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美食一种(二)

作者:王国华 来源:《街巷志:拥挤的影子》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4-07-03 人已围观

我吃过多次海南椰子鸡。

进得店来,见桌上只备调料四种:切成片状的小米辣;沙姜碎,沙姜实类生姜,有一股古怪的香味,微辣,乃南方调味品之灵魂,有它在场,其余甘为配角;特制酱油,不怎么咸,稍甜;小青柠,算盘珠大小,碧绿,身上横划一刀,如伤口。等待上菜时,舀小米辣、沙姜各两勺,倒入酱油碟。捏起一粒青柠,挤汁水入碟。搅拌。四种调料,酸甜辣咸齐备,皆原生态,暗合了深圳人对养生的信仰。

所谓椰子鸡,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椰子鸡火锅,底料为椰青水。我在一家椰子鸡店的停车场附近,看到两座小山般的青椰壳,心想,都扔到垃圾场多可惜,若将这些坚硬的家伙制作成工艺品出售,既给艺术家和手艺人们找点活儿干,又能废物利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服务生端上锅来,点火,盖锅盖。五六分钟后,水开,将事先点好的三件套:鸡肉、竹笙、马蹄一股脑倒入锅内,再盖上盖。粤地居民对鸡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新移民又不排斥,遂成深圳肉类最大公约数之一。广东人吃东西,讲究一个“鲜”字。常态下,吃鱼讲究鲜,吃海货讲究鲜,这些都没问题,但他们的白切鸡,还带着血丝就端上桌来,所为何来?莫非是茹毛饮血的遗风?一问,要的就是这个鲜劲儿。此地濡湿,多年前一直是罪犯流放的烟瘴之地。食物放不住,易腐烂,食之中毒。“鲜”是拒绝浓油赤酱和大咸大辣的,以免掩盖其腐败真相,归根结底还是自保手段。现代移民已无此需求,将鸡放在锅里煮,就解决了这个尴尬问题。竹笙,又名竹荪,真菌之一种,煮熟后,呈网状,或以微缩渔网比拟。据称是贵重食材,“草八珍”之一。营养固然重要,对我这个食客来说,口感好才是说不出口的终极原因,绵软而松脆,有嚼头。我在北京流连期间,各个街头小店都赠送一碟小咸菜,切成丝,口感细腻,很下饭。若不是“丝”,而是“块”,同一种食品就导致不同判断。马蹄者,荸荠也,圆形,削皮后,白如玉,可生吃可熟吃,有降火功效。南方人对“上火”有着天然的警惕。与一个客家妹子去河南饭馆,上来几张饼,就着牛肉吃,妹子问,这饼看上去好干,会不会上火?对“上火”(有时称为“热气”)的排斥,渐渐由土著影响到了多数外来人,亦成深圳生活中的一种普适价值。

七八分钟后,掀开锅盖,雪白的一锅。鸡、竹笙、马蹄,三白统一成一白,间以几片椰肉片,也白。此时别急着捞干货,先盛出一小碗汤来。汤也不能立即喝,与过桥米线的汤一样,上面漂着星星点点的油花,呈人畜无害状,实则热度极高。不解风情的,被它无辜表情迷惑,“吭哧”就是一口,舌尖顿时烫得像被刀割一样疼。真正的吃家都会先晾一会儿。
 


很赞哦! ( )

上一篇:深圳美食一种(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