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英国对新安县的侵略:新安县新界被英国强租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7-09 人已围观

新界北起深圳河,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南至烟墩山,连同附近的小岛屿 200 余个,面积约 975 平方千米。新界丘陵起伏,是香港地势最高的地方。清代中期为新安县官富司辖地,九龙巡检司设立后,大部分为九龙巡检司辖地。19 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日在世界舞台崛起。在获得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部后,英国一直有一批人企图进一步扩大侵占范围,1888 年在伦敦成立的“中国协会”就积极筹划推动拓展香港界址。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1894 年 11 月 9 日,香港总督罗便臣以香港防务安全为由,建议英国政府将香港界址展拓到大鹏湾、深圳湾一带,并将隐石岛、横澜、南丫岛和所有距香港 3 英里以内的海岛割让给英国。1895 年 4 月,日本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马关条约》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6 年 6 月,中俄订立《中俄密约》等条约,次年俄国又出兵强占旅顺口。1897 年 11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次年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1898 年 3 月 7 日,法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等要求。
 
甲午战争后,英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政军商各界纷纷加紧要求英国政府展拓香港界址。1898 年 3 月 17 日,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急电唐宁街,报告法国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情况,并称如果法国得逞,未来展拓香港界址将成为不可能。英国政府决定以法国租借广州湾以及所谓的均势外交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问题。3 月 28 日,英政府指示窦纳乐就此问题与清政府交涉。窦纳乐表示“中国租广州湾与法国以危香港,故英租九龙以为抵制……若中国能拒法不租广州湾,英亦不租九龙”。4 月 2 日,中英双方就租借新界的谈判正式开始。窦纳乐向庆亲王奕劻提出希望展拓界址以保卫香港,奕劻表示原则上同意就香港拓界一事进行磋商。第二天,窦纳乐会见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李鸿章表示可以同意租给英国“在香港口两边设防”的一小块土地,希望英方的要求“不要超过这个限度”。窦纳乐向中方提交了一份拓界方案地图,将大鹏湾至深圳湾一线以南,包括九龙城和许多岛屿在内的大片土地及水域划入租借范围。5 月19 日,窦纳乐携带他一手拟就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前来谈判。李鸿章等阅后表示同意,仅提出加上“九龙到新安陆路,中国官民照常行走”等语。至此,双方就拓界问题已基本达成协定。但因英国政府对谈判结果感到不满足,《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并未马上签订。5 月 25 日,窦纳乐根据英国政府的指示再次与总理衙门谈判,要求修改之前商定的展拓香港界址范围。其中,最重要的是将东面界线由东经114° 26′扩大至东经 114° 30′,从而使整个大鹏湾划归英国控制。清政府被迫做出让步,同意了英方的这一要求。
 
1898 年 6 月 9 日,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签订,8 月 6 日双方在伦敦互换批准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有中英两种文本。中文文本内容如下:
 
溯查多年以来,素悉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其所定详细界线,应俟两国派员勘明后,再行画定,以九十九年为限期。又议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其余新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至九龙向通新安陆路,中国官民照常行走。又议定,仍留附近九龙城原旧码头一区,以便中国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来停泊,且便城内官民任便行走。将来中国建造铁路至九龙英国管辖之界,临时商办。又议定,在所展界内,不可将居民迫令迁移,产业入官,若因修建衙署、筑造炮台等,官工需用地段,皆应从公给价。自开办后,遇有两国交犯之事,仍照中英原约、香港章程办理。查按照粘附地图所租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深圳湾水面,惟议定,该两湾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局外,仍可享用。
 
按照《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借新界应于 1898年 7 月 1 日施行,但英国实际接管新界直到次年 4 月才开始。原因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后,英国政界、军界、商界一些人对保留中国对九龙城的管辖权等内容表示不满,并鼓吹违约扩大租借范围,另外英国对新界的情况也不甚了解,需要调查。1898 年 7 月,港英政府辅政司骆克率领调查团前往新界勘察界址,受到当地官员和民众抵制;10 月,调查报告《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报告书》提交给英国政府。

