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城市病”的源头 :童年的创伤与母亲
作者:刘洪霞 来源:《深圳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学的崛起》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20 人已围观
李兰妮十岁那年,恰好是“文革”开始的那一年。1966年,也许无数个家庭的孩子,和懵懂无知的李兰妮一样,在人生中的这个重要阶段离开了父母,进入了集体主义的生活。虽然被父亲的同乡托管,但几乎是一个人独立地生活。许多年后,李兰妮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仍旧唏嘘不已。那实在是一段苦难的岁月:
日月匆匆,该过十周岁生日了。我把没用完的牙膏挤到贝壳里装着,把牙膏皮卖了,把夏天唯一的一双破凉鞋卖了,把小刷子辫剪下来卖了,把没用完的练习簿卖了,把枕套当破布卖了。我攥着一把壹分、贰分、伍分的硬币,跑到要塞照相馆,我对照相的说,我要照一张生日相。……许多年后,那张照片依然向人们传达着一种永远无法言说的忧伤。
这段描写令人动容。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没有躲过时代的巨变,和所有的成年人一样,被大时代裹挟着,一样地头昏脑涨,不知所措,一样逃避不了心灵的永远的伤害:那个夏天,我想家想得头都快裂了。我不知道父母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接我。我害怕地想:是不是"文革"把家取消了?是不是家把我取消了? 一个有家不能回的孩子,每天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中,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无家可归了,以至于她有一天真的见到父亲的时候,一番情境令人心酸不已:见到爸爸了。想不起有多长时间没见过他了。我表现得很冷静,没哭,也没笑,我仍处于“脑震荡”的状态中。也许想家想得太累了,一颗心干干的,皱皱的,像一团用来缝背心的旧手绢。爸爸倒是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怎么弄得像个小叫花子?”
这些真实的描写是这部作品提供的认识那个疯狂的时代的最好例证。除此之外,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窥见所有的疾病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漫长岁月累积的结果,终有一天不可避免地大爆发。而在童年阶段的情感的缺失、亲人的缺席,可能造就了她的性格,也是之后她的疾病形成的最初源头。因为李兰妮说:“在有意无意间瞥见那些童年的阴影与创伤————缺乏关爱与呵护、缺乏安全感及家的温暖,由此形成的一种极度自立自强的个性,不向外人诉苦,不轻易寻求精神援助. 将自己困守在‘孤岛’,也许那些暗藏的隐疾也就是这样累积的。”“不能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孩子,就认为她是无知的,就可以随意对待。而作为家长,在当时的境况中,在"伟大"的时代号召中,也是充满无奈的。可是这种童年的精神创伤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无可挽回,正如同某种疾病,无法治愈,只能缓解,是不可逆的: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没弄清楚,“家”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想到“家”,脑子里就乱,就魂不守舍,心里又慌又痛又怕,却又充满期盼。这期盼太深太长,像悬崖像深谷,远看,无限风光,近看,……它无法近看,我从未走近过这无边的期盼。
在心理学上,童年的创伤是分析一个人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文学上,作家的童年创伤或者作品人物的童年创伤都是研究者们格外关注的部分。张爱玲华美而不幸的童年经验对她的创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父母的婚姻解体之后,他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情感归宿,只有张爱玲没有自己的家。父亲曾经因为她与后妈交恶,而把她关在小黑屋中,时间长达几个月之久。相比父亲的这种惩罚,母亲的漠视更加令她不安,让没有安全感的童年雪上加霜,致使她的人生及所有的创作都蒙上了苍凉的底色。对于儿童,母爱的作用要强于父爱,因为儿童更需要母亲的呵护、照顾与亲近。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对母爱这样描述:“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保护一切,宽恕一切的;因为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它既不能控制,也不能习得。母爱的出现会使被爱的人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母爱的消失会使人产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和极度消沉的感觉。"张爱玲因为童年母爱的缺失,导致作品中出现了恶母亲的形象,例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对自己的一双儿女,残忍冷酷,几乎令人难以相信是亲生母亲所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书写凶恶母亲的作家比比皆是,萧红、庐隐、梅娘、虹影、残雪,但她们书写的母亲是一个个虚构的文学形象。而李兰妮则是非虚构地、直接书写自己的亲生母亲的“问题”。质疑自己的母亲,这在文学写作中,还不多见:潜意识中我认为她不像一个母亲,她的所作所为深深剌激我,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面对她,跟她谈话,我会非常疲倦。甚至会头痛、气郁、胃疼、烦躁,从而引发各种不适。
