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宝安文氏人物祠堂祖墓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家族记忆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1-13 人已围观
[人物]
文起南,生于元朝末年,文应麟次子,原为岭下村人,后为白石厦(石溪)文氏开村之祖。名复,字若凤,号凌霄,又号起南,别号汝鹏。曾为明初国子监太学生。他自幼抱有辟土开疆之志,不欲与兄同居,见白石厦田地膏腴,遂迁居到那里开村立业,成为白石厦文氏开村始祖。
文仲德,生于明朝年间,文应麟之孙,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字性通,明朝吏员,曾任江西赣州巡检。
文茅山,生于明初,凤凰村文氏八世祖,自小就勤励,博学多才,终生大部分时间为教,学子众多。去世后,其族人于明中期专门建成“茅山公家塾”作为文氏及村内外子弟读书之所。自从茅山公开设家塾、私塾以来,讲学授徒渐成文氏家风。此后在明清三百年间,随着文氏族人和房系的增多,有钱富有的房系亦遵效祖风,陆续修建了如拔如书室、伯元公家塾、顾三书室等专门的家塾、私塾,使得书香门第的精神在文氏后人中传承下去。
文德华,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他在福永开设书室,讲学授徒,经其教授的不少学子都考取了功名或成名,是当时一位名师宿儒。
文顾三,字际行,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生于清嘉庆末年,卒于光绪元年(1875年)。幼年饱读诗书,文才过人,从教重教。同治年间倾家财建三进三开间“顾三书室”,专心教书育人,名扬邑地。同治年间被封为四品大员朝议大夫、国学生。光绪十年(1884年)朝廷授予“爱恒堂”牌匾,以颂其功德。
文启基(1841—1894年),白石厦村人,名稳胜,字启基,含辛茹苦教子重义,慈严并用。首先领洗信仰基督教,并携二子至福永福音堂见吕威廉牧师,为本乡信奉耶稣之第一人。原配陈氏亦为早期基督女信徒。
文士弘,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生于清末,是一位才士,有文学天赋。民国中期游凤凰岩时留下诗词:“登高回首尽崆峒,前望澜洋远碧空。览胜心驰缥缈外,伤时人在乱难中。虎门隐隐烟雨飞,龙穴朦朦浪卷风。历劫江山无限恨,凤凰何处有梧桐。”并刻诗于凤凰岩“莺石点头”岩石处,至今保存尚好。
文为任,生于清末岭下村,有才学。民国初年游凤凰岩时写下诗词:“峻增千仞费攀跻,极目穹苍觉自迷。方懒几时岩岫出,山空何目凤凰栖。昂头茅岭双峰峙,放眼澜洋万壑低。诗愧笼纱羞贴壁,且从石上扫苔题。”并刻诗于凤凰岩石壁处,至今尚存。
文镐(1887—1940年),字步周,号怀西,生于清末,岭下村人。曾留学日本攻读法律,任高等法院推事。民国八年(1919年)游凤凰岩时赋诗一首:“龌龊尘寰闹未休,归田时作凤凰游。千章松盖排云绿,几点钟声出寺幽。海气楼台龙穴暮,边城鼓角虎门秋。江山破碎岩无恙,香港盈盈隔一沟。”
文敬柏,1905年生,白石厦村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抗日战争,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战士至小队长再至中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随东江纵队北撤至山东入编华东野战军,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文爱章(1926—1948年),女,1926年出生,嫁到福永怀德村。参加游击队地下工作。1948年给东宝驻香港游击队运送支援物资途中,在海上不幸遇难。
[祠堂]
文氏大宗祠位于深圳市宝安松岗街道东方社区,现存建筑主体为清中叶风格,晚清时经过修葺,祠内尚存部分明代的石作构件。三开间三进深布局,面阔13.7米,进深30.3米,占地面积415平方米。前堂大门两侧设塾台,门上石匾刻“文氏大宗祠”,门下有高大门枕石,门内有一屏风。火栋尖山式样山墙,前后出檐廊,檐板雕有花卉、人物、瑞兽图案。廊梁架结点分别用雕有动物、人物、花草的柁墩,斗状和圆斗状瓜柱,前檐柱间联以石月梁枋,石柁墩斗拱承托檩椽。山墙上有素面红砂石墀头,山墙顶为尖山式,船形正、垂脊,两次间内设耳房。天井两侧设亭台式御房。中堂硬山屋顶,船形正、垂脊,辘筒瓦覆面,琉璃瓦剪边,镬耳式山墙。中堂后部有两道加墙,当是文氏族人祭祖祈福、议理公事之处。中堂后墙两侧各有一边门通向后堂。后堂左右两侧无廊房,梁架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结点用圆斗状瓜柱,其后部设二道加墙,硬山顶,船形正脊,辘筒瓦覆面,山墙亦为镬耳式。现改建成文天祥纪念馆。
[祖墓]
文应麟墓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马山头村鲇鱼溪,清光绪年间重修,1992年由香港、深圳两地文氏后人再次修葺。墓室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上刻“元义士应麟文公墓”。
文中训夫妇墓位于福永中学后山。现墓的拜台、碑石等重修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墓碑上刻:“元显二世祖考平阳县尹中训文公、妣诰夫人文母卞氏之墓。”