1899 年 3 月 11 日,中英双方新界北部陆界定界谈判在香港举行,中方定界委员为广东省补用道王存善,英方为骆克。王存善主张信守《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粘附地图的规定。骆克提出不按《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粘附地图中规定的从沙头角海到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为准的规定,主张以“自然为界”,依山脉和河流,从深圳湾起经深圳北面山脚到梧桐山,再迤东到沙头角北面一线为界,企图把深圳墟也划入新界。两广总督谭钟麟坚持按《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粘附地图定界,不打算让出深圳和沙头角。最终,双方经过激烈争论,暂以流经深圳的河流至沙头角为界。3 月 16—18 日,王存善、骆克一行沿深圳河河源至沙头角一线勘定界址,竖立木质界桩。

1899 年 3 月 19 日,王存善和骆克在香港签订《香港英新租界合同》。该合同违背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粘附地图有关新界北部陆界的规定,合同全文如下:
 
北界始于大鹏湾英国东经线一百一十四度三十分潮涨能到处,由陆地沿岸,直至所立木桩接近沙头角(即土名桐芜墟)之西,再入内地不远,至一窄道,左界潮水平线,右界田地,东立一木桩,此道全归英界,任两国人民往来。由此道至桐芜墟斜角处,又立一木桩,直至目下涸干之宽河,以河底之中线为界线,河左岸上地方归中国界,河右岸上地方归英界。沿河底之线至迳口村大道,又立一木桩于该河与大道接壤处,此道全归英界,任两国人民往来。此道上至一崎岖山径,横跨该河,复重跨该河,折返该河,水面不拘归英归华,两国人民均可享用。此道经过山峡约较海平线高五百英尺,为沙头角、深圳村分界之线,此处复立一木桩,此道由山峡起,即为英界之界线,归英国管辖,仍准两国人民往来。此道下至山峡右边,道左有一水路,达至迳肚村,在山峡之麓,此道跨一水线,较前略大,水由梧桐山流出,约距百码,复跨该水路,右经迳肚村抵深圳河,约距迳肚村一英里之四分之一,及至此处,此道归入英界,仍准两国人民往来。由梧桐山流出水路之水,两国农人均可享用。复立木桩于此道尽处,作为界线。沿深圳河北岸下至深圳湾界线之南,河地均归英界。其东西南三面界线,均如专约所载。大屿山岛全归界内。大鹏、深圳两湾之水,亦归租界之内。
 
香港总督和两广总督原商定于 1899 年 4 月 17 日交接新界租借地,但英方迫不及待地提前接管。4 月 16 日,英军香港团队 400 名士兵列队参加升旗仪式,骆克当众宣读 1898年 10 月 20 日英国《枢密院令》和香港总督命令,声称从1899 年 4 月 16 日下午 2 时 50 分起,新界的中国居民已归英国管辖。

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香港英新租界合同》,英国强行租借了深圳河至深圳湾界线以南、界限街以北的广大地区、附近 200 余个大小岛屿,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租期为 99 年。此次租借使得香港的陆地面积增加约975 平方千米,扩大了约 11 倍,水域面积也扩大了四五十倍。这些被强行租借的中国领土和领海被称为香港新界。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实行后,所有九龙地区划入香港,只保留九龙城一座孤城由中国管理,城内仅有少量维持社会治安的官兵。港英当局以妨碍保卫香港为由,企图取消中国对九龙城的管辖权。1899 年 3 月 31 日,英国驻华公使艾伦赛受命通知清政府总理衙门,声称英国决不容许中国在英国领土内拥有军事管辖权,也不容许在英国治下的领土继续保持中国驻军。英国此举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中国在九龙城的驻军坚守未动。1899 年英国入侵深圳,5 月 14 日港督卜力命令驻港英军司令加士居出兵占领深圳和九龙城,但英军也不敢贸然进入该城。1899 年 12 月 27 日,英国制定新《枢密院令》,并于次年 2 月 20 日在《香港政府宪报》上宣布,原有承认中国对九龙城享有管辖权的规定作废,九龙城为被殖民统治下的香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的法律、条例适用于九龙城。但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对九龙城行使主权。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