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光明区中学数学学科发展报告

作者:来小静 来源:光明区教育发展报告(2021) 责任编辑:manman 2023-11-14 人已围观

【摘要】数学与人类认识自然世界及自身发展、社会进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更加体现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无疑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素养。中学数学教育在使学生掌握参与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外,要更加发挥数学学科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育;学科独特育人功能;师生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数学学科发展历程

(一)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历程
随着世界性数学教学改革运动的发展,我国在 1958 年以后也对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我国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积极研究国外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并试图从这些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和探索中国数学教学的正道。
 
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一次改革首先往往侧重课程内容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进入教学方法的改革。
 
1. 教学内容改革。
1961 年制定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提出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编写了 1963 年开始使用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数学教材,包括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平面解析几何。初中几何增加三角初步知识,高中代数增加了概率初步和行列式知识,与以往相比,内容上适当加深、拓宽了数学各科的内容,增加的内容使我国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之初,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门通过对先进国家的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分析研究,1978 年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并据此编写了全国通用的数学教材。1985 年,教育部颁发《调整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意见》,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调整。1988 年 1 月,教育部制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并在 1992 年正式颁布《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使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的高度,为数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是数学教学由升学教育向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在内容方面强调知识面要宽,难度要适当降低,要求要具体明确。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相衔接,教育部在1996 年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编写了教材,从 1997 年 9 月开始在江西、山西和天津进行试验。新大纲精简了内容,更新了部分知识、讲法和技术手段,增加了灵活性而且重视数学应用。例如删减了幂函数、指数方程、对数方程、部分三角恒等变形公式、反三角函数、三角方程、立体几何中的面积与体积计算等,增加了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空间向量、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等。实行三种不同的要求,高中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相同,作为共同基础,高中三年级分三种不同的水平,即文科、理科,打好分流基础。
 
进入 21 世纪,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这一轮课程改革,与“大众数学”运动相呼应,也是以“大众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从课程、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管理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2. 教学方法改革。
从 20 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看,课程改革受到主要关注,教学改革被放在次要地位;教材改革受到重视,教法改革被相对忽视。人们没有把目光投向决定数学教育成败的关键——数学教师。真正的改革发生在课堂,任何好的改革理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应当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也提醒我们,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保证。由于内容和方法是紧密相连的,人们逐步意识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非常重要,在 1969 年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的决议“各国应尽可能努力进行数学教学现代化的工作,包括课程内容和教学的表现方式。内容和方法是不可分的,数学教学方法理论正在形成一门科学,它既包含数学内容也包含教育内容”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3. 教学方法的追溯。
发现法:主要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主要观点是,无论何种教学,都应当立足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教师的教学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围绕着设计好的问题和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分析、探索、回答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程序教学法和单元教学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教材内容的划分而创立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法:由于智力发展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需求也会有很大不同,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做到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各校差异,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因材施教,唯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现场教学法:19 世纪末以约翰·杜威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发展而来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为了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并激发和促进他们的学习,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了问题教学法,是他把“做中学”的思想运用于学校教学。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像教学内容的改革那样受到重视,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出现很多新的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总的来说,好的教学措施,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配合。
 
(二)发展现状
1. 学科地位:数学的社会需求变化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研究和交流学的新知识、新工具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和发展。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理解和应用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和提高。
 
2. 数学自身的变化。
从数学的新近发展看,数学的性质及其应用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不仅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领域,而且数学的应用范围扩充了。最显著的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要求发展新的数学。同时,与广泛应用相联系的几个主要数学分支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方法。
 
3.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整个数学世界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数学的发展依托信息技术的融合而更加直观、快速和便捷,反过来,数学的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提升。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形成了作为高新技术和尖端技术核心要素和工具支撑的数学技术。我们知道,科学计算、理论分析和科学实验共同形成了科学研究的支柱,例如计算科学向数学提出了很多有挑战性、有高价值性的问题的同时,也给数学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为数学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
 
4. 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和教”数学的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方法。
 
(三)发展动态
当前的教育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从内容到方式乃至教育观念,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教育从以知识传授为本转向以学生的数学发展为本。数学是最具国际比较性的教育学科。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探究性发现式的数学教学方法,以及各类教学经验的传播,对数学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对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更是巨大的机会。
 
