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民国前期的深圳地区:政治变迁-动荡政局中的宝安县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7-10 人已围观

民国前期政局混乱,宝安县(新安县)作为一个县随整个广东省在时局变幻中沉浮。民国建立后,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千方百计想削弱革命派的力量。1912 年 8 月,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派联合组成国民党,试图通过选举取得议会多数而出面组阁,用和平手段同袁世凯抗争。在 1912—1913 年举行的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所获席位数在各党派中占据绝对优势,有望组阁。但是,1913 年 3 月 20 日,正准备北上组阁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宋案”。1913 年 4 月 26 日,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为获取帝国主义国家财政上的支持,以铲除异己军事力量,未经国会同意,即以盐税、关税作为担保,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条件极为苛刻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这两件事迅速激起了革命党和全国广大民众对北洋政府的强烈反对。
 
革命党内部对讨袁斗争的方式意见不统一,袁世凯趁此机会先发制人,先是于 1913 年 6 月 9 日罢免李烈钧江西都督之职,随后于 6 月 14 日免去胡汉民广东都督之职,改任陈炯明为广东都督。1913 年 7 月 12 日,李烈钧奉孙中山之命在江西湖口宣布讨袁,各地革命党纷纷跟进,“二次革命”爆发。在广东,陈炯明试图调和袁世凯与革命党的矛盾失败,在革命党的压力下,7月18日发表讨袁通电,广东正式加入“二次革命”。但是“二次革命”进展不顺,江西讨袁军全线动摇,广东也军心不稳。7 月 26 日,拒绝兴兵讨袁的龙济光被袁世凯任命为广东镇抚使,主持广东军政事务。7月 30 日,龙济光所部“济军”由梧州顺流东下,进逼广州,讨伐陈炯明。全国范围内讨袁战争形势失利,陈炯明也无法控制广东各军,于 8 月 4 日逃往香港,随后接连上台的苏慎初、张我权均以都督的名义发表通电取消讨袁。8 月 11 日,龙济光军队开进广州,至 14 日晚“济军”完全占领广州城,广东“二次革命”失败。龙济光入据广州后,缉拿、镇压、屠杀革命党人、反袁将士和进步人士,成为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出任广东都督,广东进入军阀统治时期。
 
龙济光统治广东三年,倒行逆施不胜枚举,单是为扩充以“济军”为骨干的庞大军事力量,就花费巨额军费:1913年 8 月—1914 年 7 月为 1946.1 万银圆,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 70.1%;1914 年 8 月—1915 年 7 月为 1250.4 万银圆,占 54%;1915 年 8 月—1916 年 7 月 为 1137.7 万 银 圆, 占46.9%。3 年间军费支出高达 4334.2 万元,而当时广东的财政收入每年仅 2600 万银圆左右。“济军”人数猛增,从1914 年时的 5000 人,增加到 1916 年 7 月的 159800 人。广东财政不堪重负,龙济光就开禁烟(鸦片烟)赌,妓院复业,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以致“吾粤屋有捐,地有捐,米有捐,柴有捐。屠牛也,市肉也,售卖鸡犬也,亦莫不有捐。细至于品茗,微至于拜神,几无一能免者”。
 
