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布吉凌氏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家族记忆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1-13 人已围观
“志图远大,维系风化,扶植纲常,他日家声丕振,会观兰桂赛春芳。”布吉凌氏族人牢记这一祖训,以其行动将家风家训代代传承。在近现代180多年时间里,凌氏家族涌现了几十位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成为近现代做出卓著贡献的客家人家族,可以说是深圳诗书传家的第一大家族。
[溯源]
据2008年编修的《布吉凌氏族谱(二编)》记载,布吉凌氏为凌氏始祖“康叔”的后人,出自河间郡。深圳凌氏为凌隆祥后裔。十一世祖凌日林,自清康熙年间由嘉应州平远大柘移居新安布吉,为深圳布吉凌氏一世始祖。
凌隆祥(1250—1328年),字人杰,承德郎,乃凌尧举次子。正议大夫,考授翰林。由江西省赣州府长宁县寻乌迁往广东省惠潮兵备道嘉应州兴宁县平邑镇大柘北乡官田堡庵背龙虎墟。本族将其尊为粤东之祖。娶谢氏,继杨氏,生五子:长子百二郎、次子益(伯五郎、字九畴)、三子十一郎、四子九千、五子十郎。后裔除居嘉应州之外,另有迁入广州、高州、茂名、惠州等地。
始迁祖凌日林,康熙初年自嘉应州大柘(现梅州平远县石正村)迁居龙岗布吉老墟。娶刘氏,生五子:长子育才、次子育斌、三子育金、四子育富、五子育千。
二世祖凌育才,居住布吉一村。
二世祖凌育斌,凌日林次子,居住布吉老墟。
二世祖凌育千,凌日林五子,移居李朗。
三世祖凌彩云,凌育斌之子。
四世祖凌超瑞,凌彩云之子。生四子:长子振高、次子振猷、三子振维、四子振泰。
五世祖凌振高,凌超瑞之子,生二子,长子启莲、次子启芳。年届四十时,正值瑞士巴色会牧师韩山明在布吉李朗建立“存真书院”,这可以说是深圳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且入会可以免费在此接受系统教育。这一点对凌振高很有吸引力,他便携其弟振维、振泰及8岁的儿子启莲入会,并一同在书院学习。
六世祖凌启莲,凌振高之子,毕业于教会大学存真书院,毕业后被派往客家人密集的东梅江地区传道。生八子:长子善元、次子善昌、三子善新、四子善昭、五子善荣、六子善永、七子善安、八子善芳。
七世祖凌善元(1867—1936年),凌启莲长子,毕业于教会大学存真书院,毕业后被派往客家人密集的东梅江地区传道。生三子:道扬、达扬、继扬。
七世祖凌善昌,凌启莲次子,生于1869年,毕业于李朗神学院,一度赴檀香山经商,卒年不详。
七世祖凌善昭,凌启莲四子,生于1873年,毕业于李朗神学院,后赴华人密集地檀香山传道经商,20世纪初赴青岛经商定居。年轻时与孙中山过往甚密,因掩护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难以在广东存身,不得已携凌善永流亡至夏威夷。
七世祖凌善荣,凌启莲五子,生于1875年,经商,卒年不详。
七世祖凌善永,凌启莲六子,肄业于李朗乐育神学院,旋赴香港读会计,是中国最早一批掌握西方经济管理知识的会计师。后赴檀香山经商,回国后曾在青岛某公司、上海商务印书馆、安源煤矿从事财务管理,1945年卒于重庆。生三子:长子志扬、次子宪扬、三子惠扬。
七世祖凌善安(1881—1948年),凌启莲七子,幼年赴国外留学,归国后曾任国子监教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担任过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国立北平大学教授、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授。
七世祖凌善芳(1883—1911年),凌启莲八子,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00年修建广九铁路时任高级工程师,完成了广九铁路石龙段到深圳的测量、绘图和建筑工程工作。
[人物]
凌启莲(1842—1932年),毕业于李朗存真书院,在五华樟村、元坑、长山口、东江古竹、新安樟溪、李朗等地任教职,献身教会36年,至57岁才解职回家。凌启莲所创建的教堂有虎头山教堂(1879年)、紫金古竹“福音堂”(1883年)、新安布吉教堂(1902年)和香港新界粉岭崇谦堂(1910年)等。1910年,凌启莲定居香港新界龙跃村,不时回梓里,联亲族之情。
凌道扬(1888—2003年),凌善元长子,1912年入美国麻省农业大学,后入耶鲁大学林学院,1914年获耶鲁大学林学硕士学位,1915年与韩安等林学家上书北洋政府,倡议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同年获批。1916年被聘为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林科主任,1928年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森林系主任,1929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森林系主任。自1929年起至抗日战争前夕,他连续担任中华林学会理事长。1955年任崇基学院第二任院长等,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缔造者之一。1960年出任香港联合书院院长。凌道扬一生著述甚丰,著作有《森林学要览》《中国农业之经济状况》等,论文有《振兴林业为中国今日之急务》《大学森林教育方针之商榷》等。
