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名企 名企

扫码关注

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

作者:朱小田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16 人已围观

1986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以下简称中财)成立,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的财务公司。东亚银行官方网站在介绍其发展经历时说:“1986年成立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提供批发银行业务。”
 
20世纪80年代,许多外资银行、证券及投资公司均还没有开拓中国市场。中财最初的意愿是成立中国境内第一家投资银行。据中财第一任董事长张鸿义回忆,最早是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就此事与他接触,有意进行金融改革实践,在深圳创办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在提交相关成立申请后,银行以财务公司的性质通过审批。由于当时国内缺乏中外合资财务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财一直都参照外资银行的管理条例进行日常运作并接受监管。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东亚银行有限公司、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住友银行与美国太平洋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0%,成为中财的五大股东。由于五大股东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中财的成立当时在国内国外都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及高度的重视。
 

▲1986年12月8日,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开业典礼照片
 
中财的办公地址选在了在深圳乃至全国都有名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33楼,寓意中财在深圳最好的地段、最佳的楼层蓬勃发展。中财的成立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86年12月8日,中财开业典礼在深圳香蜜湖举行,市委书记兼深圳市市长李灏、副市长张鸿义(兼任中财董事长)、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当时任中财副董事长)等领导亲自出席。
 

▲1986年12月8日,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开业典礼照片
 
成立初期,中财考虑到吸收存款涉及存款准备金、柜台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在保持审慎、稳健的经营原则上,中财主要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拆借业务获取存款,同时积极参与银团或发起银团的业务。另外,中财也为广深高速公路、北京京广中心、北京世界贸易中心等国内几个较有影响的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1991年,美国太平洋银行被美洲银行收购,出于自身业务政策的改变(取消商业银行业务和紧缩海外投资),美国太平洋银行决定退出中财。按章程规定,其所持20%股份首先转让至其他股东,4家股东持股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为25%。
 
199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由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受到《办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约束,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根据《办法》规定拟退出企业性质的中财并将股权转给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银行总行。随着中行的退出以及后期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方股东纷纷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最后其余股东也决定退出中财。
 
中财向监管机构提交清盘解散申请时,监管机构及市领导都认为能以“中国国际”作为机构名称的公司在深圳乃至国内均属难得,希望将中财保留下来。经过多番努力及筛选,2003年12月最终由香港中信嘉华银行(现称“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全资购买中财,标志着该行拓展内地业务的首个里程碑,收购后沿用“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的名字,并于首年获得盈利。
 
2008年4月,为顺应我国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的步伐,以及深圳市政府对引进外资银行总部的大力支持,中信嘉华银行决定升格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为独立法人银行,并连同该行的上海及北京分行重组成为中信嘉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现称中信银行国际(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拓展中国策略的业务平台,为在中国有跨境业务需要的客户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及财务方案。
 
因当时政府希望发展金融机构业务形式较为单一,中财的成立加快了我国金融国际化、市场化,实现了多渠道引进外资的合作模式及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更多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既有利于增加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入,又有利于带来现代化、国际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以及新的业务品种,同时更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金融服务水平。
 
整理者:朱小田,中信银行国际(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合规主任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