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当前我国文化馆公共服务的理念与实践———以深圳群众艺术馆为例(一)
作者:刘兴范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2-09 人已围观
◎刘兴范:深圳市文化馆馆长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点和组成部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发挥着服务市民群众、提升文艺素质、优化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如何深刻理解群艺馆、文化馆的职能转变,推动群艺馆、文化馆转型发展,发挥群艺馆、文化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战略作用和示范意义,是群众文化战线需要认真思考并努力寻求科学答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认识文化馆
2003年,市群艺馆被市财政委员会明确为市级公益性文化服务单位,市财政全额拨款,馆内各项服务均免费向市民开放,从这时候起,市群艺馆就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转型期。这个转型,首先体现为观念上的转型。具体地说,就是重新认识和定位文化馆、群艺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有的科学的功能和作用。
(一)从群众视角看文化馆的职能
认识文化馆,深刻理解和定位文化馆,必须拥有一种科学、客观的群众视角。所谓群众视角,就是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文化和文艺,看待群众的发展的、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看待群众为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而提出的文化要求。只有从群众的角度,我们才能真正明白群众渴望什么;只有从群众的角度,我们才能真正认识文化馆,办好文化馆。
群众视角的核心是群众主体性。所谓群众主体性,就是“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过去,我们的文化馆虽然也提为群众服务,但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工作方式上都没有做到把群众作为主体,更多地服从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服从于自己的工作习惯,使得文化馆呈现出一种行政化的个性,缺少亲和力和凝聚力,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文化馆公益服务在理念上的升华,标志着群众视角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和实践的决定性因素。
在中央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思想指导下,服务的观念越来越为大多数文化馆所接受、采纳,很多单位都已经行动起来。继2008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后,2011年1月26日,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文化馆的免费服务行动在全国展开。
深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馆免费开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时间比较早。2003年,深圳市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就已经全部取消收费项目。200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深圳正式步入公共文化场馆公益服务“零门槛”时代。2008年,免费开放范围扩大到基层公益文化场馆。2012年2月,深圳市财政委、市文体旅游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公益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深圳各级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面步入免费开放新时代。
(二)文化馆的定位
2006年,市文体旅游局领导来深圳市群艺馆调研,提出要把群艺馆建成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全市群众文化业务指导培训中心、全市文化品牌策划培育中心。这标志着深圳群众艺术馆在自身定位上有了一个新的超越。
打造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阵地和资源优势,建成一个具有较高开放程度和服务水平的群众文化活动大本营,资源为群众所用,不断提高场馆的利用效率和免费开放水平,为实现市民文化权益提供坚实的阵地保障。打造群众文化业务指导培训中心,就是要不断提高市级文化馆对基层文化馆站的业务指导功能,通过定期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班,为基层培养业务骨干,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稳步发展。每年市群艺馆开展业务培训180000学时,培训学员120000人次。与基层文化馆站联合举办各类活动15场次,有力地带动了基层文化发展。
打造全市文化品牌培育中心,就是要提升文化馆重大活动和文化品牌的策划与实施能力,通过培育一定数量、一定门类的文化品牌,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凝聚力,发挥品牌的宣传优势和带动作用。目前,在市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市群艺馆重点承办的品牌活动有鹏城金秋文化艺术节、外来青工艺术节、深圳合唱节、周末剧场、流动文化服务系列等,这些品牌活动点与面结合、专业与业余结合、展示与服务结合,赢得了市民群众的喜爱,树立了群众艺术在市民心中的形象。
(三)文化馆的作用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个角度看,文化馆有以下四大作用和功能:
1.娱乐功能。群众进入文化馆,首先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和愉悦感。随着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与群众的文化需求相一致,文化馆就必须要为群众这种合理的文化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在这里寻找到自己的快乐与内心的满足。但是,文化馆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这个层面上,我们还要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和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积极宣扬、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给群众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正能量”,在实现市民个体的内心和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这些年,深圳群艺馆每年都会开展数百项群众参与度、满意度都很高的群众文化活动,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到艺术之美,生活之美。
