舒适的客家围中的精品。2022年,龙田世居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坪山区政府财政拨款按照文物保护原则维修,2022年竣工。

曾氏认春秋鲁国孔子儒家传人曾参为祖,后裔于东汉迁江西庐陵,宋正和年间迁福建宁化,宋元间迁居潮州海阳县。明洪武年间六十二世祖徙居长乐(五华),康熙年间七十五世祖曾简辉由长乐迁居归善县坪山垅背开基,七十七世祖曾端瑞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建成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坐东朝西,是一座三堂、二横、一倒座、二杠、内外二围楼、八角楼、一望楼、一禾坪、一月池的大型客家城堡式围楼,占地面积22680平方米,建筑面积15376平方米。平面近矩形,后围带弧形,龙厅凸出。前为倒座,三扇大门,正门建成牌楼式楼门,门额题阳文“大万世居”,落款“乾隆五十六年吉旦”。大万世居中轴三堂为端义公祠,内围四角楼高二层,望楼形成“宝斗心”,为第一阶段建成;围绕中轴而建的左右横屋、横堂屋后面的二枕杠屋和外围屋应为第二阶段建成。它们之间有天街相隔、巷道相连,内部院落和巷道结构十分完整、严谨。房舍结构前围(倒座)和后围为单间通廊式,其余为“斗廊式”单元房。 外围筑女儿墙,女儿墙内四周相通,称为“走马楼”。

端义公祠的封檐板、梁架木构件雕刻及彩绘各种动物、花鸟图案,木刻刀工细腻、形象生动,为客家民居中难得的木雕精品。尤其是祠中的十余副堂联、祠联,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客家人追根溯源、敬祖睦宗、忠恕为本、仁爱处世、重教崇文的文化传统。

2002年7月,大万世居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市政府财政拨款按照文物保护原则维修,2016年竣工后辟建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罗氏鹤湖新居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村。罗氏祖居福建石壁村。先祖罗洪德为南宋景定年间进士,曾任咸宁县令与抚州太守,其第十八子罗小九为广东循州学正,任满回乡里,路经兴宁,筑室定居,成为兴宁郊区罗氏开基祖,逐渐发展为望族。鹤湖新居的创建人罗瑞凤为罗小九的第十六世孙,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从兴宁迁居龙岗圩马福头立业。最初他以拾荒为主,后在东莞等地开油坊、做生意致富。罗瑞凤于晚年开始兴建鹤湖新居,嘉庆元年(1796年)辞世后,由儿子廷龙、廷祥、廷贵三兄弟继承父志,继续施工,至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内围竣工,门匾额有年款。其后,子孙又继续扩建外围,历三代人数十年才建成现在规模宏大的城堡式围楼——鹤湖新居。2002年,鹤湖新居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鹤湖新居客家民俗博物馆。


鹤湖新居坐西南朝东北,由内外二围组成,平面呈前窄后宽的回字形,是一座中轴三堂、二横、二围、八角楼、二望楼的建筑。前围为倒座,开三扇门。正门厅与天街之间建四柱三间牌楼一座,上有灰塑装饰,牌楼额书“聚族於斯”四个字,充分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俗。堂横屋前、后、左、右有宽敞的天街,形成内外二围。内围三堂、二横、一围、四角楼、一望楼布局。外围为后来扩建,亦建四角楼、一望楼。外围望楼高大雄伟,是全楼的最高点。四周女儿墙内有通道相连,形成“九厅十八井,十阁走马楼”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堂横屋房舍皆为“斗廊式”单元房。围内有水井,全楼共有179套单元房,兴旺时可住千余人。倒座前有规整的禾坪和半月形风水池。鹤湖新居占地面积24816平方米,建筑占地14530平方米,可谓闽粤赣客家围之最。

在鹤湖新居横屋的一间斗廊房内,有一组保存完整的海镜窗。海镜窗,民间俗称蚝壳窗。“海镜”挑选海底优质贝壳经手工打磨制成。透过蚝壳窗屏的阳光被过滤掉紫外线,形成温馨和谐的七彩虹光。清代晚期以后,随着玻璃的工业化生产,蚝壳窗屏逐渐被玻璃窗屏取代,其制作工艺也渐渐失传。鹤湖新居发现的海镜窗是深圳地区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海镜窗。海镜窗是海洋文化的产物,二百多年前在客家围中已得到运用,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陈氏大田世居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龙东源盛村。陈氏源于福建宁化石壁村,后迁龙溪,宋元之际入粤后经南雄、潮州到兴宁,清代乾隆年间由兴宁迁深圳龙岗等地。大田世居建成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建筑占地面积10685.93平方米(含禾坪、月池)。该围楼坐南朝北,是一座三堂、二横、一倒座、一围龙(围龙未建成)、四角楼的城堡式围楼。中轴祖祠木构件(瓜柱、柁墩、挑梁等)及屏风门雕刻精美的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古朴典雅。