凌达扬(1895—1986年),凌善元次子,1915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英文教授。1933年后历任青岛《英文明报》主编,东北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凌宏璋(1919—2009年),凌道扬长子,194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1956年获纽约布克伦理工大学电机博士学位。自1969年起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获颁荣誉教授。著有170篇学术论文,在美国享有61项专利,1969年获选为美国电子工程学会会员,1978年获颁该会埃伯斯奖(Ebers Award),被誉为 “IC (集成电路)之父”。1990年被选入马里兰大学工程革新名誉厅,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
凌宏琛(1924—?),凌道扬次子,在成都华西坝齐鲁大学医学院学医,1944年参加国民党王牌军新军远征缅甸。凌宏琛是中国八大胸外科专家之一。
凌宏焜,1927年生,凌达扬长子,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参与建设吉林松花江上“丰满水电站”。1954年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电站,凌宏焜成为1949年后中国第一批水利水电工程师。
凌贤扬(1898—1970年),凌善昭之子,1898年12月22日生。1920年在剑桥大学毕业,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1922年到北京,被选为基督教中华圣公会会长,1927年担任北京崇德中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凌贤扬拒绝为日寇服务,崇德中学被迫停办,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聘请他担任燕京大学高中部主任。1940年秋到194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西语系做兼任教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继续任崇德中学校长。1950年为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兼山东教区主教。1962年起任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1970年12月1日病故,终年72岁。
凌志扬(1903—1980年),凌善永长子,毕业于美国,曾任美国汽车公司中国总代理。
凌宪扬(1905—1958年),凌善永次子,1929年获南加州大学工商硕士学位,1930年任中国航空公司驻美特别代表,淞沪抗战期间任十九路军驻美代表,历任重庆印刷厂、上海印钞厂厂长,中国钞券印制奠基人。还任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讲师、东吴沪江联合法商学院(重庆)商学院院长、沪江大学末任校长。1946年美国贝勒及韦克法斯特两所大学分别授予凌宪扬法学博士学位。
凌惠扬(1906—1999年),凌善永三子,1936年获湘雅医院博士学位。1945年教育部授予外科副教授。历任国立中正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副院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南昌)及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教授、附属医院副院长。
凌安娜(1912—2006年),凌善永次女,1932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1937年任湖南福湘女中音乐教师,1937—1950年在长沙、香港、澳门从事钢琴教学,1951年受聘为中国儿童艺术学院少年班钢琴教师及班主任。参与儿童剧《小白兔》的音乐创作,演出成功后受到周恩来接见。
凌忍扬(1925—?),凌善永八子,美南浸信会神学院圣乐硕士,密州肯沙市大学音乐博士。曾任俄克拉荷马浸信大学浸信会神学院、旧金山金门神学院音乐教授。
凌筱瑛(1900—1983年),凌善昭次女,192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留任附属医院医师。后历任苏州博习医院、湖南沅陵宏恩医院妇产科主任,湖南省立产院院长等职。1948年任上海市卫生局专员,赴美国、瑞典、丹麦、法国考察妇幼卫生工作。回国后,受命筹办上海市立妇婴保健院及上海市助产学校,任院长及校长。1949年后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凌筱瑛毕生致力于妇幼保健事业。当时妇产医学界有“南有凌筱瑛,北有林巧稚”之说。上海市立妇婴保健院创办伊始,即开设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及妇女性病门诊,定期召开孕妇会、母亲会、儿童会,宣传普及妇女保健和育儿知识。1955年,首家开设避孕门诊,亲自指导、推广计划生育。之后又率先在医院成立新生儿科,配备专职儿科医师;首创新生儿病理室,开展新生儿尸体解剖;首办早产儿寄养室,提高早产儿成活率。还组织有关人员研制早产儿鼻胃喂管、新生儿气管插管,改进婴儿暖箱装置,改善早产儿保暖、喂养条件,提高新生儿抢救质量。
[祠堂]
凌氏宗祠位于布吉一村三巷9号,初建于康熙年间,在乾隆、道光及民国时进行过几次重修。堂号凌云堂,尊始迁新安布吉的凌日林为始祖,属梅州凌隆祥之后,是汉高支派。凌氏祠堂的建筑具有非常显著的中西合璧的特点,灰瓦白墙,西式拱形门,中式的立体灰塑,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里面是纯粹的客家风格。
很赞哦! ( )
上一篇:葵涌潘氏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