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杜玉涛:让基因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9 人已围观


▲口述者:杜玉涛
口述时间:2019年8月19日下午
口述地点: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杜玉涛
 
1977年出生于河北,毕业于丹麦奥胡斯大学人类遗传系,理学博士,生物学教授,现任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多年来,从事体细胞克隆及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6项,获得专利19项,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34篇,曾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曾先后获得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优秀女职工、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深圳是一个非常年轻、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城市。永远在路上,对于深圳而言,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时每刻都在践行的奋斗精神。在华大、在深圳这么多年,从手工克隆猪到基因测序,我一步步见证了中国科研力量在世界的崛起。人类的想象是有限的,而基因测序的未来是无限的。华大作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先行者,正在向“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梦想不断迈进。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跟随华大这艘航母,一起见证基因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杜玉涛让基因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
 

 
华大实验室墙上写着“为了祖国的荣誉”几个大字,深深地打动了我。
 
考上医学院,接触华大
 
我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耳濡目染之下,我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也可以像父母一样成为救死扶伤、受人尊敬的医生。
 
1994年,我参加高考,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唯一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发挥好,与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失之交臂,最后被公共卫生专业录取。但同时我又觉得很幸运,因为5年的本科教育生涯难忘又充实。
 
那时候,公共卫生专业的课业非常繁重,所以班里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每天,同学们都三两成群到图书馆、自习室等各个地方学习,这让我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医学基础。
 
1999年9月,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测序项目(1%)”的正式启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华大)在北京成立。为了顺利完成该项目,当时华大面向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学发出了实习邀请函,希望相关的科研人才过去实习。
 
但是那时很多学校和学生并不了解这家平地而起、在业内毫无名声的民企,对实习的回应也寥寥无几。所幸,河北医科大学教务处的老师专门派人去了华大考察,了解情况后便安排了一些学生过去实习。
 
当时,我已被保送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分子流行病学,这与基因技术研究密切相关,于是便和其他7名同学一起到华大实习。
 
初出茅庐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当时,华大位于北京空港工业区的一层楼里。虽然只有一层,但是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高规格实验室深深地震撼了我,而更打动我的,是实验室墙上的几个大字:为了祖国的荣誉。
 
刚进入华大的时候,我压根不知道什么叫人类基因组测序,对基因领域的了解还停留在生物课本的知识层面。
 
当时仪器自动化程度低,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几个实习生每天都三班倒,确保仪器24小时满负荷运转,同时还要做一些准备样本、读取仪器数据等基础工作。尽管实习期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对我来说,每一天都很新鲜并且充满挑战。利用业余时间,我自学了很多相关知识,又主动参与各个小组的工作,通过项目巩固,我在基因测序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进步飞速。
 
当时,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实验室最老的一台机器上放了一个玉米棒子,实验室的全体员工管那叫“穷棒子精神永放光芒”。那时候,实验室运营经费相当紧张,也看不到赚钱的前景,很多时候甚至还要向员工借款维持,实验室的走廊挂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某位员工捐助了多少钱。
 
但就是秉持着为中国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的理想和信念,华大在争取到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测序项目(1%)”这样一个重量级的科研项目后,拿出了克服一切困难都要做好的精神。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每天实验室里的灯火都是彻夜通明,一群怀揣梦想的实验人员沉浸在数据的海洋之中,最终于2000年6月顺利按时完成了这项研究。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