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打工诗歌的早期表达
作者:刘洪霞 来源:《深圳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学的崛起》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20 人已围观
谢湘南早期的诗歌,写于20世纪90年代,诗人从农村来到城市. 居无定所,一边打工,一边进行诗歌创作,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的是打工文学的特质。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农民工浩浩荡荡地进城,谢湘南也加入农民工进城的大军。中国的社会阶层在悄悄地发生转移,谢湘南也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敏锐的观察、痛苦的思考以及勤奋的写作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从一名打工者转变为媒体人。谢湘南的诗歌以打工文学的姿态进入读者的视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零点的搬运工》《吃甘蔗》《呼吸》《深圳早餐》《我就站在打卡的队列中》《没有一座城市像这样一座城市》《凌晨五点的图书馆》等。
三十年前的谢湘南为什么会在中国诗坛脱颖而出?他无非是把打工生活的本真,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甚至让人看不出他艺术加工的痕迹,所以才能打动读者,震惊诗坛。他的诗歌创作实际上记录的是时代的声音,城市的发展,融进了个人的经验和情感。所以,在经历了朦胧诗、第三代诗歌和新生代诗歌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坛一片寂静的状态下,打工诗歌以穿透人心的力量闪亮登场。谢湘南的《零点的搬运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理所当然地成为打工诗歌的代表。
有人睡眠
有人拿灵魂撞生命的钟有人游走
有人遥望月球而哭泣
时间滑过塔吊飞作重击地心的桩声
一切都是新的连同波黑的静默
不需叉车歌声高过高楼
搬运工寻找动词,鲜活的
鲤鱼,钢筋水泥铸造的灯笼
照亮孤独和自己,工卡上的
黑色,搬运工擦亮的一块玻璃迎接
黎明和太阳
如今重新读《零点的搬运工》,仍旧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扑面而来的气息,改革开放的大潮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在深圳的城市建设时期,有无数的"零点的搬运工"在"拿灵魂撞生命的钟",也有无数的“零点的搬运工”在用“擦亮的一块玻璃迎接黎明和太阳”。打工者以生命体验介入的方式介入了城市的发展。当年做搬运工的年轻的诗人谢湘南,在午夜零点的思考中,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象到,这首诗歌未来将成为打工诗歌史中的经典作品。谢晓霞曾讨论过谢湘南的诗歌,她认为:“谢湘南的诗作为90年代以来的都市诗的一部分,诗人以他的诗意的敏感给我们捕捉和描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展示了一批新的都市欲望主体的漂泊、孤独和无所皈依,而叙事手法的运用是这一切得以展开的诗学基础。”
谢湘南从20世纪90年代创作诗歌至今,现在的创作题材与早期的诗歌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他早期的诗歌在今天看来更具有历史意义。创作于1997年2月20日清晨的诗歌《深圳早餐》,也是诗人早期创作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和《零点的搬运工》恰好构成打工者一整天的工作场面与精神历程,这两首诗歌有了互文的效果。谢湘南说:"那时我在深圳上沙村的一个五金电子厂做工,刚下了晚班,在街头简单地吃过早餐回到宿舍。当我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习惯性地开始了我不平静的诗歌练习,我把这种生活的压抑、情绪的波澜与沉痛全都倾注到这首诗里。”
作为一名“零点的搬运工”,结束了整晚的工作时,在早餐时间想到的是念青唐古拉山、马里亚纳海沟、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而眼前的现实却是炒米粉、白菜汤、打工妹与垃圾装运车,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就如同黑夜与白天永远不能相交,诗人所能做到的,只有祈祷能拥有睡眠,这是一个多么卑微的要求。因此,一个在大时代面前苦闷却拥有理想的青年工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城市早期建设的历史也因此而展示出来。
除了关注自己作为打工者的精神状态,谢湘南早期的打工诗歌对打工者这一群体同样投去了悲悯的目光。这是他最熟悉的人群,就工作、生活在自己的身边。他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叙事的方式写进他的诗歌,给予这个群体深切的关注。例如《一起工伤事故的调查报告》《沙嘴工业区112栋6楼》《在福田》等诗篇都是对打工群体的书写。“据说/她的手经常被机器烫出泡/据说/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二小时/据说事发后她/没哭也没/喊叫她握着手指/走/事发当时无人/目 睹 现 场。"(《一起工伤事故的调查报告》)谢湘南的诗歌的叙事性是非常强的,这种类似于白描的手法,没有浪漫主义的修饰,也没有神秘主义的暗示,直接赤裸裸地呈现,却有震撼的力量,因为这就是诗人亲眼所见的赤裸裸的事实,他无非是直接呈现在诗里,呈现给读者。
随着打工时代的结束,谢湘南的诗歌创作开始关注更多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现象,他的写作视野也越来越开阔。然而,他的早期打工诗歌的创作,无论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整个诗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他留下了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录与观察,在今天看来,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资料:
谢晓霞 :《都市的震颤与疼痛—论谢湘南的都市诗》,《名作欣赏》,2013 年第 6 期。
