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冯冠平:在深圳走出科技成果产业化新路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6 人已围观
▲口述者:冯冠平
口述时间:2018年12月12日上午
口述地点: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4楼
冯冠平
江苏武进人,生于1946年,博士生导师,历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副主任、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始院长,现任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顾问。1985年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拥有40多项专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深圳市“市长奖”获得者,深圳市政府科技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创投界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我的工作、学习大体上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岁前在清华大学学习、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第二个阶段是50岁后来到深圳,主要是创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并且从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也就是要解决科技成果怎么转化成产品的问题。不知不觉就过去20多年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依然处处涌动着创新创造的活力。来到深圳后,我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实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以知识报国的美好梦想。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还是希望在高科技领域能为国家引进、孵化出总产值超过千亿元的项目。
冯冠平:在深圳走出科技成果产业化新路
壹
在主管科研工作期间,我发现清华大学每年都有数百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奖励或获得专利,但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能力却很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
知识是力量更是财富
1946年,我出生在常州武进,老家南宅村位于无锡和常州交界处,离阳山很近,去常州比去无锡还要远,所以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无锡人。我的求学之路并不一帆风顺,镇里好的中学没有考上,只能去一个借办在庙里的民办中学念书,这座庙在太湖边的一座山上,那些日子,我砍柴、做饭,有时还能看见山上的狼。
1964年,18岁的我离开家乡走进清华园,攻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1970年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主要是从事研究工作,我研究的领域主要是跟精密仪器和传感器有关。1987年,我们学校的一位著名院士—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张维推荐我到德国一家研究所当访问学者,这个研究所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德国人非常严谨。我去德国时,那里的同事就跟我讲,有什么idea(想法)一定要书面写下来。当时很多建议我都书面写给教授,原来也没想那么多,等我要离开研究所的时候,教授就把我叫去,告诉我在研究所工作期间,一共提了多少条建议,哪些建议已经申报了专利,哪些建议从知识产权上归我所有,已经申报的专利研究所落实后会给我补偿。在做访问学者期间我获得德国6项国家专利。离开时,教授给了我1万马克,而当时我的一个月工资才60元。所以,德国人给我上了生动的一堂课:原来知识不仅是力量,知识还是财富。
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产品
1993年,我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1994年我被任命为校长助理,主管科研工作。在主管科研工作期间,我发现清华大学每年都有数百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奖励或获得专利,但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能力却很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
1995年,我带着花了10年心血研究成功的“新型石英晶体力敏传感器”到广东召开发布会,想把这一技术推上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线。在发布会上,我做了详细的说明和演示,但现场没有一个人举牌买我的技术。为了能转让成功,我顾不得面子和损失,咬着牙把本来定好的20万元起价一降再降:15万元……10万元……8万元,直到降至5万元,依然没人举牌。想不到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是价值很高的成果,在国内降到5万元都没有人要。我当时的心情非常羞愧,恨不得地上有条缝,一头钻进去。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