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1998年金融保卫战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2 人已围观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两位副行长坐镇香港前线,要求在港的全部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必须全力以赴回购股份,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的“护盘行动”。
数据显示,国际游资卖出的恒生指数期货合同的盈亏平衡点约是在恒生指数7500,也就是说,恒生指数7500点是香港特区政府和国际炒家决战的生死线。恒生指数期货的结算价为这天每隔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迫使国际炒家亏损离场,就必须让恒生指数全天保持相对高位。这也意味着,国际炒家砸下的空头盘子,香港特区政府必须全盘接下。
上午10时整,恒生指数以7865点开盘。香港特区政府对33只恒生指数成分股全部按计划设下重兵防守,面对气势汹汹、排山倒海般的抛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股不剩、照单全收。仅仅过了五分钟,大盘成交额就突破了50亿港元。一上午,成交额就突破了400亿港元,是平时全天成交额的数倍。
短暂休市后,下午市场上突然冲出一只卖盘力道强劲的欧洲基金,两分钟内,恒生指数暴跌300点。为了守住阵地,香港金管局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港元,平均每一分钟,都是巨量港元和美元的对决。
收市前,国际炒家集中弹药,向恒生指数最重磅的成分股“汇丰控股”发起猛攻。据当年为香港金管局操盘的中银国际证券有关负责人回忆,那天,只是为了防止“汇丰控股”下跌0.5港元,港方就动用了300亿港元之巨。因为,“汇丰控股”只要下跌0.5港元,恒生指数就要下跌几十点。
在“汇丰控股”攻守白热化的关键时刻,中资援军也发起了最后的反冲锋,开始对国际游资抛售的现货、期货进行无差别收购。中船重工、中石油、北方工业、中国华能、中国邮政储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有企业。
下午4时,港股终于休市,结束了历史上最漫长的一个交易日。这一天,港股交易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90亿港元。恒生指数定格在7829点,恒生指数期货则以7851点结算。与8月13日之前香港特区政府入市前的点位相比,这一结算价足足上涨了1169点,涨幅高达17.55%,也大大超出了空头7500点左右的成本线。
全球瞩目的香港金融保卫战,香港特区政府守住了。当晚,曾荫权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特区政府已经获胜!”回归祖国不久的香港,成了多年来在金融战上所向披靡的空头大师索罗斯的“伤心岭”。
据统计,在1998年8月28日恒生指数期货交割日前的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动用了约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以至于在这一年,香港的外汇储备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时战况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千帆驶尽回眸望,仍是初少年。一年多后的1999年12月6日,香港恒生指数重新突破16000点,标志着残酷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业已烟消雾散,香港人的财富保住了,香港的繁华保住了。
可以说,是中央政府的坚定承诺和实际行动帮助香港特区政府消除了“自由市场”和“市场的不自由”之间的纠结,顶住了包括香港在内的世界舆论的压力,消弭了国际炒家施加于香港金融市场的恶意攻击。
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军事立国之战,那么,1997—1998年以香港为最前线的金融保卫战,就是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首秀”。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金融安全的“立国之战”。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