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城市雕塑

作者:深圳百科全书编委会 来源:《深圳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yuan2428 2022-06-14 人已围观

深圳较早开展城市雕塑活动。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后,即开始从事城市雕塑建设。1983年1月,成立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20世纪80年代,建成《孺子牛》、《林则徐》、《烈士纪念碑》、《迎宾图》、《女娲补天》、《友谊泉》、《拼搏》、《山鬼》、《后羿射日》等作品。这一时期的创作强调利用历史资源,通过神话、历史人物表达早期特区建设者开拓进取、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整体上具有激昂向上的特点。1991年,深圳雕塑院正式挂牌成立,与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此后,深圳城市雕塑在规划、管理上试图在全国率先探索一条新路。1994年,《深圳经济特区城市雕塑管理规定》正式颁布实施。自此,深圳的城市雕塑逐渐走向成熟,并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规范,在风格、题材上开始了多样化的追求。代表作品有《海神波塞冬》、《联合立柱》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开始与城市的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联系,公共场所的雕塑数目增多,出现了深圳体育馆系列雕塑、儿童公园系列雕塑、四海公园雕塑以及蛇口少年文化宫雕塑等优秀城市雕塑。1997年开始,深圳城市雕塑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开始强调自己的本土文化特色,努力在更高的层次上,追求自己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1998年《深圳经济特区城市雕塑总体规划》修编完毕,并获得深圳市规划委员会通过。这一时期出现的“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深圳雕塑家作品展”等一系列学术展览,推动了雕塑的创作,也使城市雕塑出现了新的气象。位于华侨城的《都市风景线》、园岭街心公园的《深圳人的一天》、莲花山的《邓小平像》,代表了这一时期深圳城市雕塑的创作水平。东门老街系列雕塑、上步路雕塑景观示范带等城市雕塑的出现,使深圳城市雕塑开始具有自己的精神和语言方式。从2000年开始,深圳城市雕塑开始进行国际间交流,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艺术家的户外城市雕塑作品出现在深圳,深圳艺术家也开始参与国外的雕塑艺术交流活动,深圳城市雕塑国际化特色越来越突出。至2004年,深圳市城市雕塑的数量达到1200多座。

很赞哦! ( )

上一篇:2003深圳设计展

下一篇:深圳雕塑院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