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为何做冬大过年(下)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14 人已围观

既然说“做冬大过年”,深圳民间又是如何“做”的呢?
 
深圳当地习俗,冬至必须“剃头”,俗语说“耽冬耽矮(小),耽年耽富贵”(指冬至不理发,耽误来年长大;春节不理发,耽误来年富贵)。

清康熙《新安县志·风俗》记载:“十一月冬至,有事于家祠,必宰鸭为敬云。”也就是说冬至那天,到村中奉祀祖先的家祠祭拜,祭祖的祭品以鸭为敬,客家人称这天为“拜祖公节”。
 
大凡祭品一般是鸡、鱼、肉、果,有的地方还有“鸭、猫、狗肉不上神台”之说。为什么深圳过冬祭祖却“以鸭为敬”呢?经查找史料和访古问俗,方明一二。原来民间说是鸡爪锋利,带有“划破”(祖运)、“搲(剔)走”(财富)之意(所以在其他节日和红白喜事拜祭用的熟鸡,必须把双爪拗曲,藏进鸡肚里才供奉);鸭掌则蹼密、圆润,蕴含向内“纳运”“揽财”的彩头。所以俗云:“冬至劏鸭,街市鸭档抢甩手指甲。”公明楼村一带还有特别一俗——劏鸭又劏鸡,但不劏鸡公,因“劏鸡公,鸡窦(窝)空”。
 
深圳地处珠三角,河涌纵横,村民习惯养鸭。从夏收夏种买回鸭苗,养到冬至刚好长大成肥鸭。以新鲜肥鸭奉祭先人,确实为敬也。鸭子是深圳特产,不觉数百年间竟形成松岗腊鸭、公明烧鸭、西乡陈皮鸭、布吉焖芋鸭、石岩酸梅鸭、龙华笋焖鸭、观澜桂花鸭、横岗梅菜鸭、龙岗子姜鸭、坪山三杯鸭和大鹏盐水鸭(咸鸭或卤鸭)等本地名菜。久而久之,冬至食鸭沿袭为风俗。
 
除吃鸭外,吃腊味也是深圳人过冬至的特色。冬天天气寒冷干燥,家家户户做腊味,晒腊肉、腊肠、腊鸭,并为过年储存食物,而用糯米做的腊味糯米饭就是冬至那天的名食。
 
深圳过冬至,村村户户还会做茶馃,互相馈赠,共享节俗。当地的茶馃分广府和客家两种。以南头、西乡为代表的广府人在冬至前几天做“冬角”。“冬角”就是用糯米、粳米粉做成皮,内包馅料的一种小吃,馅料有咸甜两款,咸的馅是将萝卜丝、腊肉、虾米、冬菇、火腿、葱花等加盐炒熟(沥干汁水)的馅料,把皮捏成三角形状的“角仔”,用蕉叶垫底蒸熟(也可油炸)。甜的是将眉豆先煮绵烂,加葱花、盐、糖,做成半咸甜的眉豆馅“冬角”,它咸香可口,除自家品尝外,也是馈赠亲友的应节礼品。石岩、龙华、观澜、布吉、龙岗一带的客家人则习惯在冬至做“萝卜粄”。不管做“冬角”还是做“萝卜粄”,都是就地取用应节的食材。在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携夫牵子回娘家,并带去茶馃、鱼肉和水果,同娘家人一起过节,这个习俗名为“拜冬”。
 
除此之外,冬至那天还要吃红薯(不是地瓜)或芋头糖水,又长又紫的红薯寓含着日子甜甜蜜蜜、长长顺顺之意;当地方言“芋”与“富”谐音,吃了芋头羹,祈盼来年得“富头”(首富)。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