2.服务功能。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文化馆站的服务功能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工作出发点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原则,处理好文化馆与群众的关系,定位好自身角色,一切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二是工作方式方法上要方便群众,要能吸引群众,要根据群众的需求、爱好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方法,做到让群众满意;三是完善内部管理,建立起以服务效能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创新发展机制,不断与时俱进,始终追随群众、服务群众。深圳群艺馆的实践表明,凡贴近群众的项目群众就喜欢,参与度就高,社会效果就好。比如我们的周末剧场,就是根据群众的需求而搭建的一个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形式的高雅艺术表演平台,各种表演艺术在这里登台亮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喜爱,至今已经演出288场,吸引观众15万人次。
3.保障功能。当前,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公共文化产品不够丰富,群众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限。文化馆、群艺馆肩负着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保障群众基层文化需求的重大使命。这个使命,在短期内不仅不可取代,反而只会加强。各级文化馆、群艺馆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为:一是保障群众有条件接触、体验先进文化成果,就近、经常、有选择地观赏各类文艺演出展览;二是保障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成为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成为群众文化的主体;三是保障群众从事文化创作实践并得到有益指导的权益。不仅要给群众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还要给他们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扩展视野、提高技艺,从而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文化馆服务理念的认同。
4.交流功能。文化馆、群艺馆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以文艺为对象、以群众参与为特征、以自娱娱人为目标的交流场所。文化馆、群艺馆的交流功能主要是指:(1)观众与文艺作品之间的交流。群众通过文艺演出、作品展览等形式近距离观赏文艺,发现艺术之美,从而获得内心的感动与精神的升华;(2)专业人员与业余群众之间的交流。通过把不同艺术爱好者组织在一起,并提供专业指导,在专业与业余之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是广泛发动群众、团结群众,提升文化馆专业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3)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交流。群众进入文化馆、群艺馆,不单单是为了看一场演出展览,也不单单是满足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与爱好,很大程度上,群众更希望以艺术为纽带,形成一个交流团体,既丰富自己的生活,也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创作力。深圳群艺馆除了开设老年大学、举办各类公益培训班,还成立了10个馆办社团,通过社团的活动推动交流。我们还对学员创作的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艺作品进行指导提高,经常开展群众文艺创造成果展览、展演,让群众在交流中展示、在交流中提高。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点和组成部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发挥着服务市民群众、提升文艺素质、优化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如何深刻理解群艺馆、文化馆的职能转变,推动群艺馆、文化馆转型发展,发挥群艺馆、文化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战略作用和示范意义,是群众文化战线需要认真思考并努力寻求科学答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认识文化馆
2003年,市群艺馆被市财政委员会明确为市级公益性文化服务单位,市财政全额拨款,馆内各项服务均免费向市民开放,从这时候起,市群艺馆就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转型期。这个转型,首先体现为观念上的转型。具体地说,就是重新认识和定位文化馆、群艺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有的科学的功能和作用。
(一)从群众视角看文化馆的职能
认识文化馆,深刻理解和定位文化馆,必须拥有一种科学、客观的群众视角。所谓群众视角,就是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文化和文艺,看待群众的发展的、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看待群众为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而提出的文化要求。只有从群众的角度,我们才能真正明白群众渴望什么;只有从群众的角度,我们才能真正认识文化馆,办好文化馆。
群众视角的核心是群众主体性。所谓群众主体性,就是“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过去,我们的文化馆虽然也提为群众服务,但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工作方式上都没有做到把群众作为主体,更多地服从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服从于自己的工作习惯,使得文化馆呈现出一种行政化的个性,缺少亲和力和凝聚力,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文化馆公益服务在理念上的升华,标志着群众视角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和实践的决定性因素。
在中央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思想指导下,服务的观念越来越为大多数文化馆所接受、采纳,很多单位都已经行动起来。继2008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后,2011年1月26日,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文化馆的免费服务行动在全国展开。
深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馆免费开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时间比较早。2003年,深圳市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就已经全部取消收费项目。200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深圳正式步入公共文化场馆公益服务“零门槛”时代。2008年,免费开放范围扩大到基层公益文化场馆。2012年2月,深圳市财政委、市文体旅游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公益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深圳各级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面步入免费开放新时代。
