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市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五):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

作者:颜培辉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6~2017年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8-30 人已围观

五、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

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其精髓就是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涉及方方面面,如了解过程、调控行为、激励学习等,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主要有:

1. 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能根据不同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大家积极参与,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取长补短等学习体验)和探究学习(通过探究获得知识,掌握有关技能和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

2. 学生的参与程度:体现在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深度,是学生在学习中参与解决问题的难易情况;广度,是学生参与的人数和涉及知识面情况。

3. 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技能(掌握课标要求的新知识和有关技能)、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信息收集和处理、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进行评价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学生开始体会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对不同问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采取不同方法,全面而灵活地做出综合分析,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制定并实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及学分管理方案》,灵活、动态、全面地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通过多种评价和分析,关注学生的差异及不同发展需求。评价方式既有分数制,又有等级制,同时还根据作业的不同类型做出相应的奖励证书评价和社区服务意见书评价等。对学生学科课程学业,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记录与跟踪,不唯考试成绩评定学分,学校以多元发展理念,通过综合统计、动态分析,来评价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效果、成绩以及需要改进的主要不足。比如重视学生实验、实践等综合素质的评价,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并在学分评定中给予奖励。

六、主要经验与反思

(一)主要经验

1. 把握课改主场,推进学习方式变革。
2. 开发与利用新课程资源,为新课程插上飞翼。
3. 打开新课程颈瓶,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习评价模式。
4.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高中校本课程建设。
5. 坚持科研状态下的课程实验,纵深推动持续发展。

(二)主要变化

第一,课堂教学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教学目标变了。突出表现为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究、思考、分析、观察、实验操作、质疑和创造等丰富多样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融合起来,让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另外,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2)课堂教学活起来了。新课程的课堂充满活力,师生互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尤为可喜的是,所有的生物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十分重视通过师生互动再度开发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新的教材资源,变静态的教材为动态的教材。在疑难之处延伸教材,在不足之处拓展教材,师生在参与课程改革实践中共同享受着教育教学的快乐。

第二,教师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观念变了。“关心每一个学生”成为生物教师的口头禅,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新课程中,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角色的转变。新课程不断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断促进教师从权威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出现了这样的新变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鼓励、提示、引导等方式,着重注意了下列习惯的培养:

(1)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和构建新的知识。

(2)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是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机会,尝试应用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调查讨论等,极为重要。

(3)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必要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新闻媒体、报纸杂志、事实、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

(4)注意讨论交流习惯的培养。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可引导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交流讨论又是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

(三)问题及困惑

高中生物多年的课改虽然硕果累累,但教学上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也不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1. 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意识尚待加强

课改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个别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其实,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针对“校情”和“学情”,真正确立“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才能有效地推进高中生物课改。

2.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把握尚需研究和实践

老师们普遍感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还难以把握。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保证教学进度与学生讨论探究耗时过长、探究式教学与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考试成绩)等实际问题还难以处理;有效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还成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有形式化倾向,如:缺少必要的规范和训练,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却要进行讨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情景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不大等等;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学设计不合理,认为现在的课只要“放”就是好课,却忽略了课堂的秩序,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强,使得课堂秩序较乱,正常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同时也应该看到,教材部分内容的难度偏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储备不足,教师知识结构也不完善,致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比较吃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尚需认真研究和实践。

3.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发尚缺良策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尽一致,以至于很多活动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动辄组织讨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造成了学生的“无效参与”;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一放开,让他自主学习,则显得无所适从,学习效率很差,因而学生两极分化在加大。

4. 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操作问题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按照这一理念的要求,许多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是,教师在操作层面遇到不少困难:(1)疑虑:担心探究性学习的效率低,影响考试成绩。(2)不同观点:认为探究性学习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3)操作层面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很活跃,使教师感到课堂上很乱,难以驾驭。在全班交流环节,各小组轮流发言耗时很长。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始终很活跃,占主导地位,有的同学坐冷板凳,越来越消极,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有冲突。

5. 评价问题

课标对教学评价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不少教师在朝着这方面努力,改进了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1)只重视知识学习的评价,不重视情感能力和态度价值观的评价。(2)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不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少教师将终结性考试成绩(如期末考试、会考、高考)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将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课标中提出的建立学习档案袋的要求难以落实。(3)只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未能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4)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但泛泛的廉价的表扬过多,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使得评价没有激励的作用,也不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评价问题是课改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6. 高考方向与教学目标的矛盾

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是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的依据,旧高考制度引起众多批评的原因不在制度本身,而在高考的内容和题型。作为一线教师难以揣摸新的高考方向,令教师感到非常茫然,担心自己的教学与新高考方向不一致。所以造成教师和学生在大胆尝试和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又不敢完全放开,时而又回到老的教学路子上去,最终新课程没有实施好,知识与题型又没有抓全面,如果新的高考在考试内容、题型中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就可以更好地调动老师和学生全力以赴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

高中生物教学,经历了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以课堂为中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为重点,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目标,以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标准,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促进师生的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重点抓实面广量大的“常态课”,继续以展示课、研讨课等形式,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