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黄麻布村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村落往事》 责任编辑:18301271230 2022-03-15 人已围观
黄麻布村是客家村落,始建于明末,由河南、江西、福建及广东人南迁而形成,现属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曾用名黄麻埔,因村民嫌村名繁琐,改为黄麻布村。主要姓氏有罗、冯、余等,其中罗姓是清朝时从广州迁移至本地。村旁有凤凰山,海拔320米,主要河流有九围河、黄麻布河。水库有九龙坑水库和担水河水库,主要用于本村灌溉和饮用水。
黄麻布古村,坐东南向西北,山环水绕。村中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修建于清朝。客家民居排列较为整齐,巷巷相连,四通八达。屋顶密桁密桷,盖双层瓦,屋内墙体用白灰拌红糠涂抹,冬暖夏凉。村内有基督教堂1座、天主教堂1座、小佛庙1座。碉楼有3座,修建于清末民初时期。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俗称“燕子窝”结构,碉楼四墙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以抵御外敌。2000年5月,宝安区开展文物普查,在黄麻布村东大王黄田山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总面积1500平方米。在地面调查中采集到磨制石斧1件,夹砂灰黑素面陶20余片,可辨器形有罐。由此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黄麻布村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黄麻布古村,坐东南向西北,山环水绕。村中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修建于清朝。客家民居排列较为整齐,巷巷相连,四通八达。屋顶密桁密桷,盖双层瓦,屋内墙体用白灰拌红糠涂抹,冬暖夏凉。村内有基督教堂1座、天主教堂1座、小佛庙1座。碉楼有3座,修建于清末民初时期。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俗称“燕子窝”结构,碉楼四墙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以抵御外敌。2000年5月,宝安区开展文物普查,在黄麻布村东大王黄田山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总面积1500平方米。在地面调查中采集到磨制石斧1件,夹砂灰黑素面陶20余片,可辨器形有罐。由此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黄麻布村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参考资料:程建.《深圳风物志·村落往事》[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9.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