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1898—1950年,历史的拐弯处:沙头角墟到中英街
作者:蒋荣耀、南兆旭 来源:《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纪》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05 人已围观
一
和任何一条中国街道都不相同,中英街不只是几十家商铺组成的街道,而且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分界线。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四条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著名的分界线——柏林墙、三八线、贤良桥,还有中英街。
在冷战时期,柏林墙是鲜血、绝望、对峙的代名词。三八线和贤良桥也一度是死亡的代名词,是两种军事力量和意识形态对峙的象征。
中英街也有这样极具象征意味的“印记”。比如一段时间里,中英街的路面正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两边的街道还不一样高——两边政府修缮街道不同步,两次工程就留下了这条“印记”。
但是,中英街和另外三条分界线还是截然不同:没有高墙,没有铁丝网,没有荷枪实弹的军事对峙。
为什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分界线可以是一条商业街道?
我们必须先从沙头角说起。沙头角位于大鹏湾最西端,与海湾相连的陆地因为被发源于梧桐山的河水冲刷,入海的地方变成若干块不大的陆地。这里有6000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但文献资料甚少。清初,因为清政府实行“迁界”,这里一度荒无人烟。
后来,客家人移民来此。今天的大鹏湾畔,基本是客家人的后裔。
很长时间,沙头角属于深圳墟的“势力范围”。因为这里海产丰富,还有稻米和海盐,是深圳墟重要的财源。随着沙头角地区人口增长和客家士绅阶层财富的积聚,客家人就想拥有自己的墟市,想做一回“大哥”。
19世纪初,沙头角的人口发展到约7000人的规模,禾坑、南涌、担水坑、山嘴、莲麻坑和盐田这些富裕村落建立了“墟市联盟”,后来在墟市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了“十约”,宣布沙头角的客家村落正式摆脱了深圳广府人家族的控制,也宣布他们将不必在大家族控制下的墟市做买卖。
沙头角有很多建立墟市的天然条件和优势:一是新鲜海鱼,二是这里有盐。
建设新的墟市还需要足够的资金。客家人在沙头角地区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经积聚了可观的财富。
新的土地上诞生的新墟市就是沙头角墟。沙头角墟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
二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签订,“新界”被租借给英国。1899年3月16日,中英双方代表王存善和骆克来到沙头角,勘划自深圳河源头到沙头角西大鹏湾的陆地界线。18日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成“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
英国强租新界,沙头角墟划在了华界。这样,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沙头角的乡民,不仅他们熟悉的乡村生活受到冲击,他们的商业贸易活动也被影响,影响最大的就是关税。在勘界之前,沙头角的商业贸易不存在关税的问题,但是在勘界以后,沙头角被一分为二,原来的商业活动也随即被割裂。勘界之后的新界沙头角乡民来东和墟购物,回去的时候就会产生关税问题。
1899年英国接管新界时,沙头角“十约”的父老们曾经分别给港英政府辅政司递交减免关税的请愿书。在请愿无果后,沙头角乡民在乡绅组织带领下,拿起武器参加新界居民反对英国接管的斗争。1907年,沙头角民众再次发动反关税的抗议活动。
为了逃避关税,沙头角的乡民在或激烈或温和的对抗方式外,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来“规避”关税,那就是把店铺建在边境上做生意。1905年,有人在填塞后的河道上(今天4号界碑旁边榕树头西侧)盖起了房屋,挂上了“同裕木厂”的招牌,做起了木材生意。“同裕木厂”是中英街最早的商业符号。
到1920年,东泰源杂货店、东和隆米店和一家药店在5号界碑附近同时开张营业。1930年,新界和坑村人李新昶在4号界碑到5号界碑间建了一排两层高的岭南骑楼,并将临街不太长的一段骑楼称为“猷昶街”。这是中英街上最早出现的路名。
从3号界碑开始,有人在这一时期修建了8间大瓦房,经营的项目包括杂货、酒、米、药行、弹棉花店、客栈等。这样一来,沿着中英街5号界碑到3号界碑,基本上都有了建筑物。当年“鸬鹚径”的麻石路面基本消失,两旁店铺相连,有店家为了美观整洁,还把街道路面铺上灰沙或者红毛泥。作为一条商业街道,中英街的雏形形成了。
三
东和墟市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前后,到中英勘界时亦不过半个多世纪。生逢乱世,但是乡民包括“十约”的父老并不能确知未来局势的发展趋势,这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局限。基于这样的原因,发展东和墟市仍然为“十约”父老的第一愿景。尽管贸易活动受阻于海关,但是传统的观念和习惯都会使乡民将东和墟市作为经济活动的固定场所。
只有在现状越来越令人绝望的状态下,才会产生迫不得已的行为,这就是中英街的商业从萌芽到初步形成费时二三十年的重要原因。东和墟市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虽然逐渐有一些商业活动向西移至中英街,但大规模的商业转移,是在1938年后期那场飓风之后。
很少有一条街道像中英街一样,从诞生第一天起,其盛衰沉浮和瞬息变化都会高度令人瞩目。中英街似乎没有秘密。但是如果问一句:中英街从何而来?这条特殊的街道如何形成的?也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1978年7月,刚刚接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到深圳,并到沙头角镇中英街考察。一街之隔,香港那边繁华热闹,而我们这边却荒凉冷清,不少人跑到那边去不回来。习仲勋说,“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他还说,要是什么时候,我们和他们那边一样繁荣就好了。
这是40多年前的事了。今天,最让人感慨的是,沿着当年勘界的深圳河一路走来,香港一侧是田园风光,而深圳却密密麻麻挤满了摩天大厦,经济发展十分迅猛。
和任何一条中国街道都不相同,中英街不只是几十家商铺组成的街道,而且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分界线。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四条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著名的分界线——柏林墙、三八线、贤良桥,还有中英街。
在冷战时期,柏林墙是鲜血、绝望、对峙的代名词。三八线和贤良桥也一度是死亡的代名词,是两种军事力量和意识形态对峙的象征。
中英街也有这样极具象征意味的“印记”。比如一段时间里,中英街的路面正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两边的街道还不一样高——两边政府修缮街道不同步,两次工程就留下了这条“印记”。
但是,中英街和另外三条分界线还是截然不同:没有高墙,没有铁丝网,没有荷枪实弹的军事对峙。
为什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分界线可以是一条商业街道?
