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综合 经济综合
深圳市税务系统在全国首创风险传导反馈机制
作者:邢华二、魏佳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3-31 人已围观
2013年,深圳市地税系统按行政组织架构和承载业务职能,搭建起风险传导反馈机制的组织架构,并建成以“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反馈评价”为主要环节的任务驱动式全流程、全信息化风险管理平台。风险传导反馈机制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成为全国税务系统的首例。
《深圳特区报》2013年1月7日报道:“深圳市地税局首次大规模开展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信息管税实践,成效是显著的,方向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应对收入严峻形势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深圳地税创一流目标、构建可持续的收入增长体制机制的基本路径。”其他新闻媒体也有相关报道。
我是该风险传导反馈机制最主要的参与者,有幸亲历了它从理论提出到机制落地的全过程。
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我国未来税收征管改革,必将沿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工作方向和思路展开。但新生的风险管理,对于传统是一种冲击。风险管理任务初次推送时,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虽然在组织税收上有所斩获,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尚未形成完备的工作机制,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待检验。可以说,风险管理对全国各地国、地税系统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路上难免有“大石头”“小石头”挡路。
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各层面的不同声音,深圳市地税局党组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风险管理之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呢?究竟如何才能让风险管理的种子,适应深圳的气候、土壤,顺利开花、结果呢?方向是明确的,也是毋庸置疑的,而路径的选择决定了到达目的地的距离远近,能否找到那块“试金石”,让风险管理焕发出魅力与光彩呢?
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出症结所在。任务缺乏统筹、数量过多、指标的准确性不高、随意灭灯、消极应对、价值取向不明……问题看似千头万绪,涉及了方方面面。考虑到风险管理具有的从风险特征建设、风险识别、任务推送、任务应对到考核检验的各个工作环节,深圳市局党组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传统税源管理模式下的上传下达、请示汇报、基层调研等行政管理方式存在重传导、轻反馈的问题。必须将传导反馈上升到机制层面,把风险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纳入机制的运行中,依靠机制运转破解矛盾,全力保障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行。
基于上述考虑,在研究2013年工作思路时,深圳市地税局党组汇聚吸纳了各方意见,初步设想建立任务下达、任务执行、应对反馈的工作机制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龙头、龙尾、龙身”比较形象的比喻,由计统、大管办发挥“龙头”作用,税政、法规担当“龙身”,基层分局作为“龙尾”。但随着思考的深入,特别是总结信息管税实践的经验,深圳市地税局党组最后决定要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任务管理、任务传导及反馈修正的长效机制。风险传导反馈机制呼之欲出。
作为深圳市地税局征科处处长和大管办副主任,我清楚地明白机制要落地,首要的任务是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传导反馈机制运作的框架、环节和流程,更加准确地定位各部门的职能。在组织业务骨干重点研究、多次基层调研和总结近年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3月,深圳市地税局出台了《深圳市地方税务局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附上《2013年各单位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事项明细表》《风险管理工作职责一览表》《风险指标业务流程和文书表》这“一文三表”,系统规划出顶层设计蓝图,统筹指导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出要“立足现有组织架构,利用风险管理系统,进行风险任务生成、任务派发、任务应对、反馈评价和优化完善,形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传导反馈机制”。风险传导反馈机制因风险管理而生。基于当时的行政组织架构和承载的业务职能进行划分,2013年,深圳市地税局初步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传导反馈机制。它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建设,通过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渠道进行传导和反馈,实行以“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反馈评价”为主要环节的全流程、全信息化运作。
深圳市地税局的传导反馈机制任务管理平台,实现了清单式任务下发和自动流转,减少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损耗和失真;流程管理平台扩展了应对功能和兼容性,不仅提供约谈、实地核查等多种应对手段,支持多人配合完成综合应对,还支撑来自其他应用平台的任务流转、应对、跟踪和统计。对风险任务实现系统的流程化、自动化分派,将各级管理者从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同时,满足复杂多变的任务分配需要,既支撑传统“管户”模式,也支撑向“管事”模式过渡,以及专业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可以集中精力考虑领导和管理事项,把工作重心放在统筹上。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征管资源被逐步盘活。
正是业务与技术两条主线的碰撞交汇与良性互动,成就了风险传导反馈机制在深圳市地税系统的呱呱坠地。现实证明,它成功地承载了推进风险管理的重任,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这一机制的建立,从理念方法、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系统建设、人力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推进了深圳地税系统的风险管理实践,为全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进行了探索,为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实现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纳税人满意度和干部队伍执行能力的总体目标找到了方向与路径。风险传导反馈机制深深地镌刻上了“深圳创造”的印记,在潜移默化中给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实践充分证明了它的无比魅力。
风险传导反馈机制扎根于深圳,被赋予了鲜明的深圳色彩。它的建立,是税收管理业务与技术融合理念的一个成功范例。深圳市地税局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迈出了关键步伐,给税源管理模式和组织收入工作带来了革新性影响。
口述者:邢华二,时任深圳市地税局征科处处长
整理者:魏佳
《深圳特区报》2013年1月7日报道:“深圳市地税局首次大规模开展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信息管税实践,成效是显著的,方向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应对收入严峻形势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深圳地税创一流目标、构建可持续的收入增长体制机制的基本路径。”其他新闻媒体也有相关报道。
我是该风险传导反馈机制最主要的参与者,有幸亲历了它从理论提出到机制落地的全过程。
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我国未来税收征管改革,必将沿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工作方向和思路展开。但新生的风险管理,对于传统是一种冲击。风险管理任务初次推送时,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虽然在组织税收上有所斩获,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尚未形成完备的工作机制,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待检验。可以说,风险管理对全国各地国、地税系统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路上难免有“大石头”“小石头”挡路。
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各层面的不同声音,深圳市地税局党组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风险管理之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呢?究竟如何才能让风险管理的种子,适应深圳的气候、土壤,顺利开花、结果呢?方向是明确的,也是毋庸置疑的,而路径的选择决定了到达目的地的距离远近,能否找到那块“试金石”,让风险管理焕发出魅力与光彩呢?
