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陈难先:在“文化沙漠”种一棵树

作者:马斯琴 来源: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2-12-16 人已围观


人物简介:
陈难先,1943 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6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1982 年 10 月调入深圳市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组建并管理一小、二小、一中、二中共四所学校,即育才学校。曾任蛇口工业区教育卫生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长、社区教育顾问等职。2003年退休。
 
陈难先今年 75 岁,虽已满头白发,但仍能一刻不停地讲几个小时,据说这是早年间在东北当老师时练就的本事。这位深圳育才学校的创始校长,在 27 岁与教育结缘,40 岁来到南国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60 岁退休,直到今天,都始终与“教育”二字紧紧相连。
 
被“抢”到西语系
 
陈难先考上北大是一件让周围人都挺感意外的事,这份意外跟 20世纪 60 年代的政治气候有关。陈难先出身地主家庭,早年跟着父母从浙江绍兴搬到了上海。由于“出身不好”,陈难先一直处于自卑的状态。“一个自卑的人同时也是自负的”,陈难先这么评价自己。1962 年的高考重点学校可以填 12 个志愿,陈难先的第一志愿填了复旦大学的新闻系,第二志愿开始就是北大中文系、西语系、东语系以及俄语系。陈难先的老师让他填个师范学校保底,但是被他拒绝了。
 
“新闻系不会要我的,党的喉舌岂能交给你这样的人去把握,不可靠么。”陈难先笑笑。而在当时的北京,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提出了“不‘唯成分论’”,他认为家庭出身不能自己选择,但道路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并在北京率先落实了这一方针。就这样陈难先凭借高分顺利被自己的第二志愿——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但是陈难先的英文成绩吸引了西语系招生老师的目光,于是他被“抢”到了西语系。
 
20 世纪 60 年代,尽管是在北大,英语教学辅助设备跟今天相比还是有所欠缺。“当时我们西语系里的录音机,你们可能都没有见过,有这么大,这么厚,”陈难先拿手比画了一下大小,继续说道,“女孩子都不一定提得动这个录音机,太重了。”这样笨重的录音机需要向系里登记借用。系里有一间听音室,学生想听录音需要借耳机。“我们可以凭学生证去借一个耳机,这个耳机有一个插销,然后从墙上的三个插孔选一个插进去,一共只有三个选择。”不像今天的收音机节目那么丰富,60 年代的北大西语系也只提供三个频道,“你不能‘点菜’。”
 
 

▲摄于 1966 年,时“文革”已开始。四名朝鲜留学生已经回国,四位阿尔巴尼亚留学生还在照片里。但是班团支部书记已失去自由,未参加合影
 
 
▲1967 年夏天陈难先在北大
 
 
▲2015 年陈难先(二排左一)与同学看望外国语学院97 岁高龄的张祥保先生(前排左二)
 
回过头来看,北大 20 世纪 60 年代的学习条件,自然是不能与今日相比的。但是跟其他院校来比,已经算是相当优越了。在陈难先的印象里,每个人考上北大之后都是满满的自豪感,没有人会说“这什么破录音机”之类的话。
 
除了教学设备的欠缺之外,在当时的西语系也很难见到外籍老师的身影。陈难先那一批 60 年代的西语系学生,只在大二上过一年的口语课。“这跟我们北大培养外语人才的方向有关,我们这个西语系叫西方语言文学系,它培养的人是搞语言文学的,所以相对来说对口语不那么重视。”在当时的西语系教授中,大多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归国的留洋教授,但也有少数没有留洋背景的“土教授”。陈难先对自己在北大求学时的教授仍留有相当深的印象:“有些教授的口语可能没那么流利,但在专业方面的学问有时甚至高过外国人,他们的外国文学和语言的造诣水平是一流的。”
 
1967 年,陈难先从西语系毕业,正值时局变动。他的命运和许多北大人一样,悄然发生了改变。
 
十年黑龙江,一生为园丁
 
1968 年,陈难先和其他西语系毕业生一道离开了北大。当时,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这些毕业生被当作劳动改造的人,送到了河北唐山郊区一处名叫草泊的地方。陈难先在这里种了两年水稻。
 
等到再教育结束,不少人希望回到浙江、江苏等地工作。“我当时也想回浙江,但是报名的人太多了,刚好连队在号召大家去边疆,我就主动报名去了黑龙江。”
 
来到黑龙江之后,陈难先到省教育厅报到。“省教育厅给了我六个地方让我挑选,我把这六个地方的地名抄下来就走了,在省教育厅楼下买了一份黑龙江的地图,在马路边就对照着地名开始找。看到了尚志,就在哈尔滨东边,牡丹江和哈尔滨的中间。”陈难先最后选择了尚志县,但仍不知道会被分配到尚志的哪所学校。
 
到了尚志之后,陈难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到村子里的小学当老师都是可以的。但是陈难先也提了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我是南方人,每年总要回家探亲,希望这个村子离铁道近一些;第二个要求是我不会做饭,希望学校有食堂或者学校边上可以有搭伙的。就这两个要求。”陈难先的这番话令当时尚志县的教育局同志有些感动,直夸陈难先老实:“你这两个要求简直跟没提一样,现在我们这儿的高中毕业生都不愿意回村子里当老师,何况你还是北大的毕业生。我就给你留在尚志县城里头。”陈难先就这样在尚志县城的一所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
 
起初,陈难先教的是英语,但是半年后陈难先就跟校长请求停了这门英语课。在当时的英语课本中,内容大抵都是一些政治口号,“Lesson one: Long live Chairman Mao;Lesson two: A long long life to Chairman Mao(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我当时就想,这种口号我把学生教得滚瓜烂熟、发音标准,是没有用的。他们学会这么几个政治口号不等于会外语。”陈难先又想到鲁迅先生曾说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他觉得这样的教课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就这样,陈难先安全地劝说校长停了英语课,开始在中学里教各种文科科目,如历史、地理、社会发展史。“但是我教得最多的还是语文,因为我高考那会儿就想考中文系,我的语言功底还不错。”
 
时间来到了 1975 年,“恢复高考”的消息逐渐传播开来,陈难先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建议学校恢复英语课。直到这时,陈难先才重新站上英语课的讲台。
 
然而在黑龙江的这几年里,陈难先始终适应不了东北的大碴子。“那时候一天三顿,顿顿大碴子,菜里边一点油也没有,胃也吃坏了。我现在长久的严重胃溃疡就是在那个时候造成的。”生活上的不便,使他产生了离开黑龙江的想法,早期黑龙江方面是答应肯放人的,但是没有地方肯接收。然而等到南方有人肯接收陈难先,黑龙江又不肯放人了,“我又不会去走后门不会去送礼,也不稀这样做。”陈难先就这样继续留在了黑龙江。
 
继续待在黑龙江的这三年里,陈难先开了两期中小学英语老师培训班,义务培训尚志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三年之后,即 1980 年,陈难先离开待了整整十年的黑龙江,回到了浙江。陈难先不无感慨地说:“一个原先不想读师范的年轻人从此就入了教育行当了,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一直到退休。”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