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名企 名企

扫码关注

深大电话有限公司:中国内地首家合资电话公司

作者:许予洋、梁琼月、陈曦、蒋俊芳,深圳市政协工作人员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6-01 人已围观

1983年,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电信运营企业。
 
我们是深圳市政协工作人员,采访了深圳市电信行业有关人员。另外在深圳市电信行业历史档案中,有一份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合资经营“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合同的批复》(深府函〔1983〕432号)文件清楚地呈现这段历史。《南方都市》等刊登的《深港关系四百年》,《邮电企业管理》发表的《深大电话公司:中国电信业成功合资的探路者》(2002年第3期),也记述了这一历史。
 
深圳经济特区创立之初,通信设施十分简陋落后,家底就是当年宝安县邮电局。当时邮电局在今天的洪湖一街,从邮电局铺设出去的管道电缆只有13公里,最早的特区,就这么短短一条电缆。整个深圳仅有电话500门,由于缺乏电缆,那时申请一部直线电话起码要半年,而且初装费奇高,需要5000元左右。连政府官员家中都不一定装有电话,临时通知开会都是秘书骑着自行车一户一户通知。据我们对深圳老领导周溪舞的访谈,当时打电话用的都是“摇把子”,要先用手摇电话叫通总机,告诉他要叫的电话号码,由总机叫通后才能通话。打起长途来就更麻烦了。
 
装电话难,打电话也难。由于全国电话都很少,基本没有家庭电话,大家有事都集中在上班时打长途,所以总机经常占线,一天都打不通几个电话。当时有句顺口溜:“打电话急身汗,打长途一两天,想装电话等三年。”
 
不仅如此,通话质量也很差。一位领导曾说,他正打着电话,声音越变越小,急得他站起来听不清楚,蹲到办公桌底下也听不清楚,忙得满头大汗也没把话讲清楚。
 
当时,特区建设全面铺开,深圳如同一个大工地,电话线路经常被挖断,抢修是邮电局的家常便饭。1981年担任深圳市邮电局副局长的刘禹堂对我们说:“天天都如救火。”发生事故时往往拿几个包子就冲出去抢修。有一次从东门到东湖宾馆的电缆被挖成了七截,连省邮电局局长找他都打不通电话。
 
改革开放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港澳来深探亲旅游及经商的人员急剧增加。从1980年开始,深圳连续几年长话业务总量中,国际港澳台(主要是香港)业务都占到总数的80%左右。在邮局排长龙打长途成为深圳一大街景,建设路营业厅是市内营业大户,有时排队人龙一直排到东门路,一排就是几个钟头。为了疏通业务,一段时间里,每晚从机房拉出10条线,接上电话机,放在营业厅门口,提供临时“大排档”电话服务,这种临时措施持续了两年。
 
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向深圳,外商蜂拥而至,但是通信设施落后成为制约特区发展的一大瓶颈。当外商心急如焚地想给上司汇报时,却发现电话打不通,只能赶回香港或广州打长途。有的港商来谈生意不敢在深圳过夜,怕电话不通掌握不到股市行情。因为电话不通,眼看就要谈成的项目变成了“回去研究研究”,一些几百万、几千万元的投资项目因此流失了。
 
当时,深圳市交通状况也十分落后,深南路只修到建设路一医院门诊部边上,到处都是田地,连邮包都得扛,而要铺设管道电缆,就要跟着道路走,但到处修路拆房子,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为此,时任市委书记梁湘曾一年8次去广州反映问题,邮电部部长也多次来深调研,但通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特区建设初期,各项事业都需要资金。当时深圳市邮电局局长刘禹堂多次向市委书记梁湘反映。梁书记与刘局长原来在省里工作时就认识,刘禹堂来到深圳后,第一次给梁湘汇报工作,梁湘高兴地叫他“小刘”。当时广东省正在搞“六五”通信计划,准备投资1.96亿元发展通信,最后决定主要保证广州通信发展,深圳基本就落空了。刘禹堂向梁湘汇报,提出“六五”期间,深圳建成上万门电话其中有300门长途电话,要深圳政府拨给外汇,但特区建设处处需要钱,最后一分钱也没落实。
 
