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

扫码关注

一只“禾花雀”的故事

作者:杨柳 来源:《为发展而谋》 责任编辑:Gangan 2024-10-16 人已围观

深圳先进院成立之初,深圳市领导对其寄予厚望,更对先进院加速推动成果转化翘首以盼。参与先进院创始的班子成员,至今都忘不了一只“禾花雀”的故事。
 
当年,分管科技工作的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是务实而富有远见的典型代表。2006年6月的一天,刘应力去蛇口检查先进院的筹建工作,他坐在一进门的长沙发上,微笑着对樊建平和白建原说:“今年年底,你们要交出一只活的禾花雀来,如果交不出活的禾花雀,你们所有的活儿都是白干。”
 
就这样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实际上蕴含着他对先进院的无限期待。白建原陷入了回忆:“禾花雀是一种小型鸟,虽然它很小,但是五脏俱全。樊建平和我都知道,刘市长是希望我们先进院能够做出对工业有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术论文上。”
 
为了交出这只“禾花雀”,樊建平与白建原带着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做调研,走访周边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2006年7月,深圳市新松机器人公司总经理黄孝明正准备投标港口集装箱消毒的机器人项目,但在技术方面还有一些难点有待解决。于是,慕名前来先进院,双方商洽后决定联合投标。由于合作研制的机器人方案技术优势明显,在竞投价格高出许多的情况下仍脱颖而出。9月初开始,双方进行了紧张的技术开发合作,新松创新研发了多关节联动机器人,先进院的研究人员对光电识别、超声波探测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测试。一个月内,港口集装箱消毒机器人横空出世。在2006年10月下旬的高交会上,深圳先进院凭借这款消毒机器人一举夺得高交会优秀产品奖,并在11月应用于盐田港码头,获得了经济成效。
 
“9月22日先进院正式成立,当时这款机器人还停留在图纸上,没想到在高交会上就看见了实物展示,这真是深圳速度!”一位科技界官员如此赞叹。
 
其实,“深圳速度”还体现在项目立项、管理等方面。筹建半年内,先进院在中科院的助力下,就有14个项目立项,申请国家“863”计划项目12项,粤港合作项目主申请4项、参与申请4项。同年7月31日,樊建平牵头中科院系统的5个单位与华中科技大学开展跨所交叉研究,召开光电互联技术交流研讨会,准备联合申请国家基金重大项目。8月中旬,受日本名古屋经济发展厅的邀请,该院考察团赴日对名古屋地区的信息技术产业进行考察,并就联合共建软件工程标准化研究中心达成意向。2006年秋天,樊建平率队拿下科技部的第一个“863”计划项目——华南高性能计算与数据模拟网格节点,给予年轻研究员们极大的鼓舞。
 
2006年底,刘应力对先进院交出的港口集装箱消毒机器人这只“活的禾花雀”表示满意。深圳市政府对先进院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第二笔800万元拨款也按计划到位了,先进院的筹备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深圳先进院不仅在中科院党组要求的“边招聘、边科研、边建设”的“三边”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很重要的“边产业化”一环,也埋下了注重成果产业化的文化基因,不论考核体系还是团队建设,都会兼顾产业化的工作内容。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