三十年前的谢湘南为什么会在中国诗坛脱颖而出?他无非是把打工生活的本真,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甚至让人看不出他艺术加工的痕迹,所以才能打动读者,震惊诗坛。他的诗歌创作实际上记录的是时代的声音,城市的发展,融进了个人的经验和情感。所以,在经历了朦胧诗、第三代诗歌和新生代诗歌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坛一片寂静的状态下,打工诗歌以穿透人心的力量闪亮登场。谢湘南的《零点的搬运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理所当然地成为打工诗歌的代表。
有人睡眠
有人拿灵魂撞生命的钟有人游走
有人遥望月球而哭泣
时间滑过塔吊飞作重击地心的桩声
一切都是新的连同波黑的静默
不需叉车歌声高过高楼
搬运工寻找动词,鲜活的
鲤鱼,钢筋水泥铸造的灯笼
照亮孤独和自己,工卡上的
黑色,搬运工擦亮的一块玻璃迎接
黎明和太阳
如今重新读《零点的搬运工》,仍旧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扑面而来的气息,改革开放的大潮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在深圳的城市建设时期,有无数的"零点的搬运工"在"拿灵魂撞生命的钟",也有无数的“零点的搬运工”在用“擦亮的一块玻璃迎接黎明和太阳”。打工者以生命体验介入的方式介入了城市的发展。当年做搬运工的年轻的诗人谢湘南,在午夜零点的思考中,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象到,这首诗歌未来将成为打工诗歌史中的经典作品。谢晓霞曾讨论过谢湘南的诗歌,她认为:“谢湘南的诗作为90年代以来的都市诗的一部分,诗人以他的诗意的敏感给我们捕捉和描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展示了一批新的都市欲望主体的漂泊、孤独和无所皈依,而叙事手法的运用是这一切得以展开的诗学基础。”
谢湘南从20世纪90年代创作诗歌至今,现在的创作题材与早期的诗歌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他早期的诗歌在今天看来更具有历史意义。创作于1997年2月20日清晨的诗歌《深圳早餐》,也是诗人早期创作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和《零点的搬运工》恰好构成打工者一整天的工作场面与精神历程,这两首诗歌有了互文的效果。谢湘南说:"那时我在深圳上沙村的一个五金电子厂做工,刚下了晚班,在街头简单地吃过早餐回到宿舍。当我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习惯性地开始了我不平静的诗歌练习,我把这种生活的压抑、情绪的波澜与沉痛全都倾注到这首诗里。”
我想到念青唐古拉山上的鱼骨和马里亚纳海沟的黑炭
我拖着疲倦的躯体走出工厂大门看一轮太阳
升起然后花一枚镍币买一碟炒米粉和一勺子白菜汤
我咀嚼匆匆行走的上班男女的脚步与垃圾装运车
和送早报的摩托擦肩而过
我双眼布满血丝大脑残留着昨夜的清风和打工妹
的嬉笑,身边是红树林是候鸟的住地是苍雾的
海是冒烟的工厂是高速公路是疾驶的汽车的尖叫
我想起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艾伦·金斯堡的《嚎叫》
拧开收音机此刻没有广告和流行乐
......
我听到炒米粉和白菜汤在胃里
蠕动,晚安!我的老板,我的白天我的黑夜
我千百次地祈祷进入梦乡
我拖着疲倦的躯体走出工厂大门看一轮太阳
升起然后花一枚镍币买一碟炒米粉和一勺子白菜汤
我咀嚼匆匆行走的上班男女的脚步与垃圾装运车
和送早报的摩托擦肩而过
我双眼布满血丝大脑残留着昨夜的清风和打工妹
的嬉笑,身边是红树林是候鸟的住地是苍雾的
海是冒烟的工厂是高速公路是疾驶的汽车的尖叫
我想起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艾伦·金斯堡的《嚎叫》
拧开收音机此刻没有广告和流行乐
......
我听到炒米粉和白菜汤在胃里
蠕动,晚安!我的老板,我的白天我的黑夜
我千百次地祈祷进入梦乡
作为一名“零点的搬运工”,结束了整晚的工作时,在早餐时间想到的是念青唐古拉山、马里亚纳海沟、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而眼前的现实却是炒米粉、白菜汤、打工妹与垃圾装运车,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就如同黑夜与白天永远不能相交,诗人所能做到的,只有祈祷能拥有睡眠,这是一个多么卑微的要求。因此,一个在大时代面前苦闷却拥有理想的青年工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城市早期建设的历史也因此而展示出来。
除了关注自己作为打工者的精神状态,谢湘南早期的打工诗歌对打工者这一群体同样投去了悲悯的目光。这是他最熟悉的人群,就工作、生活在自己的身边。他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叙事的方式写进他的诗歌,给予这个群体深切的关注。例如《一起工伤事故的调查报告》《沙嘴工业区112栋6楼》《在福田》等诗篇都是对打工群体的书写。“据说/她的手经常被机器烫出泡/据说/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二小时/据说事发后她/没哭也没/喊叫她握着手指/走/事发当时无人/目 睹 现 场。"(《一起工伤事故的调查报告》)谢湘南的诗歌的叙事性是非常强的,这种类似于白描的手法,没有浪漫主义的修饰,也没有神秘主义的暗示,直接赤裸裸地呈现,却有震撼的力量,因为这就是诗人亲眼所见的赤裸裸的事实,他无非是直接呈现在诗里,呈现给读者。
随着打工时代的结束,谢湘南的诗歌创作开始关注更多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现象,他的写作视野也越来越开阔。然而,他的早期打工诗歌的创作,无论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整个诗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他留下了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录与观察,在今天看来,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资料:
谢晓霞 :《都市的震颤与疼痛—论谢湘南的都市诗》,《名作欣赏》,2013 年第 6 期。
很赞哦! ( )
上一篇:新工人阶级的城市体
下一篇:与诗歌民刊的相互见证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