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出症结所在。任务缺乏统筹、数量过多、指标的准确性不高、随意灭灯、消极应对、价值取向不明……问题看似千头万绪,涉及了方方面面。考虑到风险管理具有的从风险特征建设、风险识别、任务推送、任务应对到考核检验的各个工作环节,深圳市局党组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传统税源管理模式下的上传下达、请示汇报、基层调研等行政管理方式存在重传导、轻反馈的问题。必须将传导反馈上升到机制层面,把风险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纳入机制的运行中,依靠机制运转破解矛盾,全力保障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行。
基于上述考虑,在研究2013年工作思路时,深圳市地税局党组汇聚吸纳了各方意见,初步设想建立任务下达、任务执行、应对反馈的工作机制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龙头、龙尾、龙身”比较形象的比喻,由计统、大管办发挥“龙头”作用,税政、法规担当“龙身”,基层分局作为“龙尾”。但随着思考的深入,特别是总结信息管税实践的经验,深圳市地税局党组最后决定要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任务管理、任务传导及反馈修正的长效机制。风险传导反馈机制呼之欲出。
作为深圳市地税局征科处处长和大管办副主任,我清楚地明白机制要落地,首要的任务是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传导反馈机制运作的框架、环节和流程,更加准确地定位各部门的职能。在组织业务骨干重点研究、多次基层调研和总结近年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3月,深圳市地税局出台了《深圳市地方税务局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附上《2013年各单位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事项明细表》《风险管理工作职责一览表》《风险指标业务流程和文书表》这“一文三表”,系统规划出顶层设计蓝图,统筹指导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出要“立足现有组织架构,利用风险管理系统,进行风险任务生成、任务派发、任务应对、反馈评价和优化完善,形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传导反馈机制”。风险传导反馈机制因风险管理而生。基于当时的行政组织架构和承载的业务职能进行划分,2013年,深圳市地税局初步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传导反馈机制。它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建设,通过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渠道进行传导和反馈,实行以“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反馈评价”为主要环节的全流程、全信息化运作。
深圳市地税局的传导反馈机制任务管理平台,实现了清单式任务下发和自动流转,减少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损耗和失真;流程管理平台扩展了应对功能和兼容性,不仅提供约谈、实地核查等多种应对手段,支持多人配合完成综合应对,还支撑来自其他应用平台的任务流转、应对、跟踪和统计。对风险任务实现系统的流程化、自动化分派,将各级管理者从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同时,满足复杂多变的任务分配需要,既支撑传统“管户”模式,也支撑向“管事”模式过渡,以及专业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可以集中精力考虑领导和管理事项,把工作重心放在统筹上。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征管资源被逐步盘活。
正是业务与技术两条主线的碰撞交汇与良性互动,成就了风险传导反馈机制在深圳市地税系统的呱呱坠地。现实证明,它成功地承载了推进风险管理的重任,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这一机制的建立,从理念方法、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系统建设、人力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推进了深圳地税系统的风险管理实践,为全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进行了探索,为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实现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纳税人满意度和干部队伍执行能力的总体目标找到了方向与路径。风险传导反馈机制深深地镌刻上了“深圳创造”的印记,在潜移默化中给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实践充分证明了它的无比魅力。
风险传导反馈机制扎根于深圳,被赋予了鲜明的深圳色彩。它的建立,是税收管理业务与技术融合理念的一个成功范例。深圳市地税局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迈出了关键步伐,给税源管理模式和组织收入工作带来了革新性影响。
口述者:邢华二,时任深圳市地税局征科处处长
整理者:魏佳
很赞哦! ( )
下一篇:案例研究的价值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