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

扫码关注

万紫千红视当下:“海洋性”深圳民间文艺的开放与容量

作者: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来源:深圳文艺40年 责任编辑:chen 2023-02-10 人已围观

2019年,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膺全市文联系统“优秀集体奖”。在年度总结会上,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在讲话时说:“在第五届主席团带领下,在各位理事、艺术家的积极参与、热情配合下,我市民间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活力迸发,在队伍建设、繁荣创作、学术立会、打造品牌、加强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抓实政治理论学习,协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核雕作品《深圳之春》荣获‘山花奖’,是我市民间文艺厚积薄发、迈上高峰的呈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连续举办13年的客家文化节,成功升级为‘深圳民间文化周’;精彩的开幕式演出,高质量的学术论坛,精美的民间工艺精品展,广受欢迎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活动新品牌和创意十二月一大亮点。参与举办‘山花奖’颁奖晚会,靠前站位、主动作为、保障有力,市区联动将其打造成为全国该类活动新的标杆。深圳市民协去年开展的这一系列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深圳市民协和民间艺术家获得的众多奖项是实打实的,获得2019年深圳文联系统‘先进集体’是当之无愧的。”
 
诚然,随着深圳文化创新发展步伐的加快,《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深圳市“文化强市”战略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辐射力、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此种城市文化发展的主基调中,深圳民间文艺事业继续秉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入探索,全面发展,在新世纪创造出显著成绩。具体表现为:深圳民间文艺工作队伍的不断壮大,民间文艺理论研究和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民间文艺活动日益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绩显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及深圳城市文化繁荣作出积极贡献。2017年7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来深调研时对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坚持城市立场、学术立会的工作方针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近年深圳探索使用民间文艺资源为社区和公众服务,既有效地推动了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又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创新,值得肯定和向全国推广;同意在深圳设立国家级“民间文艺公共服务示范区”,并将其建成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基地。来自中国民协领导的肯定与指导,充分展示出在融汇中华优秀传统与现代都市生活这个时代大命题上,深圳民间文艺工作者从理论创新到实践行动,正在闯出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新路。这条路上,焕发着深圳滨海城市特有的、与来自土地与人民的民间文艺最相匹配的“海纳百川”的开放与包容气息,更焕发着与前沿城市、未来城市相应和的青春气息。
 
在深圳市民间文艺工作者队伍培养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民间文艺事业成功建设起传统、传承与传人“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一方面,狠抓青年民间文艺传承人和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在中小学校植入民间文艺传承,将民间文艺与学校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发挥民间文艺名家作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和传统文化,促进传承和热爱民间文艺,为民间文艺发展提供不竭的后劲和活力;另一方面,加强与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联系,加大对各民间艺术门类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深圳青年民间文艺人才队伍。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与融合上,深圳民间文艺事业肩负不可替代的使命。在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下,香港、澳门不仅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而且展示了文化包容和谐、各展所长的独特魅力,不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地延伸发展的最佳平台。而同根同源的深港澳人民血脉相连,文脉相通,在传统文化的联系上密不可分,共同推动着大湾区在民间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着大湾区民间文艺齐头发展。这既是对港澳地区人民文化向心力建设的要务,亦是借力香港与澳门在地理文化上的独到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更好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这正是新时期赋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独特的使命、责任与发展机遇。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