1915 年 12 月中旬,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同年 12 月25 日,蔡锷、唐继尧等人在云南通电讨袁,发起护国运动。云南起义后,龙济光派兵征滇,结果全军覆没,滇桂护国军大兵压境,各地民军蜂起。在广东民军包围省城广州的形势下,龙济光秉承袁世凯“独立拥护中央”之策,于 1916 年 4月 6 日宣布广东“独立”,自任都督,却只字不提“护国讨袁”。并在 4 月 12 日制造了“海珠凶杀事件”,在广州海珠岛水警署召开的关于“独立”善后问题的会议上,指使卫兵枪杀枪伤护国军、民军代表多人。事后,护国军及广东各路民军纷纷声讨龙济光,坚决要求将他驱逐。在广西护国军总司令陆荣廷、都参谋梁启超主持下,各方于 4 月 19 日谈判达成协议。根据协议,5 月 1 日在肇庆成立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岑春煊任都司令,总摄两广军务;梁启超任都参谋;龙济光仍暂任广东都督。5 月 8 日,中华民国军务院在肇庆成立,规定“一切军政民政对内对外事宜,以军务院名义行之”,与北京袁世凯政府对抗。军务院推举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梁启超任政务委员长,唐绍仪为外交代表,各方实力派为抚军,采取合议制裁决政务。因抚军长唐继尧不能离开云南,由岑春煊摄抚军长职权。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中华民国军务院的实权均掌握在滇桂军阀手中。
 
1916 年 6 月 6 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北京政府仍由北洋军阀控制。6 月 9 日,龙济光宣布取消广东“独立”,服从北京政府。龙济光指使其势力与护国军摩擦不断,已为广东各路势力所不容。段祺瑞迫于各方压力,于 7 月 6 日任命陆荣廷为广东督军、朱庆澜为广东省省长、龙济光为督办两广矿务,陆荣廷到任之前,由龙济光暂署广东督军。8 月 23 日,朱庆澜到广州就任省长。9 月,黎元洪电令龙济光率其部移驻琼崖。10 月 2 日,陆荣廷自佛山率军进驻广州,宣布就任广东督军。龙济光于10 月 5 日率部离开广州前往海南岛。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开始了前后 5 年(1916—1920)“桂系据粤”的军阀统治。
 
1917 年 4 月 10 日,北京政府任命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并按其意愿,任命陈炳焜为广东督军、谭浩明为广西督军。随着北京政府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白热化,5 月 5 日发生了“解散国会”的闹剧,全国各地纷纷声讨胁迫解散国会的督军团祸国殃民。6 月 20 日,在陆荣廷授意下,两广督军宣布“两广自主”,宣称“拥护约法”“尊重国会”。桂系几经权衡利弊后,决定接纳孙中山南下护法。7 月 17 日,孙中山乘军舰抵达广州。8 月 6 日,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南下护法的海军也抵达广州。8 月 25 日,孙中山将南下的国会议员组织起来,召开“非常国会”。非常国会于 8 月 31 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9 月 1 日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9 月 10 日,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
 
桂系参与护法运动的目的其实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故很快就与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矛盾加剧,摩擦冲突不断。在桂、滇等系西南军阀操控下,1918 年 5 月 4 日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目的是排挤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势力。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愤然辞去大元帅职务。5 月 20 日,非常国会选出总裁7 人,包括孙中山,但孙中山拒绝就任,次日离开广州。改组后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名义上实行总裁合议制,岑春煊、伍廷芳、林葆怿、陆荣廷、唐继尧先后就任总裁;唐绍仪的代表陈策,孙中山的代表徐谦,也来到广州参加政务会议;岑春煊被推举为政务会议主席总裁。非常国会被改组为“正式国会”。军政府的实权仍然被西南各系军阀操控。1919 年 1月,广州“正式国会”通过,军政府改名为“护法政府”。
 
1919 年 6 月以后,西南军阀掌控的广东军政系统内讧不断,孙中山力促陈炯明所率以漳州为据点的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1920 年 8 月,桂系出兵进攻援闽粤军,粤军挥师回击,在多个战场击败桂军,节节胜利,广东人民也纷纷加入讨桂的行列。10 月 29 日,粤军攻克广州。11 月21 日,陆荣廷通电桂军全部撤出广东,结束了桂系军阀在广东的统治。
 
1920 年 11 月 10 日,由孙中山任命,陈炯明通电就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在陈炯明治理下,广东地方建设有一些发展,禁赌、禁鸦片,恢复被军阀停刊的报纸,开展一些教育改革和广州市政建设。陈炯明以“联省自治”为主张实行地方自治,1921 年 4 月颁行了《广东自治条例》《广东暂行县自治条例》《广东暂行县长选举条例》《广东暂行县议会议员选举条例》,在广东首次实行县长民选。同年 11 月,广东有 84 个县的县长由陈炯明审定公布就任。
 
