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
渔歌悠扬,锣鼓铿锵,璀璨渔民心间的文化遗珠(小漠街道)
作者:本书编委会编 来源:发现另一个深圳 : 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 深汕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5-01-02 人已围观
陆路交通闭塞的小漠曾经是各路人马聚集的“小天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朝廷的放逐之地、文人墨客的隐居乐土。各地移民的不断涌入,使得小漠形成了多元杂糅的人口结构和独特的方言文化。时至今日,在小漠的村头巷尾,仍能听到福佬话(闽南话)、尖米话1、客家话等多种方言,找到林、李、陈、徐、苏、莫、洪、郭、黄、张等几十个姓氏。
多元杂糅的人口结构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属于小漠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诗以言志,歌为心声。小漠渔歌就是小漠渔民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活的产物。
小漠渔歌原属汕尾渔歌和海丰渔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尾渔歌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渔歌音乐文化的具体源起时间虽无从考证,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却时时存在渔歌的身影。如南宋《浮虚山记》载:“来航去舶,擢歌相闻”;清代广东海丰县文人黄道珪在描绘渔歌场景时写道:“和笛渔歌天是籁,倚栏人满月为邻”;清代海丰知县姚德基的“一曲酣歌渔者乐,遐荒尽是太平人”;等等。
小漠渔歌按其内容分类,大体可划分为捕鱼歌、恋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等,题材丰富,既可低吟浅唱,亦可引吭高歌。渔歌的歌词格式多为七言四句体,主要反映与渔民相关的海上生活、生产、风俗等,在歌词中多加入衬词,如“啊”“哎”“嘿”“呀”等,每句都加有衬字,结构工整,用韵也有自己的特点;修辞手法多以渔民熟悉的鱼、鸟、船、帆,以及海水及天空的颜色、浪花等物象作比兴,歌词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具有浓郁的海洋生活气息和曼妙的韵味。小漠渔歌的演唱内容丰富多样、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徐缓抒情,充满渔乡特色和海洋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小漠渔歌的创作主体之一为疍民。疍民是中国沿海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渔业群体,他们以船为家、以海为生,世代漂泊于海上,被称为“水上人家”或“海上游牧民”。疍民的生活深受海洋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文化也因海而生。
近年来,小漠人民自发组建的小漠旺渔渔歌队,走访各地开展汇演,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筑梦深汕里田园亦都市”田园都市丰收节晚会、深汕特别合作区“文化下乡”系列活动等进行表演,也在2021年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亮相,让流动的旋律、流露的情感、流传的文化在南海之滨荡漾飘扬,共同守护小漠人民的精神家园。
另一个属于小漠人民的文化遗产是麒麟舞,麒麟舞文化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寓意,成为小漠街道的文化名片。麒麟舞是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麒麟舞原为古代体育运动,与民众反抗强暴、抵御异族入侵有关。明清以来,流入海陆丰地区的麒麟舞,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小漠麒麟舞的麒麟为独角麒麟狮,不同于象征着威严和力量的双角麒麟狮,独角麒麟狮象征着仁爱和吉祥,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具有保护子孙繁衍的寓意。独角麒麟狮的形象特征包括独角、鹿身、牛尾,通身披鱼鳞,给人一种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小漠麒麟舞的表演形式由一人舞动麒麟狮头,一人牵动麒麟狮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的伴奏下,表演麒麟狮打滚、舐脚、洗须、咬蚤之类的动作和喜怒哀乐的情绪。
麒麟狮道具的制作十分讲究,狮头正面额头上的图案叫八卦,或绘上“火拓”及“八宝”,形状如一束火焰;头顶上的图案称“火雁”,是一只大雁在飞翔的形状,寓意“辟邪”“展法”。麒麟狮象征威武无畏,能驱邪逐妖,满足民众迎祥纳福、风调雨顺的心愿。每逢佳节或庆典,小漠人民都会自发组织起来,舞动起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的麒麟狮,表演者边舞狮边打拳,动作紧凑连贯,场面恢弘、热烈,极具观赏性。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进,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蓬勃生机。2008年,麒麟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南香村重新组建了独角麒麟狮联义馆。独角麒麟狮联义馆位于南香村的文化广场旁,是一座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馆内陈列着精美的麒麟狮头、表演服饰以及与麒麟狮相关的历史资料,墙上挂满了珍贵的老照片,生动再现了独角麒麟狮在庆典、祈福活动中的热闹场景。每逢重要节庆,独角麒麟狮联义馆都会组织麒麟狮队走村入户表演,以独特的舞姿和铿锵的锣鼓声为村民送上吉祥祝福。经过小漠人民的不懈努力,沉寂了40多年的独角麒麟狮文化得以再次发扬。