因为与母亲之间的隔阂,李兰妮甚至没要孩子,她做出选择——今生不会成为一位母亲:我心目中没有一个完整美好的母亲的榜样。我脑海中只有泛指意义上的大母亲概念。若要说说具体小家庭的“妈”,像冰心老师笔下写到的那样的“妈”,我没看见过。在个人成长的环境里,只有口号中的“伟大母亲”,没有身心健康、慈悲乐观、能为幼儿幼女提供安全感的“妈妈”。
女儿对母亲不信任,反之,母亲对女儿也不能够理解:我写了中篇《十二岁的小院》,里面记录了一些童年的伤感故事,妈妈看后,给我打电话,说我这是出卖她赚稿费,再写这些她就跳楼。弟弟也指责我,说我不孝,污蔑妈妈,并要求我在收入集子出书时把有关段落删掉。这似乎是无法沟通与理解的两代人,陷在深深的怨恨当中。李兰妮认为:"每一代儿女对父母都有怨结。时代不同,怨的内容也不同。可是每一代人都把深怨埋藏在心底。”³尽管最后她与母亲和解了,这是历经千辛万苦的她与生活、与这个世界做出的和解。但是,童年母爱缺失的后果却是无法更正的。在这里,问题就要提出来了:母亲难道就不是在时代的巨网之中吗?难道她是可以左右自己的吗?李兰妮的母亲16岁就参军参加革命,是个铁骨铮铮的“女汉子”,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的职业妇女,她何尝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大时代的风云中,每个人的命运与未来都被限定了,无论自我意识是否清醒,都难逃出时代的巨网。那时候流行的是革命育儿法,革命妈妈们忙于工作,母亲就成了一个书面语,一个虚词。这种不平衡直接作用于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尽管如此,《旷野无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无情地剖析了父母一代人精神世界的病变,而且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作为一个资深的抑郁症患者,她没有躲进药物里,沉迷其中,而是进行深刻的反思,梳理时代的精神病变。尽管李兰妮说:"童年的经历使我对家庭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多年来,家对我来说,不是港湾,不是养伤地,它让我感到紧张、拘束。在外漂泊久了,累了,想回家,但是回家几天之后就想走,就想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待着才能让我精神放松。对于家,我既不懂索取也不懂付出。我从小习惯自己打理自己,我不相信家。”'但是,饱受童年创伤的李兰妮最后选择了与母亲和解,这也是与自己、与世界的和解。因为执拗而生病,却因为和解而使疾病缓解,这种深刻的疗愈精神令人欣慰并称赞。
参考资料: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2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39、40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4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5 页。
谢有顺 :《当文学与疾病相遇》,《文艺争鸣》,2013 年第 9 期。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5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77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78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1、42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3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5 页。
日月匆匆,该过十周岁生日了。我把没用完的牙膏挤到贝壳里装着,把牙膏皮卖了,把夏天唯一的一双破凉鞋卖了,把小刷子辫剪下来卖了,把没用完的练习簿卖了,把枕套当破布卖了。我攥着一把壹分、贰分、伍分的硬币,跑到要塞照相馆,我对照相的说,我要照一张生日相。……许多年后,那张照片依然向人们传达着一种永远无法言说的忧伤。
这段描写令人动容。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没有躲过时代的巨变,和所有的成年人一样,被大时代裹挟着,一样地头昏脑涨,不知所措,一样逃避不了心灵的永远的伤害:那个夏天,我想家想得头都快裂了。我不知道父母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接我。我害怕地想:是不是"文革"把家取消了?是不是家把我取消了? 一个有家不能回的孩子,每天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中,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无家可归了,以至于她有一天真的见到父亲的时候,一番情境令人心酸不已:见到爸爸了。想不起有多长时间没见过他了。我表现得很冷静,没哭,也没笑,我仍处于“脑震荡”的状态中。也许想家想得太累了,一颗心干干的,皱皱的,像一团用来缝背心的旧手绢。爸爸倒是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怎么弄得像个小叫花子?”