倒座与横堂屋之间有宽敞的天街相隔。倒座开三门,正大门上嵌青石门额,镌刻“大田世居”,道光五年年款。正门通往前天街处有四柱三间牌楼一座,门额处嵌青石匾,正面镌刻“义笃江州”,背面刻“晖承颍水”, 牌楼饰人物、花鸟灰塑。倒座前有禾坪、护墙、左右转斗门和半月形风水塘。转斗门和三层角楼做镬耳山墙。围楼二层,四周女儿墙内为走马廊。从正面远眺大田世居,在围后风水林的衬托下气势恢弘、古朴壮观。

龙岗区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与传承利用,拨款近4000万元人民币按照文物保护修缮原则将大田世居修复,并进行有效的活化利用。他们拟利用既有建筑,缝合碎片空间,采取统租统管、综合整治改造的方式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利用大田世居开设非国有博物馆群,打造融文博展示、非遗文创、亲子教育于一体的“文博+田园”综合产业体。现在大田世居已成为深圳旅游热点。


叶氏崇林世居位于惠阳区镇隆镇大山下村,建成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主楼面宽128米,进深108米,禾坪1536平方米,池塘5940 平方米,建筑占地总面积 21300 平方米,建筑规模与深圳龙岗鹤湖新居相当。


大山下叶氏先祖叶大经是河南汴梁(开封)人,为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进士,出任闽置刺史二十余年。元初,叶大经辞官流寓梅州,为入粤一世始祖。十四世祖叶志霖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迁长乐(五华)上高塘。二十二世祖叶茂材由长乐迁永安(紫金)上义。二十四世祖叶世奇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上义迁归善(惠阳)镇隆老板坑创业。二十六世祖叶文昭先在下仓建房,以农为本,兼营盐业,财源广进,终于建成规模宏大的城堡式围楼——崇林世居。

崇林世居坐北朝南,依山面水,中轴祖祠三堂、二横、一围、四碉楼、一望楼建筑。平面布局自前至后由半月形池塘、长方形禾坪和方形城堡式围楼组成。前围为倒座,正面开三扇门,进入正门为门厅,跨过门厅为天街,围屋内四周天街与堂横屋相隔。

倒座门厅建成牌坊式门楼,正面书“树德务滋”,背面书“为善最乐”。后围屋中间建三开间、高三层的望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曾作为该围私塾,20 世纪80年代前仍作为小学堂。倒座(倒厢)共有8套通廊单元房,横屋及左、右围和后围均为二进的“斗廊式”单元房。全围共有住房262间,号称“九厅十八井”。横屋和围楼二层,碉楼三层。四周围墙高9米,其中墙下部6.5 米夯筑厚0.8 米坚硬的三合土,上部2.5米为青砖砌筑。四周围墙砌女儿墙,瓦沟出水穿过女儿墙。女儿墙下青砖叠砌三层菱角牙子。女儿墙内有“走马廊”与四角的三层碉楼相通。木、石楹柱,梁架结构,门窗和屏风等饰以精巧的雕刻。门楼内牌坊、菱角牙子檐下等部位还有瓷嵌、灰塑、砖雕、壁画等装饰。整座楼可谓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是客家围建筑的精品之一。2004年,崇林世居被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载,铁场客家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韩氏先后在铁场建有四座围屋,分别是上围、下围、坝围、鸡公田围。目前保存得最为完好的是下围,为当地大姓韩姓族人的祖居。围屋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宽80米,进深60米,四面围墙用灰砂等夯筑而成,墙体上有内大外小的射击孔,四角有望楼。围内建筑排列整齐,风格统一,并且大厅、厢房、卧室、厨房等一应俱全。2004年,铁场客家围屋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韩氏下围规模颇大,中轴厅堂五进,在滨海客家围中很罕见。横堂屋前有倒座,四周夯筑围墙、四角楼,建筑形制与深圳大万世居相似。

据韩氏族谱记载,韩氏祖居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东门天宝路边,一世祖韩景昆于明崇祯末年由闽至粤,先于惠州府海丰县土名企陇田居住,崇祯十六年(1643年)徙居广州府东莞铁场至今。韩氏祖先最初在铁场船坑后面的深山靠种姜为生,勤劳致富,逐步踏入铁场古村(上围)。下围新宅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二月初八子时上梁、行墙,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五月十八午时开正大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建成祠宅合一的韩氏宗祠。

曾氏山厦围位于香港新界沙田。曾氏祖先从闽西宁化迁粤东五华县,清末迁居香港。山厦围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成,大门门额题“一贯世居”。

该围面宽137米,进深46米,高二层,是一座三堂、四横、一外围、四角楼的大型城堡式围楼。角楼高三层,角楼山墙作镬耳状。围墙四周筑女儿墙,内为走马廊。檐墙与女儿墙交接处砌菱角牙砖。墙基、围墙用花岗石条、青砖垒砌,用材讲究。

进入围门为倒座,天街与堂横屋相隔,上堂与后围之间为后天街。横屋每排有九间“斗廊式”单元房,连围屋在内共54间。围内有水井两口。围前有禾坪,外围原有护楼河环绕和木吊桥,护河现已填平。通路旁有土地坛,供奉护围社稷神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山厦围因收容逃难人士,被人们尊称为“曾大屋”。

很赞哦! ( )

上一篇:滨海客家的建筑特色

下一篇:围村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