1920 年 11 月 28 日,孙中山返回广州主持政局,次日恢复军政府,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任军政府政务总裁。经过护法运动的波折,孙中山意识到“广东此时实有建立正式政府之必要”。1921 年 4 月 7 日,在广州举行的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会通过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孙中山当选为非常大总统。5 月 5 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广州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成立。
 
撤回广西的桂系投靠北洋军阀,取消广西独立,接受北洋政府的命令进攻广州革命政府,在此情况下,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讨桂军司令,出兵西征。至 1921 年 9 月 26 日,粤军西征历时 3 个多月取得全面胜利,桂军溃败,陆荣廷逃往越南,两广统一于广州革命政府。但孙中山举行北伐、铲除军阀、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与陈炯明“联省自治”、割据地盘的打算矛盾加剧,不可调和。1922 年 4 月 21 日,孙中山免去陈炯明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之职,任命伍廷芳为广东省省长。6 月 16 日凌晨,陈炯明叛变,派兵围攻广州观音山(今越秀山)总统府,孙中山几经周折登上“永丰”舰与叛军对峙。8 月 9 日,孙中山乘英舰到达香港,再转赴上海,第二次护法运动再遭失败。
 
陈炯明叛变后,自任粤军总司令,并操纵广东省议会选举香港汇丰银行买办陈席儒为广东省省长。陈炯明军阀政权通过陈席儒向香港联华公司借款,并以广东的烟酒税、广三铁路及电话、自来水公司等公产做抵押,激起广东人民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原集结于江西、湖南边界的由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分别进入福建、广西,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讨伐陈炯明的东路军和西路军。1923 年 1 月 4 日,孙中山通电讨伐陈炯明,1 月 16 日讨陈军攻入广州,陈炯明率残部逃往惠州。
 
1923 年 2 月 21 日,孙中山回到广州,3 月 2 日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大本营军政部成立军法处,颁行《临时军律》七条,严惩军人扰乱社会、侵害百姓的行径。1924 年 1 月 8 日,大本营财政委员会成立,实行统一财政、收回军队征收税捐权的措施;2 月 20 日,广东筹饷总局成立,办理抽收广东全省防务经费和统筹解决各军军费分配事宜,基本解决了军队擅征地方税捐的问题。3 月 5 日,大本营颁布军律正式规定:“以后各军长官不得擅行征收各种杂捐,紊乱纲纪。”
 
1924 年 1 月 20—30 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通过了以国共合作为政治基础的大会宣言;通过国民党新的党章,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成立有中共党员参加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广州设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1924 年 1 月 24 日成立了军校筹备委员会。6 月 16 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明确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就是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
 
1924 年 10 月 10 日,明里暗里反对广州革命政府的广州商团武装,枪击声讨反动商团的游行示威群众,公然发动武装叛乱。在中共党组织的支持配合下,孙中山调集力量采取果断措施,于 10 月 15 日一举平叛,为革命政府统一广东打下重要基础。1924 年 10 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通电主张和平,邀请全国各方贤达到北京会商。孙中山于 11 月 10 日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12 月 4 日抵达天津。1925 年 3 月12 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孙中山北上病重期间,盘踞粤东的陈炯明认为机不可失,自任“救粤军”总司令,并下达进攻广州的总动员令。面对陈炯明的军事压力,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成立军事委员会,决议组织东征。1925 年 2 月 1 日,革命军开始第一次东征。2 月 10 日,东征军进入今深圳地区,攻占平湖;11 日,占领深圳镇,控制了广九铁路沿线地区。东征军在粤东各地激烈战斗,基本控制了东江、潮梅地区,4 月 20 日占领惠州城,胜利完成第一次东征。但是革命军中的旧军阀势力滇系杨希闵、桂系刘震寰逐渐与革命政权离心离德,勾结内外势力密谋推翻革命政权。1925 年 6 月,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东征军回师广州,迅速平定了叛乱。
 
