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美食一种(三)

作者:王国华 来源:《街巷志:拥挤的影子》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4-07-03 人已围观

事先点好的烧烤,比如串烧鸡脆骨,已经端上桌。一根根亮晶晶的铁签子上,散发着孜然味道的脆骨,偶尔闪出一点光。此时可先小酌一杯。所有的海南椰子鸡店都会准备足够的配菜,拌牛腱、酱黄瓜、凉拌藕片等。嘴里垫一点酒味,接着开始喝汤。味道清甜,用小勺舀出来,一下一下地慢慢品,个个文雅。想不文雅都不行,稍快就烫嘴。椰汁的味道很浓。食客仿佛来到了海南的椰林中,在大而稀疏的叶子下漫步。这也许是和海南的唯一连接点。深圳的海南椰子鸡与海南关系不大,恰如扬州炒饭跟扬州关系不大。这就对了。本地化,就是要去掉太浓的异域风情。若真像泰国菜、印度菜那样,一听就遥不可及,偶尔尝个鲜还可以,不可能天天排队去吃。海南椰子鸡若带强烈的海南气味,排他性自然增强,如何能在深圳开出两千家店面,差不多每平方公里一个。

煮好的鸡肉、竹笙、马蹄等陆续捞出来,蘸着调料吃。马蹄清脆,竹笙软脆。鸡肉很紧实,有嚼劲。蘸料逼出了它含蓄的香。但小米辣也能把食客辣出鼻涕来,必备手纸。可以盛一小碗煲仔饭,用以解辣,中和一下。煲仔饭这种地道的广东本土食物,被毫无违和感地纳入进来,成为海南椰子鸡的必配主食。一个黑黑的砂锅,要垫着湿毛巾打开盖子。我曾想,进行一下技术改造应该不难,不就是安个不烫手的把手吗?后想,被改进的东西太多了,适当保留一点原始的东西,似乎也不为过。眼见服务生敏捷地揭开锅,铲子在里面飞快地铲、拌,一反手,碗里装了一半饭,再一反手,一片焦黄的锅巴盖在上面,油汪汪的,夹起来吃,不腻,配上店家赠送的客家酸萝卜,又脆又香,就是有点费腮帮子。

鸡肉、竹笙、马蹄,看着不多,吃起来很容易饱腹。这是许多南方食物的特点。北方菜馆盆大碗大,给人豪放之感。南方饭店碗小碟小,有点小鼻子小眼,其实不但能吃好,照样可饱。无论南北,都暗合了某种规律,都懂得人情世故。

吃完第一茬,汤更浓了。准备下其他配菜之前,盛出一碗汤继续喝,这碗汤比前一碗更具真实感,更成熟。可以小小地感悟一下人生。喝得差不多了,服务生过来添汤,有时添白开水,有时应要求添加椰青水。再烧开后,腐竹、小白菜、鲜冬菇、淮山、冻豆腐、海带结、香芋片等一拥而上。如果人不多,这些就足够了。

有些大肚汉,几个回合后腹内若还有空间,可以下一些米粉、河粉之类。雪白的粉在浓郁的汤汁中翻几个个儿,捞出来,就着调料吃。与街头饭馆里的炒河粉、炒米粉比,更清新一些。

据说海南椰子鸡在深圳的流行、做大,源于三十多年前罗湖区一个华侨店主的尝试,有很强的偶然性。估计他当时也想不到今天会普及成这个样子。不过这倒符合深圳特质。野蛮生长阶段,总有一些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些在深圳渐渐成型的地方美食,将来是否有可能借深圳之名走向四面八方甚至海外?也许吧。但无论何时,也不用改名为“深圳椰子鸡”。深圳只是想挣钱,那些虚名,要不要都无所谓。
 


很赞哦! ( )

上一篇:深圳美食一种(二)

下一篇:返回列表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