我们必须先从沙头角说起。沙头角位于大鹏湾最西端,与海湾相连的陆地因为被发源于梧桐山的河水冲刷,入海的地方变成若干块不大的陆地。这里有6000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但文献资料甚少。清初,因为清政府实行“迁界”,这里一度荒无人烟。
后来,客家人移民来此。今天的大鹏湾畔,基本是客家人的后裔。
很长时间,沙头角属于深圳墟的“势力范围”。因为这里海产丰富,还有稻米和海盐,是深圳墟重要的财源。随着沙头角地区人口增长和客家士绅阶层财富的积聚,客家人就想拥有自己的墟市,想做一回“大哥”。
19世纪初,沙头角的人口发展到约7000人的规模,禾坑、南涌、担水坑、山嘴、莲麻坑和盐田这些富裕村落建立了“墟市联盟”,后来在墟市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了“十约”,宣布沙头角的客家村落正式摆脱了深圳广府人家族的控制,也宣布他们将不必在大家族控制下的墟市做买卖。
沙头角有很多建立墟市的天然条件和优势:一是新鲜海鱼,二是这里有盐。
建设新的墟市还需要足够的资金。客家人在沙头角地区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经积聚了可观的财富。
新的土地上诞生的新墟市就是沙头角墟。沙头角墟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
二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签订,“新界”被租借给英国。1899年3月16日,中英双方代表王存善和骆克来到沙头角,勘划自深圳河源头到沙头角西大鹏湾的陆地界线。18日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成“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
英国强租新界,沙头角墟划在了华界。这样,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沙头角的乡民,不仅他们熟悉的乡村生活受到冲击,他们的商业贸易活动也被影响,影响最大的就是关税。在勘界之前,沙头角的商业贸易不存在关税的问题,但是在勘界以后,沙头角被一分为二,原来的商业活动也随即被割裂。勘界之后的新界沙头角乡民来东和墟购物,回去的时候就会产生关税问题。
1899年英国接管新界时,沙头角“十约”的父老们曾经分别给港英政府辅政司递交减免关税的请愿书。在请愿无果后,沙头角乡民在乡绅组织带领下,拿起武器参加新界居民反对英国接管的斗争。1907年,沙头角民众再次发动反关税的抗议活动。
为了逃避关税,沙头角的乡民在或激烈或温和的对抗方式外,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来“规避”关税,那就是把店铺建在边境上做生意。1905年,有人在填塞后的河道上(今天4号界碑旁边榕树头西侧)盖起了房屋,挂上了“同裕木厂”的招牌,做起了木材生意。“同裕木厂”是中英街最早的商业符号。
到1920年,东泰源杂货店、东和隆米店和一家药店在5号界碑附近同时开张营业。1930年,新界和坑村人李新昶在4号界碑到5号界碑间建了一排两层高的岭南骑楼,并将临街不太长的一段骑楼称为“猷昶街”。这是中英街上最早出现的路名。
从3号界碑开始,有人在这一时期修建了8间大瓦房,经营的项目包括杂货、酒、米、药行、弹棉花店、客栈等。这样一来,沿着中英街5号界碑到3号界碑,基本上都有了建筑物。当年“鸬鹚径”的麻石路面基本消失,两旁店铺相连,有店家为了美观整洁,还把街道路面铺上灰沙或者红毛泥。作为一条商业街道,中英街的雏形形成了。
三
东和墟市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前后,到中英勘界时亦不过半个多世纪。生逢乱世,但是乡民包括“十约”的父老并不能确知未来局势的发展趋势,这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局限。基于这样的原因,发展东和墟市仍然为“十约”父老的第一愿景。尽管贸易活动受阻于海关,但是传统的观念和习惯都会使乡民将东和墟市作为经济活动的固定场所。
只有在现状越来越令人绝望的状态下,才会产生迫不得已的行为,这就是中英街的商业从萌芽到初步形成费时二三十年的重要原因。东和墟市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虽然逐渐有一些商业活动向西移至中英街,但大规模的商业转移,是在1938年后期那场飓风之后。
很少有一条街道像中英街一样,从诞生第一天起,其盛衰沉浮和瞬息变化都会高度令人瞩目。中英街似乎没有秘密。但是如果问一句:中英街从何而来?这条特殊的街道如何形成的?也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1978年7月,刚刚接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到深圳,并到沙头角镇中英街考察。一街之隔,香港那边繁华热闹,而我们这边却荒凉冷清,不少人跑到那边去不回来。习仲勋说,“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他还说,要是什么时候,我们和他们那边一样繁荣就好了。
这是40多年前的事了。今天,最让人感慨的是,沿着当年勘界的深圳河一路走来,香港一侧是田园风光,而深圳却密密麻麻挤满了摩天大厦,经济发展十分迅猛。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