文狄介墓位于凤凰岩古庙下半山腰人行道旁,面积36平方米,坐北朝南,主体为砖石结构,外墙灰砂抹面。墓主文狄介生于元代末年,卒于明代初年,为凤凰村文氏先祖。该墓为明初原葬墓,明代和民国年间曾修葺。现存墓葬虽经多次修缮,但仍保留了明代墓葬形制特点和基本布局。该墓被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发文定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文起南,生于元朝末年,文应麟次子,原为岭下村人,后为白石厦(石溪)文氏开村之祖。名复,字若凤,号凌霄,又号起南,别号汝鹏。曾为明初国子监太学生。他自幼抱有辟土开疆之志,不欲与兄同居,见白石厦田地膏腴,遂迁居到那里开村立业,成为白石厦文氏开村始祖。
文仲德,生于明朝年间,文应麟之孙,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字性通,明朝吏员,曾任江西赣州巡检。
文茅山,生于明初,凤凰村文氏八世祖,自小就勤励,博学多才,终生大部分时间为教,学子众多。去世后,其族人于明中期专门建成“茅山公家塾”作为文氏及村内外子弟读书之所。自从茅山公开设家塾、私塾以来,讲学授徒渐成文氏家风。此后在明清三百年间,随着文氏族人和房系的增多,有钱富有的房系亦遵效祖风,陆续修建了如拔如书室、伯元公家塾、顾三书室等专门的家塾、私塾,使得书香门第的精神在文氏后人中传承下去。
文德华,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他在福永开设书室,讲学授徒,经其教授的不少学子都考取了功名或成名,是当时一位名师宿儒。
文顾三,字际行,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生于清嘉庆末年,卒于光绪元年(1875年)。幼年饱读诗书,文才过人,从教重教。同治年间倾家财建三进三开间“顾三书室”,专心教书育人,名扬邑地。同治年间被封为四品大员朝议大夫、国学生。光绪十年(1884年)朝廷授予“爱恒堂”牌匾,以颂其功德。
文启基(1841—1894年),白石厦村人,名稳胜,字启基,含辛茹苦教子重义,慈严并用。首先领洗信仰基督教,并携二子至福永福音堂见吕威廉牧师,为本乡信奉耶稣之第一人。原配陈氏亦为早期基督女信徒。
文士弘,岭下村(今凤凰社区)人,生于清末,是一位才士,有文学天赋。民国中期游凤凰岩时留下诗词:“登高回首尽崆峒,前望澜洋远碧空。览胜心驰缥缈外,伤时人在乱难中。虎门隐隐烟雨飞,龙穴朦朦浪卷风。历劫江山无限恨,凤凰何处有梧桐。”并刻诗于凤凰岩“莺石点头”岩石处,至今保存尚好。
文为任,生于清末岭下村,有才学。民国初年游凤凰岩时写下诗词:“峻增千仞费攀跻,极目穹苍觉自迷。方懒几时岩岫出,山空何目凤凰栖。昂头茅岭双峰峙,放眼澜洋万壑低。诗愧笼纱羞贴壁,且从石上扫苔题。”并刻诗于凤凰岩石壁处,至今尚存。
文镐(1887—1940年),字步周,号怀西,生于清末,岭下村人。曾留学日本攻读法律,任高等法院推事。民国八年(1919年)游凤凰岩时赋诗一首:“龌龊尘寰闹未休,归田时作凤凰游。千章松盖排云绿,几点钟声出寺幽。海气楼台龙穴暮,边城鼓角虎门秋。江山破碎岩无恙,香港盈盈隔一沟。”
文敬柏,1905年生,白石厦村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抗日战争,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战士至小队长再至中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随东江纵队北撤至山东入编华东野战军,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文爱章(1926—1948年),女,1926年出生,嫁到福永怀德村。参加游击队地下工作。1948年给东宝驻香港游击队运送支援物资途中,在海上不幸遇难。
[祠堂]
文氏大宗祠位于深圳市宝安松岗街道东方社区,现存建筑主体为清中叶风格,晚清时经过修葺,祠内尚存部分明代的石作构件。三开间三进深布局,面阔13.7米,进深30.3米,占地面积415平方米。前堂大门两侧设塾台,门上石匾刻“文氏大宗祠”,门下有高大门枕石,门内有一屏风。火栋尖山式样山墙,前后出檐廊,檐板雕有花卉、人物、瑞兽图案。廊梁架结点分别用雕有动物、人物、花草的柁墩,斗状和圆斗状瓜柱,前檐柱间联以石月梁枋,石柁墩斗拱承托檩椽。山墙上有素面红砂石墀头,山墙顶为尖山式,船形正、垂脊,两次间内设耳房。天井两侧设亭台式御房。中堂硬山屋顶,船形正、垂脊,辘筒瓦覆面,琉璃瓦剪边,镬耳式山墙。中堂后部有两道加墙,当是文氏族人祭祖祈福、议理公事之处。中堂后墙两侧各有一边门通向后堂。后堂左右两侧无廊房,梁架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结点用圆斗状瓜柱,其后部设二道加墙,硬山顶,船形正脊,辘筒瓦覆面,山墙亦为镬耳式。现改建成文天祥纪念馆。
[祖墓]
文应麟墓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马山头村鲇鱼溪,清光绪年间重修,1992年由香港、深圳两地文氏后人再次修葺。墓室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上刻“元义士应麟文公墓”。
文中训夫妇墓位于福永中学后山。现墓的拜台、碑石等重修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墓碑上刻:“元显二世祖考平阳县尹中训文公、妣诰夫人文母卞氏之墓。”
文狄介墓位于凤凰岩古庙下半山腰人行道旁,面积36平方米,坐北朝南,主体为砖石结构,外墙灰砂抹面。墓主文狄介生于元代末年,卒于明代初年,为凤凰村文氏先祖。该墓为明初原葬墓,明代和民国年间曾修葺。现存墓葬虽经多次修缮,但仍保留了明代墓葬形制特点和基本布局。该墓被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发文定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