另外,当时国家邮电体制对地方邮电发展也不利,地方邮电局的收益统一上缴给国家,邮电部统一安排发展计划报国家计委批准才能放款;除了资金问题,技术、人才问题也难以解决。
 
特区邮电状况让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梁湘心急如焚。那时,邮电局在市里开会时是挨骂最多的部门。每次开会,梁湘就会问:“邮电局的来了没有?”然后就开始说,“你看这个电话,都通不了……”电话不通,梁湘着急,邮电局也着急。
 
不管怎样,特区要发展,深圳邮电事业要跟进。为此,深圳萌发了引进外资与外商合资办电信的想法。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允许特区引进外资发展机场、海港、铁路、电信;由特区自营或与外资合营,自负盈亏。当时国际通信发展状况也为深圳邮电提供了对外合作的可能条件。从1981年开始,包括摩托罗拉在内的国外通信巨头就考察过深圳,希望进入深圳邮电市场,分享这块“肥肉”。梁湘态度鲜明,鼓励深圳邮电局引进外资,对外合作。由于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观念,通信涉及国家机密甚至主权,邮电部门内部两拨观点不同的人开会时经常争吵。反对者认为,深圳要看菜吃饭,慢慢发展,一下子让外国人来搞通信,危害国家安全。
 
1983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深圳,梁湘顺便提及此事,胡耀邦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协调此事。此时,深圳市邮电局接到通知,说合作方已选定英国大东电报局。4月11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主持召开解决深圳经济特区电信问题座谈会。这是一次关键会议,谷牧会上说已请示了邓小平,深圳通信问题不能再拖了,非解决不可,这意味着深圳引进外资搞通信已成定局。
 
在中央和地方各方共同努力下,中方和英国大东电报局的谈判开始了,谈判主要涉及通信安全保密以及利益分成问题。由于广东省邮电局是独立核算单位,因此决定成立一家深圳市电信发展公司和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1983年11月12日,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签订协议,时为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新亭任董事长,外方代表Richord Goswell担任公司总经理,深圳市邮电局副局长刘禹堂担任副总经理。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深圳市电信发展公司占51%股份,英国大东电报局占49%股份,公司经营期限20年。根据协议,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最终限定在特区内经营市话。
 
英国大东电报局在香港设立了远东总部,谈判的具体细节由香港方面派人来和深圳方面接洽。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成立之后,英国大东电报局旗下的香港电话公司在1985年派来了近百名技术人员帮着装电话。到了1988年,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改为中外合作企业,英方股份保留,但不参与经营,全部资产归中方所有,每年按照7%年息给予英方35万美元的定额利润。
 
深大电话有限公司由于是合资性质,可向世界任何银行贷款,深圳通信发展的资金瓶颈解决了,深圳通信马上领先其他城市。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成立次年,深圳市通信技术设备实现飞跃,特区内平均每10人可以安装一部电话,显著改善了投资环境,为特区发展注入活力,作出重要贡献。回顾深大电话的创业史,刘禹堂说:“就算没有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深圳通信事业也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只不过没有这么快,因此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过一定作用。”
 
后来,深圳蛇口电话公司及深圳市邮电局也经营市话,与深大电话有限公司“三足鼎立”,管理体制上呈现多元的格局。由于英方考虑到投资收益,在全城全网等通信设施投入方面,不愿意考虑得太长远,合作期满后,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取消了。
 
深圳市政府大胆创新,积极申请取得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和英国大东电报局联合成立了中国内地首家中外合作电信运营企业——深大电话有限公司,使特区通信水平一下子达到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深圳成为国内城市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回顾历史,深大电话有限公司的早期开拓之功与贡献不容忽视。
 
作者:许予洋、梁琼月、陈曦、蒋俊芳,深圳市政协工作人员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