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具体游玩点-坪山区
作者:《遇见深圳》 编委会 来源:遇见深圳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9-25 人已围观
再往前不远就到了惠州地界的坪山,是深圳的东大门,也是深圳最年轻的一个区(2018年才挂牌成立)。长期以来,这里在深圳人眼中都是偏远乡村一样的存在,但作为比亚迪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坪山近年来的发展让人另眼相看,充满了设计感的坪山文化聚落就是明证。这里还是深圳客家文化的重镇,一座座威风凛凛的围屋见证了客家人经营深圳的历史风云;像屏风一样矗立在坪山南部的马峦山,又为这里增添了不少清新亮丽的自然风情。
(坪山街道大万路33号;免费;10:00—17:30)
和龙岗的鹤湖新居和茂盛世居等几座围屋一样,这座清代古民居也是客家移民经营深圳东部的历史见证。步入大门,“宗圣”曾子的立像宣告着这里的主人姓曾,曾子对面的端义公像为生活在清雍正至嘉庆年间的曾传周,他正是这座围屋的开基者。在曾传周于86岁高龄仙逝之际,大万围屋已形成了“八阁走马楼,九天十八井”的基本格局。如今这里保存完整,2.5万平方米的总占地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1.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400余间的房屋规模都很可观,也无怪乎坪山区将这里打造成了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曾子和曾传周塑像的一旁,端义公祠巍然坐落,“东鲁旧家”的牌匾追溯着曾氏一族的渊源。祠堂位于围屋正中央的位置,这正是客家大中型围屋建筑群的传统特征——居祠合一。堂内雕梁画栋随处可见,一块斑驳的木匾上书“赞政宏才”,这是乾隆皇帝为表彰曾氏一族在惠州水患时大义疏财而诰授御赐的。
如今围屋前半部的民居都已“活化”为客家文化的相关展厅。你可以了解到麒麟舞、打斗叙、舞火龙、油纸伞等客家民俗,也可以探究客家围屋的建筑格局和风水奥秘,并体验木刻版画、蓝染等非遗技艺。留意大门南侧的龙井,一旁的墙根还有一座小神坛供奉着井龙王。而在围屋的西北角还有一个小院落,已作为坪山城市书房的分馆对外开放。围屋后半部分仍未进行旅游开发,人去楼空的景象充满了沧桑感。围屋外侧也有一些看点。正门外开阔的月池既可取水,也是风水学上的“水口”,还提供了拍摄围屋倒影的好视角。围屋外其他方位树木茂盛,是专门培育的风水林。北侧树林旁有一座明新学馆,曾为大万古学堂,如今则是坪山城市书房的大万明新学馆(10:00—18:00)。也有几座村舍摇身一变,以大万坊“特色文化街区”的身份,为远道而来的造访者提供餐饮。
坪山高铁站外乘M480路、地铁3号线南联站外乘M220路、荷坳站外乘M294路都可到达大万世居。即将开通的深圳地铁14号线,锦龙站出站后可步行抵达大万世居。
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
(坪山街道马峦路1号)
这是深圳市唯一以雕塑艺术为主题的创意园区,也常年担当着深圳文博会的坪山分会场(此时到访能看到精彩的展览)。园区很好地对旧工厂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艺术开发和再利用,已吸引了数十家从事雕塑、油画、书法等行业的设计工作室和艺术家入驻。更为难得的是,这里还紧邻马峦山北侧的大山陂水库,青山秀水的天然环境激发着艺术工作者的灵感——这一点也是深圳其他创意园区所不具备的。
地铁3号线双龙站外乘坐M546路、荷坳站外乘M294路在曾屋村站下车最近。
大山陂主题公园
(坪山街道体育四路;免费;6:00—20:00)
看完大万世居和雕塑艺术创意园,不妨向南移步,去这个依偎在马峦山北麓、围绕着大山陂水库而建的大公园,享受一下深圳郊野的山水魅力。你可以沿环湖绿道来一段轻快畅意的骑行,也可以在湖心亭吹吹湖风,让柔软的绿意填满眼前。从大万世居沿体育三路向南步行10分钟即到公园,从雕塑艺术创意园过来更近。
东江纵队纪念馆
(坪山街道东纵路230号;免费;周二至周日9:00—12:00,14:00—16:30)
全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这支部队,曾被朱德总司令高度赞扬,将其与琼崖纵队和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坪山客家人、少将曾生是东江纵队的司令员,这处客家风格的曾生故居在当时成为东江纵队的司令部,因此被开辟成了东江纵队纪念馆。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曾生将军昔日生活的复原场景,也能在《前进报》旧址了解到红色年代的救国精神——作为东江纵队的机关报,《前进报》曾在唤醒和鼓舞民众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坪山高铁站外乘M479路和939路、地铁3号线双龙站外乘818路和M546路,在三洋湖站下车即到。18号地铁线也设有东纵纪念馆站。
坪山文化聚落
(坪山街道坪山区中心公园西侧)