这些真实的描写是这部作品提供的认识那个疯狂的时代的最好例证。除此之外,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窥见所有的疾病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漫长岁月累积的结果,终有一天不可避免地大爆发。而在童年阶段的情感的缺失、亲人的缺席,可能造就了她的性格,也是之后她的疾病形成的最初源头。因为李兰妮说:“在有意无意间瞥见那些童年的阴影与创伤————缺乏关爱与呵护、缺乏安全感及家的温暖,由此形成的一种极度自立自强的个性,不向外人诉苦,不轻易寻求精神援助. 将自己困守在‘孤岛’,也许那些暗藏的隐疾也就是这样累积的。”“不能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孩子,就认为她是无知的,就可以随意对待。而作为家长,在当时的境况中,在"伟大"的时代号召中,也是充满无奈的。可是这种童年的精神创伤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无可挽回,正如同某种疾病,无法治愈,只能缓解,是不可逆的: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没弄清楚,“家”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想到“家”,脑子里就乱,就魂不守舍,心里又慌又痛又怕,却又充满期盼。这期盼太深太长,像悬崖像深谷,远看,无限风光,近看,……它无法近看,我从未走近过这无边的期盼。
在心理学上,童年的创伤是分析一个人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文学上,作家的童年创伤或者作品人物的童年创伤都是研究者们格外关注的部分。张爱玲华美而不幸的童年经验对她的创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父母的婚姻解体之后,他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情感归宿,只有张爱玲没有自己的家。父亲曾经因为她与后妈交恶,而把她关在小黑屋中,时间长达几个月之久。相比父亲的这种惩罚,母亲的漠视更加令她不安,让没有安全感的童年雪上加霜,致使她的人生及所有的创作都蒙上了苍凉的底色。对于儿童,母爱的作用要强于父爱,因为儿童更需要母亲的呵护、照顾与亲近。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对母爱这样描述:“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保护一切,宽恕一切的;因为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它既不能控制,也不能习得。母爱的出现会使被爱的人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母爱的消失会使人产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和极度消沉的感觉。"张爱玲因为童年母爱的缺失,导致作品中出现了恶母亲的形象,例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对自己的一双儿女,残忍冷酷,几乎令人难以相信是亲生母亲所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书写凶恶母亲的作家比比皆是,萧红、庐隐、梅娘、虹影、残雪,但她们书写的母亲是一个个虚构的文学形象。而李兰妮则是非虚构地、直接书写自己的亲生母亲的“问题”。质疑自己的母亲,这在文学写作中,还不多见:潜意识中我认为她不像一个母亲,她的所作所为深深剌激我,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面对她,跟她谈话,我会非常疲倦。甚至会头痛、气郁、胃疼、烦躁,从而引发各种不适。
因为与母亲之间的隔阂,李兰妮甚至没要孩子,她做出选择——今生不会成为一位母亲:我心目中没有一个完整美好的母亲的榜样。我脑海中只有泛指意义上的大母亲概念。若要说说具体小家庭的“妈”,像冰心老师笔下写到的那样的“妈”,我没看见过。在个人成长的环境里,只有口号中的“伟大母亲”,没有身心健康、慈悲乐观、能为幼儿幼女提供安全感的“妈妈”。
女儿对母亲不信任,反之,母亲对女儿也不能够理解:我写了中篇《十二岁的小院》,里面记录了一些童年的伤感故事,妈妈看后,给我打电话,说我这是出卖她赚稿费,再写这些她就跳楼。弟弟也指责我,说我不孝,污蔑妈妈,并要求我在收入集子出书时把有关段落删掉。这似乎是无法沟通与理解的两代人,陷在深深的怨恨当中。李兰妮认为:"每一代儿女对父母都有怨结。时代不同,怨的内容也不同。可是每一代人都把深怨埋藏在心底。”³尽管最后她与母亲和解了,这是历经千辛万苦的她与生活、与这个世界做出的和解。但是,童年母爱缺失的后果却是无法更正的。在这里,问题就要提出来了:母亲难道就不是在时代的巨网之中吗?难道她是可以左右自己的吗?李兰妮的母亲16岁就参军参加革命,是个铁骨铮铮的“女汉子”,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的职业妇女,她何尝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大时代的风云中,每个人的命运与未来都被限定了,无论自我意识是否清醒,都难逃出时代的巨网。那时候流行的是革命育儿法,革命妈妈们忙于工作,母亲就成了一个书面语,一个虚词。这种不平衡直接作用于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尽管如此,《旷野无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无情地剖析了父母一代人精神世界的病变,而且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作为一个资深的抑郁症患者,她没有躲进药物里,沉迷其中,而是进行深刻的反思,梳理时代的精神病变。尽管李兰妮说:"童年的经历使我对家庭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多年来,家对我来说,不是港湾,不是养伤地,它让我感到紧张、拘束。在外漂泊久了,累了,想回家,但是回家几天之后就想走,就想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待着才能让我精神放松。对于家,我既不懂索取也不懂付出。我从小习惯自己打理自己,我不相信家。”'但是,饱受童年创伤的李兰妮最后选择了与母亲和解,这也是与自己、与世界的和解。因为执拗而生病,却因为和解而使疾病缓解,这种深刻的疗愈精神令人欣慰并称赞。
参考资料: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2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39、40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4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5 页。
谢有顺 :《当文学与疾病相遇》,《文艺争鸣》,2013 年第 9 期。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5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77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78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1、42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3 页。
李兰妮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5 页。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