多元杂糅的人口结构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属于小漠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诗以言志,歌为心声。小漠渔歌就是小漠渔民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活的产物。
小漠渔歌原属汕尾渔歌和海丰渔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尾渔歌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渔歌音乐文化的具体源起时间虽无从考证,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却时时存在渔歌的身影。如南宋《浮虚山记》载:“来航去舶,擢歌相闻”;清代广东海丰县文人黄道珪在描绘渔歌场景时写道:“和笛渔歌天是籁,倚栏人满月为邻”;清代海丰知县姚德基的“一曲酣歌渔者乐,遐荒尽是太平人”;等等。
小漠渔歌按其内容分类,大体可划分为捕鱼歌、恋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等,题材丰富,既可低吟浅唱,亦可引吭高歌。渔歌的歌词格式多为七言四句体,主要反映与渔民相关的海上生活、生产、风俗等,在歌词中多加入衬词,如“啊”“哎”“嘿”“呀”等,每句都加有衬字,结构工整,用韵也有自己的特点;修辞手法多以渔民熟悉的鱼、鸟、船、帆,以及海水及天空的颜色、浪花等物象作比兴,歌词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具有浓郁的海洋生活气息和曼妙的韵味。小漠渔歌的演唱内容丰富多样、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徐缓抒情,充满渔乡特色和海洋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小漠渔歌的创作主体之一为疍民。疍民是中国沿海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渔业群体,他们以船为家、以海为生,世代漂泊于海上,被称为“水上人家”或“海上游牧民”。疍民的生活深受海洋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文化也因海而生。
近年来,小漠人民自发组建的小漠旺渔渔歌队,走访各地开展汇演,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筑梦深汕里田园亦都市”田园都市丰收节晚会、深汕特别合作区“文化下乡”系列活动等进行表演,也在2021年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亮相,让流动的旋律、流露的情感、流传的文化在南海之滨荡漾飘扬,共同守护小漠人民的精神家园。
▲小漠渔歌队
▲小漠渔歌亮相“筑梦深汕里 田园亦都市”田园都市丰收节晚会
另一个属于小漠人民的文化遗产是麒麟舞,麒麟舞文化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寓意,成为小漠街道的文化名片。麒麟舞是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麒麟舞原为古代体育运动,与民众反抗强暴、抵御异族入侵有关。明清以来,流入海陆丰地区的麒麟舞,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小漠麒麟舞的麒麟为独角麒麟狮,不同于象征着威严和力量的双角麒麟狮,独角麒麟狮象征着仁爱和吉祥,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具有保护子孙繁衍的寓意。独角麒麟狮的形象特征包括独角、鹿身、牛尾,通身披鱼鳞,给人一种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小漠麒麟舞的表演形式由一人舞动麒麟狮头,一人牵动麒麟狮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的伴奏下,表演麒麟狮打滚、舐脚、洗须、咬蚤之类的动作和喜怒哀乐的情绪。
▲独角麒麟狮
麒麟狮道具的制作十分讲究,狮头正面额头上的图案叫八卦,或绘上“火拓”及“八宝”,形状如一束火焰;头顶上的图案称“火雁”,是一只大雁在飞翔的形状,寓意“辟邪”“展法”。麒麟狮象征威武无畏,能驱邪逐妖,满足民众迎祥纳福、风调雨顺的心愿。每逢佳节或庆典,小漠人民都会自发组织起来,舞动起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的麒麟狮,表演者边舞狮边打拳,动作紧凑连贯,场面恢弘、热烈,极具观赏性。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进,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蓬勃生机。2008年,麒麟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南香村重新组建了独角麒麟狮联义馆。独角麒麟狮联义馆位于南香村的文化广场旁,是一座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馆内陈列着精美的麒麟狮头、表演服饰以及与麒麟狮相关的历史资料,墙上挂满了珍贵的老照片,生动再现了独角麒麟狮在庆典、祈福活动中的热闹场景。每逢重要节庆,独角麒麟狮联义馆都会组织麒麟狮队走村入户表演,以独特的舞姿和铿锵的锣鼓声为村民送上吉祥祝福。经过小漠人民的不懈努力,沉寂了40多年的独角麒麟狮文化得以再次发扬。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