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

想去上沙住一年

作者:王国华 来源:《街巷志:拥挤的影子》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4-05-22 人已围观

每次去上沙,均见街角坐着几个中老年男人,头秃,瘦,看上去并不健壮,互相离得较远。每人面前摆着一个牌子,大大地写着“搬家”,亦有写“搬厂”的,似可说明此处人员流动频繁。大字下面还有红色小字,服务项目可齐全了:“家电维修、回收旧电器,开锁加雪种①、清洗空调、清洁卫生、疏通厕所、安装水电、拆装空调、搬运材料、打墙装修、室内涂料、防水补漏、货车搬家、水电维修”。在他们没有生意的时候,我要走过去,请他们抽一根烟,喝一杯饮料,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吾知,他们的戒备心都很强,或曰他们只知道干活,懒得讲述,这种事,不能霸王硬上弓。这很考验我的情商和应变能力,从接触他们到他们张开嘴巴,本身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我愿意尝试。

我是个作家,要写东西的。但跟上面提到的这些人聊天,我会摒弃写作思维,绝对一点说,不把他们写到作品中,让其烂在肚子里。我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而不与人分享。那些带着血迹的一个个故事和事故,蜗居于我的身体内,成为我和讲述者之间的秘密。再看别人高谈阔论其人其事,或呈现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已详知底细的我,淡然一笑,悄悄走开。

▲无论如何变换角度,我眼中的上下沙都是圆形的。

上沙村里的楼房真挤。其他城中村也很挤,楼挨着楼,所谓“握手楼”也,即一个人伸出手,可以握住另一栋楼窗户里伸出来的手。以我所见,上沙村的部分楼间距略等于无,不仅可握手,还可互相喂食,下面狭窄得仅容一个瘦子侧身走过。不知是谁在那里放一辆电单车,不小心碰到,警报凄厉地叫了两分钟。我手足无措,想去制止,又怕火上浇油,只能眼巴巴看着它哭。直到哭声止,也不见主人来。妻子看我从楼缝儿里挤出来,说,你在这里一个月都待不了的,连阳光都看不见。

我不同意,心想,要来住,最好是雨季。雨天,呆呆对着窗外那近在咫尺的一面墙,看雨水悄无声息地由上面淌下,偶被电线挡住,立刻弹跳到这面的墙上来。或者听楼上邻居吱吱嘎嘎地搬桌子、挪凳子,一个下午都不消停。或者听楼下街道上喧嚣的市声。万物皆动,唯我独静,这样的时光,虽阴暗潮湿,仍可算得上享受。

我说住在上沙,不是作茧自缚,画一个圈把自己困住。周围鲜花丛生的公园、巨大的商业综合体,皆为我所用。生活范围尤其要及于下沙。

下沙紧挨着上沙,在外人眼中,二者从未分开。人们常用词汇为“上下沙”或者“上沙下沙”。而在事主本身,似乎并不亲近。两村本来都是黄氏后人,上沙村以黄金堂为开村一世祖,福田村和香港新界油田村等地黄氏与其同属一支;下沙则奉黄默堂为一世祖,上梅林、北头村与上合村的黄氏共尊之。二位一世祖是否亲兄弟不得而知,不过两村黄姓认同他们属于同辈。历史上两村村民有过争斗。离得越近,越容易看到对方的弊病,产生心结,久难去除。此或亦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两个紧挨着的村子,仅隔一条路,名为“上下沙路”。下沙虽被放在后面,与上沙比,好像还占点上风。上沙热热闹闹更具烟火气。下沙也是几百栋农民房,路更宽一些,整体更洁净一些。城中村里,阳台少光照,晾晒衣服乃大事一桩,政府专门在一些农民楼的一楼房檐处搭上铁皮小棚子,挂上铁丝,用于集体晾晒。打量这些衣服,可见两村区别,上沙的衣架上,清洁工和外卖小哥的制服比例偏高,下沙晾晒的衣服则花样繁多,占比更高的似乎是都市白领。这些,都是一掠而过的直觉,不知是否准确。将来在此居住,闲来无事,可以高频次地数一数,也算做个统计。

▲真正的信仰不会让人压抑,而是五颜六色、愉悦身心的。

下沙文化广场上立有很多神仙像,或站或坐。有八仙、菩萨、弥勒佛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神仙。村民将其请到身边,不一定只是要他们像保镖和师爷一样护佑自己,内心里起码还有着几分敬畏。广场最靠边的位置有一个四面佛,前后左右,从哪个方向看都会跟他对脸儿。谁能逃过神的眼睛呢。暂居上沙时,遇晴好天气,就来坐一坐,补充身上的阳光,跟神仙交流交流。我定会听到他们的训导,他们定会听到我的独白。

在下沙村行走,经过两个公共活动场所,一曰“下沙社区老干部老人活动中心”,一曰“下沙青年活动中心”,门口都贴着一张纸,上书“服务对象:下沙本村村民”。深圳一向自称包容性强,“来了就是深圳人”,下沙这两张不起眼的字条,或可代表另一种真相:其实很大一部分本地人的心理优越感一直存在,他们的包容乃没办法的事,外来人口太多。有人一辈子也接触不到几个本地人,无从感受那些人的鄙视。如果我现在走过去问,我在这里住,为什么不能进去活动活动,他们一定有无数的理由。不着急,待到长居上沙时,我有的是时间来闲磨牙。我要柔韧柔韧再柔韧,在深圳扎下根的人,谁没点韧劲?想来他们平时也很少被磨。互相多磨几次,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我在上沙居住的这一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配一点音乐,高低起伏,舒缓急骤,有的欢快,有的平静,有的高亢,有的哀婉。晨光初现,上下沙的村民们在“老街坊超市”附近的一个个摊档购买白菜、空心菜、油麦菜时,我开心地看着他们,背景应该是广东音乐《步步高》;在饭馆吃饭,耳边就会响起《天空之城》主题曲;雨疾,漫天遍野回荡着《命运交响曲》;雨歇,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悠然飘过来。一万首音乐藏在我心里,对应着一万种随时变换的场景。乐声中,我行走在上下沙的街道上,不用打伞,路人的伞随时会挡在我的头顶,而我,把音乐披在他们的肩头。

 

①“加雪种”即往空调里面添加制冷剂,南方家庭常用。与“开锁”连在一起,无需逻辑,能看懂就行。


很赞哦! ( )

上一篇:平湖大围

下一篇:第一村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