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逃港

作者:张雄文 来源:《潮卷南海——深圳风雨一百年》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05 人已围观


方苞还没来得及松口气,1976 年 10 月“文革”结束后,偷渡又渐渐开始升温。1979 年,更像搭坐了直升机,达到了新的高潮。

1979 年元旦前后,几千名基层干部和农民借政策的松动,喜气洋洋开船到香港探亲,结果“黄鹤一去不复返”,留在了那边。一时间,许多人羡慕不已,暗暗等待自己行动的时机。5 月 6 日,一个“开放深圳边防禁区,允许老百姓自由进出香港”的谣言,像疾风卷落叶,忽然传了开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人人面有喜色,奔走相告。边境线很快便聚集了两万多人,随时都会像汹涌的洪水一样穿堤而去。

已是深圳市委副书记的方苞闻报,心急如焚,和其他负责人紧急碰头后,出动全市的党政军警,赶到边境线宣传、劝阻、拦截、清查。忙了一整天,总算挡住了绝大多数人,仅有几百人逃出。但被挡住的群众不死心,一二十人一股,长年不断,千方百计向对岸逃奔而去。年底一统计,宝安县参与外逃行动者 84965 人,成功者达 31969 人。

想起当年上级当面交代的任务,方苞有些懊恼,一个人闷坐房中,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老百姓何以不顾性命危险,想方设法,百折不挠地外逃?方苞让人找来了深圳河两岸农村十年发展变化的资料,做了仔细对比,终于解开了谜团。

他先比较了两个具体的村庄,很是吃惊。罗芳村是宝安境内收入算高的村,别的村平素说起它来,眼里满是羡慕,1966 年人均收入 100 多元,1978 年人均收入 1276 元。但与对岸的新界农民相比,则算是小巫见大巫了。新界农民 1966 年人均收入约 1400 港元(约折合人民币 448元),相当于罗芳村同期的 4 倍多;1978 年人均收入约 13000 港元(约折合人民币 4300 元),相当于罗芳村同期的 3 倍多。巧合的是,新界也有一个罗芳村,村民都是从宝安罗芳村陆陆续续逃过去的。他们难忘故土,仍然将自己居住之地叫罗芳村。逃过了一条河,收入便有了天壤之别。

浏览一组组数据,方苞异常痛心。宝安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1950 年至 1965 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 5.1%;但 1967 年至 1978 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只增长 1.4%,全县有 447 个生产队吃保护线口粮。全县 1966 年农民人均收入 108 元,1978 年提高到 134 元,年均增长 2%,但新界农民的人均收入同期年均增长为 80%。全县渔蚝民的生活也很困难,渔蚝产品从 1963 年提价 30% 以后,便像坚硬的石头,再也没有提升过,生产资料价格却成倍猛涨,许多家庭入不敷出。

方苞和县委一班人找到了偷渡成为顽疾的原因:香港没有计划经济和阶级斗争,而是心无旁骛,抓住了国际经济升级换代、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经济快速增长。而境内经济则几乎停滞,境内外老百姓的生活差距日益扩大,于是,发出了“人往高处走”的心声。

这已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了。方苞望着窗外的蓝天,深深叹了口气。他的研究,其实只能算是后来者。两年前的 1977 年 11 月,刚复出不久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听取了广东偷渡问题的汇报,便朗声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生产生活搞好了,就可以解决逃港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他掏出一根烟来,连抽了几口,望着一圈圈升腾的烟雾,沉吟起来。或许,邓小平又想起了多年前连云山那份沉甸甸的内参吧?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