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第二产业 > 工业 工业

扫码关注

打造领先的机器听觉

作者:王京生, 樊建平主编 ; 杨柳著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人工智能卷》 责任编辑:forever 2022-12-12 人已围观

智能语音交互,已经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入口,将推动新一轮全球 经济的增长。据市场和研究数据平台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报告显示, 全球智能语音市场将持续显著增长,预计到 2020 年全球语音市场规模将 达到 191.7 亿美元。

大象声科拥有独特的智能语音交互方案,集成了国际领先的回声消除、 声源定位、波束形成、混响消除、智能降噪、语音唤醒和声纹识别等核心技术,未来将在一些新的应用场景下获得很好的应用,带给用户更完美的 听觉体验。下面,大象声科董事长苗健彰将带领我们一起去领略未来与机 器听觉深度结合的医疗、教育、安防、物联网等领域会有哪些神奇的变化。
 
国家政策助推智能语音大发展
 
语音信号处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876 年贝尔发明电话。 该技术首次用声电、电声转换技术实现了远距离的语音传输。1939 年, Homer Dudley 提出并研制出第一个声码器,从此奠定了语音产生模型的 基础。这一发明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 世纪 40 年代,一种语言声学的专用仪器——语谱图仪问世了。它可以把语音的时变频谱用语图表示出来,从而得到了“可见语言”。

1948 年, 美国耶鲁大学 Haskins(哈斯金斯)实验室研制成功“语音回放机”,该仪 器可以把手工绘制在薄膜片上的语谱图自动转换成语音,并进行语音合成。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过去 受人力、时间限制的大量的语音统计分析工作,得以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 在此基础上,语音信号处理不论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技术应用方面, 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的语音识别技术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工作一直紧跟国 际水平,国家对此很重视,并把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的研究列入“863”计划, 由中科院声学所、自动化所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研究开发。其基础研究涉及 汉语语音学、听觉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变换、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 机等理论,其研究成果必将推动我国语音识别技术研究迈上新台阶。鉴于 中国未来庞大的市场,国外也非常重视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美国、新加 坡等地聚集了一批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的学者,研究 成果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因此,国内除了要加强理论研究外,更要加快从 实验室演示系统到商品的转化。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是计算机智能接口与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之一。从 目前和整个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看,语音技术应用十分广泛。语音技术包括 语音识别、说话人的鉴别和确定、语种的鉴别和确认、关键词检测和确认、 语音合成、语音编码等,但其中最具有挑战性和最富有应用前景的是语音 识别技术。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