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科学 > 科学综合 科学综合
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
作者:吴定海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年鉴(2022) 责任编辑:chen 2023-12-27 人已围观
(四)基地主要成员
蔡枫,文学博士,印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任助理,硕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印度文学研究分会理事。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研究方向为犍陀罗佛教艺术、细密画和美学理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部艺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出版译著《理解CHINDIA关于印度和中国的思考》,合撰《中国印度诗学比较》《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论》等著作,主编《跬步集—深圳大学印度学研究文选》,参编《外国戏剧鉴赏辞典(古代卷)》和《泰戈尔作品鉴赏辞典》等。在《文艺理论研究》《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黄蓉,印度研究中心讲师,主任助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印度文学研究分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印度中国学、中印文化交流史。合著《印度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参撰《印度文化论》《谭云山》《“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主编《跬步集:深圳大学印度学研究文选》、副主编《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参编《外国戏剧鉴赏辞典(古代卷)》和《泰戈尔作品鉴赏辞典》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谭云山与中印文化交流研究”。
朱璇,文学博士,印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任助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印度文学研究分会理事。印度德里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1)。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研究方向为印度宗教和文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亚苏非经典《神秘的启示》翻译与研究”。在《世界宗教文化》《国际汉学》《深圳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合著《季羡林评传》《天竺纪行》;参撰《印度文化论》《谭云山》《中国东方文学翻译史》《“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等。
蒋慧琳,文学硕士,印度研究中心科研秘书。2006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印度现当代小说、甘地思想、泰戈尔诗歌。主要论文成果有《谭云山:伟大的文化侨领—从谭云山与泰戈尔、甘地的友谊谈起》《季羡林学术年谱》等。
中心顾问及荣誉教授:印度尼赫鲁大学前校长契特教授(G.K.Chadha)、印度“莲花奖”获得者谭中教授、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前主席凯伦·辛格博士(KaranSingh)、法国东方博物馆馆长鲍思岱(MichelPostel)、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主席洛克希·金德尔(LokeshChandra)。
黄宝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2011年获“印度总统奖”。2005年7月20日被聘为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胡海燕(Hu-vonHinüber,Haiyan),德国印度学家、佛教文献学专家。研究方向为梵语语文学与佛学。
王树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印度社会文化,现从事印度社会文化研究。
詹得雄,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新华社新德里分社首席记者、分社社长。主要从事印度现代社会与文化研究。
薛克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印度文化比较的研究。现任中国南亚学会理事,玄奘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刘建,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硕导,长期从事印度文化、文明、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兼任《南亚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副主编和撰稿人。
毛世昌,印度尼赫鲁大学文学博士,兰州大学教授,兰州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印度两大史诗、泰戈尔、印度文化、中印关系等。
郑伟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逻辑学会副会长。
孙波,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徐梵澄文集》编者。
朱新天,著名印度艺术史学家,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ASIATICA副馆长,研究方向为印度艺术。
狄伯杰(B.R.Deepak),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和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学和中印关系。
董友忱,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孟加拉语文学的专家、翻译家。研究方向为泰戈尔。
董本建,深圳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印度历史。
马维光,曾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文化参赞,研究方向为印度文化、印度宗教。
杨晓霞,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印度文学研究分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印度英语文学。
张双鼓,现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实习生项目评审专家。1992年至1996年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任一等秘书。2002年至2005年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工作,任教育参赞。2006年至2011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工作,任公使衔副代表。2012年至2017年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唐仁虎,现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印度语言文学专业教授,从事印地语的教学、教材编写及印度文学研究工作。
王邦维,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梵语文学、梵语与汉语佛教文献、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等。
魏丽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外文学》编辑,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白开元,中国国际台孟加拉语部工作,擅长泰戈尔著作研究。
刘朝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志社执行主编,研究领域为印度文学、中印关系。
张玮,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印度语言文学、印度现代英语文学。
李美敏,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印度语言文学、电影学和女性问题。
蔡晶,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印度宗教、心理文化学。
王春景,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印度文学、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
陈振旺,深圳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印艺术学,敦煌佛教艺术。
很赞哦! ( )
上一篇: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