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归德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地名密码卷 责任编辑:yezi 2022-12-30 人已围观

归德,是一处历史地名,今已消失,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新桥、后亭、步涌、沙井、辛养、东塘、沙头、大王山、塘尾、桥头、福永等社区。早在北宋时代,这里就开设了归德盐栅。北宋王存所撰的《元丰九域志》中:“东莞县有静康、大宁、东莞三盐场,海南、黄田、归德三盐栅。”这就是说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就有“归德盐栅”。北宋中期以后,由于对盐的需求增加,盐价飙升,盐产量也大增,归德盐栅因此扩张为归德盐场。南宋时,广东有十三大盐场,《宋史·食货志》载:“广州东莞、靖康等十三场,岁鬻二万四千余石,以给本路及西路之昭桂州,江南之安南军。”

明初,归德盐场管辖十三社,后增设三社,共计十六社:新桥、大步涌、冈头、涌口、附场、大田、信堡、后亭、涌头、仁堡、义堡、礼堡、智堡、鼎堡、永新、伏涌。当时,盐民所产之盐,出海有禁,另有商贩怕哨守盘查而不敢来,哨守官兵更是以巡缉为名,勒索盐民,而导致海盐堆积卖不出去。盐民的生活贫苦不堪,新安县第八任知县喻烛,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经考察民情,大力革除灶盐之害,准许盐民自煎盐斤,在归德盐场告领照票,运至茅洲内港埠头,与水客交易,哨守官兵凭票放行。虽有贤明的知县为盐民革除弊端,或者有官方优恤盐民,盐民仍然逃脱不了贫困潦倒的命运。

清康熙元年(1662)三月,清廷勒令迁界,归德盐场也在迁界之列。迁界整整七年,到了清康熙八年(1669)一月,方才准予复界,流浪的百姓才开始陆续迁回来。盐田荒芜了,迁回来的灶丁也很少,归德盐场盐课司的衙署也倾圮了,新任的盐官大使赵锡翰干脆将衙署搬走,沙井的盐业从此走向衰落。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实行改埠为纲,将盐田池漏拆毁,灌水养淡改作稻田。

很赞哦! ( )

上一篇:沙井

下一篇:新桥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