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和街区环境的大型公共建筑群,这里已顺利成为坪山新区的地标。放在年轻的深圳来看,这里的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大剧院,也能凭借更为新潮的空间设计和陈展形式脱颖而出。最南侧的坪山大剧院由OPEN建筑事务所的李虎、黄文菁主持设计。它外观简洁,内部则通过公共步道串联起各种功能空间,从而打造出了充满魔力的“戏剧方盒”(drama box)。其中,1200座的综合剧院主要承接“正式”、高端、传统的戏剧演出,260座的多功能“黑匣子”小剧场则定位于各种先锋戏剧,其他诸如空中花园、舞蹈教室、乐器室等也在满足着市民们的文化需求。关注微信公众号“坪山大剧院”可了解到最新演出信息并办理票务。
居中的坪山美术馆(免费;周二至周日9:00—17:00),整体设计出自创造了秦皇岛阿那亚孤独图书馆和海边教堂的建筑大师董功之手。架构性的策略为这座图书馆带来了弹性和生命力,它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将展览空间、外部空间和到访者的精神空间连接在一起,高质量、高密度的展览活动又为其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这里已成为当代艺术爱好者在深圳的绝佳去处。一街之隔的坪山区中心公园内还有一座坪山美术馆的分馆,也常有各种临展。关注微信公众号“坪山美术馆”可获取各种展览活动的排期,以及法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
最北侧的坪山图书馆(周二至周日9:00—21:00)由URBANUS建筑事务所的王辉主持设计,并排书脊一般的造型已让人眼前一亮,对“时—空”互文性理念的探索和落实更是独具匠心。这里设有800余个阅览座位,总藏书量不少于120万册,还配备了星光书屋、儿童绘本馆、汉声文化馆、音乐图书馆等功能区域。2021年,在联合国的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绿色图书馆奖”评选中,这座图书馆便榜上有名。关注微信公众号“坪山图书馆”可了解图书馆近期举办的专题讲座,以及法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
坪山高铁站外换乘公交915路、M440路、M479路都可到达。待开通运营后,乘地铁14号
线到坪山中心站或坪山广场站,再前往坪山文聚落也在步行范围内。
南中学堂
(石井街道田心社区兰田路东端;免费;周二至周日10:00—18:00)
若非亲眼所见,也许你会很难想象,在一片工厂园区的一处十字路口,转盘中心竟然坐落着一座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1931年,开明绅士许让成为了方便当地村民就学,并推广现代化的教学课程,主持建造了这座乡村学校。它拥有白墙黑瓦等传统的客家建筑元素,正面的飞檐雕柱又体现出鲜明的南洋建筑风格,斑驳的建筑掩映在鸡冠刺桐的红色花海中,十分上相。这里已辟为坪山城市书房的分馆,可入内翻阅客家文化等相关主题的社科类书籍。
坪山高铁站外乘坐M422路,在终点兰田路东站下车即到。
水源世居
(石井街道田心社区水祖坑村;免费;周二至周日10:00-18:00)
和坪山其他大中型客家民居不同,水源世居的建成年代较晚(1933年),规模也只是一栋五开间的双层楼房。这里没有煊赫一时的家族往事,近代革命岁月反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作为香港秘密大营救的重要中转站,水源世居曾接待了茅盾、邹韬奋、何香凝、柳亚子等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这里还作为秘密交通站,为东纵游击队和中共地下党传送情报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水源世居也变成了坪山城市书房的分馆,在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也为村民们提供了阅览图书的安静环境。
坪山高铁站外乘坐939路,在终点水祖坑站下车即到。
坑梓黄氏的客家围屋群
在深圳东部的客家社群中,坑梓黄氏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宗族。清康熙三十年(1691)黄氏一世祖黄居中(朝轩公)携家人迁至坪山坑梓,随后的3个世纪中,黄氏子孙开枝散叶、繁衍兴旺,在坑梓和周边区域建立起16座大中型客家围屋,是毫无疑问的当地望族。
凭借着1.6万平方米的总占地面积,龙田世居(坑梓街道秀新社区田段心村)是坪山区规模仅次于曾氏大万世居的客家围屋。它的开基者是坑梓黄氏的第六世传人黄奇纬,建成于清道光年间。围屋拥有“三堂四横加外围”的基本构造,四角碉楼和护塞河更将其打造成一个坚固的城堡。我们调研期间围屋尚未对外开放,只能隔河眺望;东南方向700米开外的新乔世居也是黄氏围屋中比较重要的一座,有兴趣可顺路一探。清同治年间由第八世传人黄维球创建的盘龙世居(龙田街道老坑社区盘龙路77号;8:30—12:00,13:30—18:00,周一闭馆)规模不算很大(1870平方米),但已作为龙田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可入内观摩建筑细节。你能看到“颍川世泽,江夏家声”的堂联。颍川(今河南禹州)指的是西汉宣帝年间的颍川太守黄霸,他被坑梓黄氏尊为始祖;江夏为今湖北武汉一带,汉代的江夏黄氏已成望族。老坑也是黄氏在坪山最早的一处落脚地,围屋西南的客家长廊回顾着这段历史,东北方向700米的洪围黄氏宗祠由二世祖黄居中所建,古建筑保存至今,也可一游。
上述围屋附近都设有公交站,自驾探访更加从容。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