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

扫码关注

探索“ETS”的发展路径

作者:杨柳 来源:《为发展而谋》 责任编辑:Gangan 2024-10-16 人已围观

通过多年实践,深圳先进院探索出的“ETS”发展路径是从提升生产制造的工程能力向核心技术研发、基础科学延伸拓展的必要手段。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圳先进院每个研发团队都会配备一定比例的工程师队伍,研究员与工程师一起攻关,显著地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这是深圳先进院与传统科研机构最大的特色和优势。
 
李剑平于山东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又在香港浸会大学高级光学仪器研究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并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2016年他加入深圳先进院,担任光电工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
 
李剑平于2020年申请从研究员序列调整到工程师序列,并被评为正高级工程师。他说:“集成所2021年横向经费3000万元,全院排第一,靠的是工程师团队的支撑和交付,集成所里倡导工程师文化,年度‘所长创新奖’里还设有专门的‘工程师奖励’。虽然在先进院队伍中工程师占比并不多,但发挥的作用并不小,因此工程师们特别理解团队精神。”
 
2017年,李剑平作为创始人创办深圳市趣方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先进光电科学仪器产业化,先后推出浮游植物成像流式细胞分析仪和水下浮游生物成像仪,并交付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使用。李剑平创业团队和研究团队组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先后获得2021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二等奖、深圳赛区特等奖,2020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三等奖。产品有效支撑了厦门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国家海洋环境安全提供专项保障。
 
像李剑平这样对先进院工程师文化赞不绝口的科学家不在少数。先进院不仅在人才队伍配置上加强工程师队伍的建设,而且在制度上也向产业化项目倾斜。根据先进院绩效考核体制,对国家纵向项目、深圳地方项目、产业化合作项目按照1∶1.2∶1.5的比重进行绩效统计,把企业合作项目经费的10%直接奖励给开发团队。通过资本运作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将投资企业分红和专利售卖形成收益的50%直接奖励给科研人员。
 
这些体制机制的设立不仅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同时能有力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显然,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机制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
 
先进院对新兴产业的孵化可谓不遗余力,对深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功不可没。以机器人产业为例,深圳先进院从2006年开始抢先布局,围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共享核心技术模块与供应链资源,开展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随着人机交互、人工智能、视觉伺服等技术不断提升和需求持续增加,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核心零部件(上游)、系统集成(中游)、整机制造与应用(下游)等环节存在千亿市场规模的“蓝海”。为了引领产业发展的应用体系,深圳先进院与商汤等近50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企业共同研发共有专利103个,牵头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机器人产业协会以及产业联盟,推动深圳机器人产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5亿元发展至2021年的超1500亿元,深圳市机器人产业企业总数达945家,先后获得17项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以及吴文俊人工智能奖。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