(二)文化馆的定位
2006年,市文体旅游局领导来深圳市群艺馆调研,提出要把群艺馆建成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全市群众文化业务指导培训中心、全市文化品牌策划培育中心。这标志着深圳群众艺术馆在自身定位上有了一个新的超越。
打造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阵地和资源优势,建成一个具有较高开放程度和服务水平的群众文化活动大本营,资源为群众所用,不断提高场馆的利用效率和免费开放水平,为实现市民文化权益提供坚实的阵地保障。打造群众文化业务指导培训中心,就是要不断提高市级文化馆对基层文化馆站的业务指导功能,通过定期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班,为基层培养业务骨干,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稳步发展。每年市群艺馆开展业务培训180000学时,培训学员120000人次。与基层文化馆站联合举办各类活动15场次,有力地带动了基层文化发展。
打造全市文化品牌培育中心,就是要提升文化馆重大活动和文化品牌的策划与实施能力,通过培育一定数量、一定门类的文化品牌,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凝聚力,发挥品牌的宣传优势和带动作用。目前,在市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市群艺馆重点承办的品牌活动有鹏城金秋文化艺术节、外来青工艺术节、深圳合唱节、周末剧场、流动文化服务系列等,这些品牌活动点与面结合、专业与业余结合、展示与服务结合,赢得了市民群众的喜爱,树立了群众艺术在市民心中的形象。
(三)文化馆的作用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个角度看,文化馆有以下四大作用和功能:
1.娱乐功能。群众进入文化馆,首先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和愉悦感。随着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与群众的文化需求相一致,文化馆就必须要为群众这种合理的文化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在这里寻找到自己的快乐与内心的满足。但是,文化馆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这个层面上,我们还要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和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积极宣扬、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给群众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正能量”,在实现市民个体的内心和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这些年,深圳群艺馆每年都会开展数百项群众参与度、满意度都很高的群众文化活动,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到艺术之美,生活之美。
2.服务功能。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文化馆站的服务功能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工作出发点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原则,处理好文化馆与群众的关系,定位好自身角色,一切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二是工作方式方法上要方便群众,要能吸引群众,要根据群众的需求、爱好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方法,做到让群众满意;三是完善内部管理,建立起以服务效能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创新发展机制,不断与时俱进,始终追随群众、服务群众。深圳群艺馆的实践表明,凡贴近群众的项目群众就喜欢,参与度就高,社会效果就好。比如我们的周末剧场,就是根据群众的需求而搭建的一个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形式的高雅艺术表演平台,各种表演艺术在这里登台亮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喜爱,至今已经演出288场,吸引观众15万人次。
3.保障功能。当前,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公共文化产品不够丰富,群众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限。文化馆、群艺馆肩负着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保障群众基层文化需求的重大使命。这个使命,在短期内不仅不可取代,反而只会加强。各级文化馆、群艺馆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为:一是保障群众有条件接触、体验先进文化成果,就近、经常、有选择地观赏各类文艺演出展览;二是保障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成为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成为群众文化的主体;三是保障群众从事文化创作实践并得到有益指导的权益。不仅要给群众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还要给他们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扩展视野、提高技艺,从而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文化馆服务理念的认同。
4.交流功能。文化馆、群艺馆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以文艺为对象、以群众参与为特征、以自娱娱人为目标的交流场所。文化馆、群艺馆的交流功能主要是指:(1)观众与文艺作品之间的交流。群众通过文艺演出、作品展览等形式近距离观赏文艺,发现艺术之美,从而获得内心的感动与精神的升华;(2)专业人员与业余群众之间的交流。通过把不同艺术爱好者组织在一起,并提供专业指导,在专业与业余之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是广泛发动群众、团结群众,提升文化馆专业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3)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交流。群众进入文化馆、群艺馆,不单单是为了看一场演出展览,也不单单是满足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与爱好,很大程度上,群众更希望以艺术为纽带,形成一个交流团体,既丰富自己的生活,也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创作力。深圳群艺馆除了开设老年大学、举办各类公益培训班,还成立了10个馆办社团,通过社团的活动推动交流。我们还对学员创作的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艺作品进行指导提高,经常开展群众文艺创造成果展览、展演,让群众在交流中展示、在交流中提高。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