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维港两岸,华人星火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意大利建筑大师、“新理性主义”理论和运动倡导者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出版的《城市建筑学》中提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
 
城市是集体记忆的所在地。阿尔多·罗西认为,一个城市的建筑,可以分为标志和母体两大类,前者是指标志性建筑,后者是指占全城80%的普通建筑。城市是由它的标志和母体组成的,后者多指城市居住建筑形态。虽然标志与建筑看似格格不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建筑的任一元素都能诠释其本身的特性,可以纳入标志范畴。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人们的集体记忆,就像记忆一样,它与物体和地点相关联。
 
1943年,在考虑修复被战火摧毁的下议院时,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发出了类似的感慨:“我们塑造我们的建筑,而后我们的建筑又重塑我们。”
 
多年来,神经学家与心理学家获得了充足的证据来支撑阿尔多·罗西和温斯顿·丘吉尔的观点。譬如,我们已经了解,建筑与城市能够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我们大脑海马区中特殊分化的细胞,能够适应我们居住空间的几何线条与排列。
 
也就是说,对一个特定城市来说,评判一座建筑是否足够伟大,是否堪称地标建筑,不能仅只考察它的高度以及形状和材料是否具有独特性,还要考察它对所处城市居民的心理暗示和行为塑造力。
 
现代意义上的深圳城建史,只有短短的40来年。它跑步进入现代化大都市的成长过程与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环环相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地标建筑不断涌现,家喻户晓。
 
1980年代蛇口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国贸大厦、上海宾馆、中英街、深圳大学、深圳火车站、华强北、大剧院;1990年代的邓小平画像、地王大厦、世界之窗、东门老街;2000年之后的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市民中心、深圳书城中心城、京基100、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华润大厦(春笋)、前海“湾区之光”摩天轮……每一座不同年代的城市地标建筑,都承载着深圳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突破和历史选择。其“行为塑造力”潜移默化地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为新老深圳人铭刻于心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深圳城市地标的特殊性在于,是以深圳市的几何中心莲花山及福田CBD为中轴线,自东向西紧贴着广义的深圳河流域北岸,即沙头角河—上游莲塘河和沙湾河—深圳河干流—深圳湾—后海和前海,面向香港新界,一字排开。
 
邓小平画像第一、二版创作者之一的陈炳林清晰地记得,有关部门要求“设计时特别要把画像面部朝向香港”。邓小平铜像安装时,同样要求面向正南方。
 
深圳城市的密集“南向”,自然也有山水形貌、土地禀赋的内在要求,但一城之建筑精华几乎全部临深圳河而立的原因不单于此。
 
1980年代初,人称“省尾国脚”的深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第一批“排头兵”,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地缘因素:一河之隔的香港,流浪了一个半世纪即将归来的游子,正处在鲜衣怒马的黄金岁月。
 
刚刚诞生的深圳何其有幸,和香港相逢在它的好景时节。
 
1841年1月25日,英军先头部队登陆香港岛上环水坑口。开埠后的近30年间,在当时眼高于顶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的眼里,轻轻松松从清政府手中抢来的香港,只是一个优秀的深水良港,是它体量庞大的远东地区殖民体系中的一个商贸支点。英国给香港的战略定位是转口贸易,转运鸦片和苦力是香港早期的核心业务。1847年,香港出口总值约22万英镑,其中鸦片出口值占比86.5%。1847年至1857年的10年间,从香港运载华人劳工前往古巴的英国航船累计达26艘,运输华人劳工超过9600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