1925 年 6 月 15 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7 月 1 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7 月 3 日,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8 月 26 日,成立国民革命军。
 
东征军回师平定杨、刘叛乱期间,为稳定地方局势,又将粤东潮、梅、惠地区各县让给已经败退江西、福建的陈炯明军回来驻防。陈炯明势力在粤东地区向革命的工农群众发动进攻,破坏省港大罢工,得到港英当局和北方军阀的赞助。9 月 16 日,陈炯明由上海抵达香港,策划向广州国民政府发动进攻。9 月 21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东征;10月 1 日正式出兵。经连番激战,至 11 月中旬,第二次东征取得完全胜利,陈炯明残部败退福建、江西。
 
第二次东征的同时,国民政府又成立“南路联军总指挥部”,出兵进攻盘踞南路八属(高、雷、罗、阳、钦、廉、琼、崖)的军阀邓本殷。至 1926 年 2 月中旬,南征取得完全胜利,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全境。
 
1926 年 1 月,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虽然会议代表左派居多,但在当时的中共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右倾退让政策下,使右派势力壮大,特别是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地位明显提高。蒋介石集团随后通过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挤、限制共产党人。6 月 5 日,蒋介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根据《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规定,国民政府的陆海空各军均归总司令统辖,国民政府所属军、民、财、政各部机关,均受总司令指挥,蒋介石基本上实现了集军、政权力于一身。7 月 9 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较场誓师北伐,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北伐军相继攻克武汉、南昌,国民政府随着形势发展酝酿“迁都”。11 月 8 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于近期内北迁武汉。11 月 26 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在广州设政治分会。12 月 1 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广州政治分会管理粤、桂、闽政务,委员为李济深等 7 人。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对广东省政府也进行了改组,实行 11 人委员会制,下设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司法厅、军事厅、土地厅、农工厅、实业厅等 9 厅,厅长均为委员担任。11 名委员中,陈树人、李济深、孙科、甘乃光、宋子文 5 人为常务委员。省政府不设主席,只设常务会议主席。李济深担任军事厅厅长,掌握军权,实际上由他掌控着广东的政局。12 月 5 日,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停止办公,人员分期分批北上。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天,李济深从上海回到广州,立即着手在广东实施“清党”活动。4 月 15 日,李济深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捕杀。广东全省各地的反动派也随之进行血腥的“清党”屠杀,镇压革命群众,一度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或称“国民革命”,在广东遭到失败。
 
民国前期广东政局基本上一年,有的时候甚至半年就有一场大变,其中敌友变换如走马灯似的让人眼花缭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以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民主共和国为己任,是这期间广东政局发展的主线。各类军阀和反动势力出于各自的一己之私,始终对革命进步力量缠斗不休,是造成这段时期广东政局极端复杂的原因。
 
通过以上梳理,结合宝安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当时的行政隶属关系,从 1911 年 11 月至 1927 年 4 月,就宝安县实际上所属的政治势力而言,大致可划分为几个时期:
(一)1911 年 11 月—1913 年 8 月,隶属于广东军政府;
(二)1913 年 8 月—1916 年 10 月,龙济光军阀统治时期;桂系军阀统治时期;
(三)1916 年 10 月—1920 年 10 月,以陆荣廷为首的
(四)1920 年 10 月—1922 年 6 月,隶属于广州革命政府;
(五)1922 年 6 月—1923 年 1 月,陈炯明军阀统治时期;
(六)1923 年 1 月—1925 年 6 月,隶属于广州革命政府,为广州革命政府与陈炯明军阀势力对抗的前沿;
(七)1925 年 7 月—1927 年 4 月,隶属于国民政府。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