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厚重的记忆:承载历史的沧桑(招商街道)
作者:本书编委会 来源:发现另一个深圳 : 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南山) 责任编辑:manman 2024-12-31 人已围观
如果有人说深圳是没有历史的“文化沙漠”,那他应该没有来过南山、没有来过招商街道。宋少帝陵、天后宫、左炮台、赤湾烟墩,无一不在讲述着如烟的往事,构筑着这片土地的沧桑记忆。
一座传承“不屈的气节”的帝王陵墓。宋元之交,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横扫亚欧,席卷华夏。在元军紧逼追杀下,文天祥在伶仃洋畔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从容壮烈,被俘后更是高呼“天地有正气”,坚持不屈。在岭南大地的崖山,奄奄一息的南宋王朝仍在誓死抗争。传说宋少帝殉海后,有一天赤湾的海面上空一群大雁锁定一个位置盘旋而飞,平时从来没有这种现象,人们觉得奇怪,随后在这片海面发现身穿黄袍的宋少帝遗体,后将其葬于小南山下。宋少帝陵的始建年代已无可考,这座广东唯一的一座帝王陵墓,不仅是这片土地的护佑者,更是当年义士们民族气节的传承者。
▲宋少帝陵
一座诉说“悲壮的抗争”的炮台。清康熙版《新安县志·防省志》曾记载官兵在此抗击海盗的事件:“(明嘉靖)三十年,海寇何亚八率彝人入寇东莞所,千户万里守南山烟墩(今赤湾烟墩),遇贼战死。后指挥使李茂材率官兵剿之。”到了近代,英国称霸全球,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在布防珠江口时重修赤湾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穿鼻洋、伶仃洋和深圳湾多次抗击英军。如今,左炮台和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铜像共同矗立在深圳湾畔,面朝大海,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抗争的悲壮和探索的艰辛。
▲赤湾左炮台
一座守望“民间的信仰”的天后宫。天后,又称天妃、天上圣母,民间俗称妈祖,是中国沿海百姓共同信奉的“中华海神”。天后行祠,遍布沿海各地。其中有一座规模宏大、殿宇巍峨的庙宇,坐落于赤湾村旁小南山下,它就是被誉为清代“新安八景”之首的赤湾天后宫。在此举行的“辞沙”祭妈祖大典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辞沙”大典形成于明永乐八年(1410 年),是赤湾天后庙独有的祭祀仪典,也是一项汉族传统民俗,更是中国海神祭祀的重要文化遗产。所谓“辞沙”,即辞别沙滩,投入茫茫大海,去开辟生产或国事的新领域,是古代人们在航海远行前举办的告别沙滩仪式。从明代开始,凡在赤湾过往的渔民或出使各国的朝廷官员都要停船靠岸,到天后庙进香,以大礼祭祀。后来,“辞沙”成为经赤湾出海者启航前的隆重仪式的专称。在明代,郑和的副帅张源正是在赤湾天后宫虔诚下跪,祈求妈祖的护佑,随后登上宝船,扬帆而去。此后,历经多次重修添建,赤湾天后宫的规模越来越大。20 世纪 90 年代,南山区对天后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恢复其历史原貌,并于 1997 年成立天后博物馆。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出海远航不再凶险,人们也不再需要依赖各种“神秘力量”。不过,“辞沙”祭妈祖习俗仍传承至今,这种民间信仰不仅是加强海内外华人华侨团结的重要纽带,更传承着超越时代的真、善、美永恒精神。
▲天后古庙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