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中英街:见证深港融合的商贸纽带

作者:林良展 来源:《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3-28 人已围观

沙头角“中英街”,是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后具体划界的产物。
 
1899年3月19日,清政府道台王存善到香港与港府辅政司洛克签订《香港英新租界合同》,作为《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附件。根据附件的规定:“北界始于大鹏湾英国东经线114度30分,潮涨能到处,由陆地沿岸至所立木桩,接近沙头角(即土名桐芜墟)之西,再入内地,不远,至一窄道,左界潮水平线,右界田地,东立一木桩,此道全归英国,任两国人民往来。由此道至桐芜墟斜角处,又立一木桩,直至目下涸干之宽河,以河底中线为界限,河左岸是地方归中国界,河右岸是地方归英界。沿河底之线至迳口大道,又立一木桩于该河与大道接壤处,此道全归英国,任两国人民往来……”
 
此后,英国在沙头角边界竖了20块界碑,其中有8块在沙头角镇,均匀树立在桐芜墟侧面的一条小沙石河中央。后来,这条小沙石河因改道而干涸,有人在旧河道两侧填土建房做生意,在旧河道的中间,便形成了一条街。由于中英分界线就在这条街道的中间,人们于是称之为“中英街”。街长约250米,宽3~4米,由中英双方各占一半。
 
到了20世纪30年代,沙头角“中英街”开始繁荣。两边的店铺里琳琅满目,品种齐全,中方的商店仍以经营农副产品为主,而港方的商店则更多地经营舶来品,货色时髦,品种繁多,吸引着远近的乡民。
 
1941年,香港沦陷,中英街被易名为“中兴街”。中英街上第三至第七号界碑被拆除。
 
日本战败投降后,中英街复名。1948年中英双方代表再次勘界,重新将界碑石立回原处,并在这5块界碑石上刻明“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十五日重竖”的字样。
 
▲回归前的中英街
 
抗日战争胜利后,英国以中英双重代表的身份接受日军在香港地区投降,重新占领香港。当时,香港只剩下60余万人。香港通过转口贸易恢复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国内内乱也使大量人口涌入香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内地大约有200万人居住在香港。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深港边界是开放的,人们可以自由出入,无需任何证件。香港依靠中国内地及其劳动力,经济得以迅速恢复。1951年,香港的贸易总额已达到93.03亿港元,是1947年的3倍多,其中与中国内地的贸易,占了总额的26.5%,中国内地成了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沙头角,两边的老百姓保持着密切的民间贸易交往。
 
1950年,英国首先设立宵禁地区。宵禁范围非常之大,宵禁时间从晚上10时开始,到翌日6时结束,长达8个小时,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中方在1950年出台出入国境办法,以后也大搞“军事边防”和“政治边防”。从1952年至1979年的27年间,中英街成了严格的边防禁区。
 
由于禁运的原因,香港的转口贸易萎缩,制造业随之兴起。进入19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逐步进入调整阶段,逐步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香港以其稳定的局势和自由港的政策,成为这些产业转移的最好的场所。
 
另一方面,拥有大量劳动力的内地正遭遇天灾人祸,深圳与香港边界就成了偷渡的主要途径。1962年5月,是偷渡的高潮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深圳及内地其他地区大约有60万人到了香港。逃港潮起因于深圳与香港经济的巨大反差。20世纪70年代末期,沙头角的居民人均年收入仅100元人民币时,对面的居民人均年收入达7万港元。
 
改革开放带来了深圳经济特区的繁荣,“一国两制”的政策使沙头角从无人问津的边防禁区发展为经济特“镇”,这与深圳、香港政府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深港关系开始出现合则两利、共存共荣的特征。
 
1982年4月30日在深圳签署的《深圳—香港关于增辟两地之间通道的协议》,第一条内容就是增开沙头角陆路口岸,建设沙头角沙河公路桥,作为深圳特区与香港间的专用口岸。“深港协议”不仅是深港官方管道的正式建立,也是两地政治经济联系的制度化,对发展两地的经贸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英街开始变得寸土寸金,深港两边店铺林立。
 
1983年8月,深港双方携手合作,共同投资将破旧的街道修整一新。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平均每天都有两三万人,多时达七八万人到沙头角购物观光。凡是到深圳来的人,无不希望到中英街走一趟。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不去中英街,枉到深圳游。”
 
此课内容摘编自《深圳中英街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定位》一文。见《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4期。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