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翘首清风在翠微——我在深圳特区报社分管人事工作的探索和回顾

作者:丘盘连 来源:金风集 : 一九八一年至二〇〇六年深圳特区办报纪事 责任编辑:chen 2022-12-19 人已围观

“丘总,不认得我呀?我是深圳特区报印刷厂的职工,我们几个人都很感谢你,当年帮忙解决了家属的工作问题。”这是我调到深圳商报社工作又退休多年后,在莲花山公园散步时遇到一个中年人主动向我打招呼的情景。很快我就认出了他,并回忆起他说到的这件事。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当时分管报社的人事工作。刚接手时积案很多,要求安排家属工作便是其中之一,人事处向报社主要领导报告多次均未解决,而当时印刷厂又正好需要工人。根据当时报社的规定,工人调入调出不需经过编委会讨论,分管人事工作的社领导决定,报告第一把手即可。当时我派报社人事处了解,报社员工家属有工作能力,而员工自己又无力解决的,根据情况的不同,有的印刷厂安排,有的按照专业对口,找其他单位协商,互相安排,及时解决了部分员工的后顾之忧。上面提到的那几位职工家属,就是这期间解决的,现在连她们的名字也记不起来了。多年后在莲花山不期而遇,印刷厂的这位职工,情深意长,还要请我吃饭。“心意我领了,吃饭就免了吧!”一再婉谢,我才勉强脱身。由此也让我回忆起当年分管人事工作的一串串“趣事”。
 
“就要这个敢讲实话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特区报社各项事业如日东升,蓬勃发展,急需人才。因此,每年都到国内著名大学新闻等专业招一批优秀毕业生。先由人事处从大量求职信件中筛选出一个名单,编委会讨论初步认定。人事处带着名单,前往有关院校考察,跟求职学生一个一个面谈。人事处考察回来后,编委会召开专门会议,讨论人事处初审的名单,做最后确定。
 
1992年招进来的一批大学生中,有一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研究生,编委会讨论时就出现不同意见。前往考察的同志找他谈话时问道:“你为什么要来深圳工作?”他答道:“主要是深圳工资高,我想到那里后多挣点钱,帮助弟弟妹妹上学。”他是实话实说。负责考察的同志反映,这个人来特区的动机不纯洁,不能要。甚至编委会主要领导也有所担心,进来后会不会精力旁移?
 
“深圳工资高才有吸引力。当年市政府设计工资方案时,就考虑到深圳工资一定要比内地高,方能吸纳人才,但是要比香港低,这样就可避免港人大量拥过来购物。这个学生讲的是实在话。来深圳多拿钱供弟妹上学,很有责任心,我非常赏识他这一点。而且我详细审阅过人事处带回来的材料,他文章写得有灵气,很有文才,是我们招的这一批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这是一个人才,我坚决主张要这种敢于讲实话又有才华之人。”
 
翻开我当年的笔记本,1992年5月专门讨论人事工作的编委会上,我颇为动情地说了上面这番话。接着又有人提到,他的女朋友也在这一批招进来的大学生中(不是同一所大学)。按照报社规定,夫妻不能同在报社工作。我又做了一番解释,虽然目前是朋友,将来未必一定是夫妻。而且他的这位女朋友也是很优秀的。最后,总编辑王荣山说:“老丘分管人事工作,还是以他的意见为主,同意两个人都进来吧。”一锤定音。
 
还有一个“捡来的孩子”的故事,也挺有意思。1993年,接收大学生的工作已经结束。武汉大学一位应届毕业生却主动到报社人事处毛遂自荐。人事处副处长刘继先向我汇报说:“这个女大学生素质不错,在武汉大学全校学生演讲比赛中得过冠军。”并说,虽然是计划外,但今年进大学生的指标还有空缺,并当即带来我办公室见面。女大学生走后,我和刘继先讨论了一下,当即向区社长报告,他也同意接收。
 
以上说到的3个人,2000年以后都走上了报业集团中层领导岗位,有一个还进入《深圳特区报》编委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深圳特区报社从90年代起,非常重视在全国一些名牌大学中挑选优秀毕业生。1991年7人,1992年13人,1993年25人,1994年15人,1995年16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