二、深圳市光明区中学数学学科建设的样态及分析

(一)教师队伍
截至 2020 年 3 月,初中数学教师共 171 名,其中公办教师 105 名,民办教师 66 名;男性教师 88 名,女性教师 83 名。
 
1. 年龄情况:从专职教师的年龄情况来看,新手教师占比 33.89%,中青年教师占比为 56.16%,50 岁以上教师占比 9.95%。当前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均衡,正是教育教学焕发强大创造力的时候。随着教育引进政策的逐步落实,新手教师的比例会大幅增加,数学学科教师队伍将更具发展潜力,在给数学学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力量的同时,也对新手教师培训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2. 教龄情况:从教 3 年以下教师共 43 名,占比 25.15%;从教 3~8 年的教师共 43 名,占比 25.15%;从教 9~15 年的教师共 34 名,占比 19.88%;从教16~25 年的教师共 23 名,占比 13.45%;从教 25 年以上的教师共 28 名,占比16.37%。从教龄分布来看,处于熟练期的教师占比最大,表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进入急需帮助熟练期教师向成熟期教师过渡的关键时期。同时,对于处在成长期的新手教师,可以发动专家型、区域名师型教师开展传帮带教研活动。
 
3. 学历构成情况:专职教师中取得硕士学位的有 31 人,占比 18.13%;取得学士学位的有 123 人,占比 71.93%;专科学历的有 17 人,占比 9.94%;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是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个优势。学历水平高意味着个人素养高、学习能力强,可以通过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更多的专家型教师。
 
4. 职称分布情况:专职教师中,未定级教师 67 名,占比 39.18%;初级教师 30 名,占比 17.54%;中级教师 54 名,占比 31.59%;副高级教师 19 名,占比 11.11%;正高级教师 1 名,占比 0.58%。从职称分布来看,中级职称教师占比最大,正高级教师占比极低。从与职级匹配的年龄和教龄情况来看,有大批从教15 年左右、年龄 40 岁左右的教师,在职级方面急需提升。需要创造更多的教研机会和展示机会,促进教育教学教研的发展,同时帮助教师的职级提升。
 
5. 专业对口情况:专职教师中,第一学历专业对口的教师 119 名,占比69.59%;第一学历专业不对口的教师 52 名,占比 30.41%。教育行业是科学性、技术性非常高的行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经过完整的师范教育后从事教育工作,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要好很多。因此,对于非师范专业,或者师范专业非数学学科的教师,要加强课程标准、教材解读、学习心理、教育教学技术等方面的长足培训,才能获得与岗位匹配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光明区中学阶段数学教师队伍具有稳定性好、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专业性较强等优势,学科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集中化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进一步加强名师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推动数学教师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方向发展。
 
三、光明区中学数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一)深刻认识数学的育人价值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对数学的育人功能有深刻的认识。
 
1. 数学的育人功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2. 数学为什么有育人功能?
数学之所以有育人功能,是因为其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可以从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高中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因此,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彰显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表达了宇宙空间的本质。数学的最本质特征是它的逻辑严密性,理性思维是它的第一属性,其中蕴含着遵循规则、注重证据、依据逻辑、实事求是、严谨周全的科学精神与为人品格。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数学不仅有作为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物质属性,更有鲜明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属性。所以,数学教育必然是工具性、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统一体。
 
3. 理性思维得到良好发展的表现。
从数学的育人功能出发,数学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特别要抓理性思维这个关键。人的理性思维得到良好发展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一是能抓住繁杂纷乱事物中的关键要素,确定核心对象;二是独具视角,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三是返璞归真、善于精中求简、以简驭繁,能在一般观念指导下思考和解决问题;四是对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清晰和自觉的认识,能有理有据、前后一致、逻辑连贯地阐明观点;五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六是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养成以理服人的行为习惯。
 
总之,充分发挥数学育人功能的课堂教学,必然是育德和育智统一的。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以数学知识技能为载体,创设符合现阶段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和同伴的讲解、独立练习、阅读自学、深入思考、自主探究、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获得“四基”、提高“四能”的过程中,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有好的数学教师,才有好的数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数学教师队伍,为提高全校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数学教学能力、提升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搭建平台,并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提高数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加强数学教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植于心。通过培训和自学,逐步建立正确的数学教育思想,能充分尊重中学数学教学规律,充分认识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学习条件、创设积极有趣的数学学习情境,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数学,为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及进一步开展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把改革创新作为数学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
区域教研员和校本研修组应当致力于改进教研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改进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与形式,促进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模式和手段,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更强大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五)突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
在破除以应试为导向、高分低能现象的数学教学质量观前提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逐步引导全区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课程标准、理解教材内容和掌握学生数学学习规律、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上,鼓励教师创造既符合数学教学规律,又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教学模式。
 
(六)建设科学、规范、有效的动态教研组工作机制
支持学校创新校本教研方式,除年级组、备课组的组织形式外,以课题研究、项目化任务、主题化学习等教科研组织形式,形成灵活的动态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依托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验,反思教学效果,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成果。各教研组围绕学校整体工作,针对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以切实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各类现实问题、各种疑难课例为最终目标,同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教研活动组织方式,优化教研工作方法,提升教研效果,服务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华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课程现代化研究组. 数学课程现代化研究[ J],1978(1).
[2] 章建跃 .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
[3] 中国数学教育 , 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指导意见 [ J].2014(10)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