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百年中英街
作者:林良展 来源:《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3-29 人已围观
设计和执教:钟亮才、林良展
【教学目标】知道中英街历史演变,体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的日新月异,加深对深圳的了解与热爱。
【教学过程】在深圳盐田区沙头角镇内有一条250米长、3~4米宽的小街,一边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的香港,一边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深圳。小街好像一条纽带把深港两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街两制”的人文景观,这条小街就是闻名遐迩的中英街。中英街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和屈辱的历史,它保留至今的中英界碑不仅是英国殖民主义瓜分和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见证。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价值
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相继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并依据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强租了新界。
1898年6月9日,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与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沙头角至深圳湾一线以南、九龙界限街以北,9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和200多个岛屿,以及大鹏湾和深圳湾两湾的大片海域租借英国,租期99年。中英街就是在两国勘界代表完成新界北区划界后逐步形成的。
1899年3月11日,中英双方进行陆地划界谈判。中英两国勘界代表于1899年3月16日来到沙头角勘界,18日勘界结束,19日在香港签订了《香港英新租界合同》。这次勘界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写有“大清国新安县界”。勘界是在英国逼迫下两国落实《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具体行动,是对中国领土进行瓜分的具体措施。勘界后,界桩从一条干涸的河床上经过,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形成了“华界沙头角”和“新界沙头角”。
1905年,港英政府单方采取行动,将分布在边境沿线的地界木桩改为石质界碑。20个界碑从沙头角海边一直向梧桐山方向延伸,界石相对的两面分别以中英文字镌刻,内容是“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
20世纪30年代,当地乡民开始在干涸的小河床上摆地摊、做生意,在河床两边搭建房屋,形成了中英街的雏形。据当地老人讲,居住在香港一侧的华人把这条紧挨香港的半边街称为“中英街”,而居住在深圳一侧的居民则把这条紧挨华界的半边街称为“中兴街”(盼望中国早日兴旺之意)。因此,“一街两名”是中英街早已形成的格局。
自1952年开始,小街两边由港英政府边防警察和广东省边防部队分别管理,形成了中英街“一街分治”的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现在,中英街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一街两制”的政治结构与人文历史景观上。在这条小街上,爱国主义教育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主题,贸易与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历史景观与免税商品相互交映,让深港两地居民和游客分享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中英街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遗迹的唯一性而突显出历史文化资源的珍稀性。中英界碑不仅是鸦片战争留下来的重要实物证据,而且是中英关系、粤港关系、深港关系重要的研究资料。它对于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侵华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和香港回归的历史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中英街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20世纪初,随着河道的填塞和界桩的竖立,中英街界桩两侧的居民来往逐渐频繁。1905年,港英政府工务局将界桩换成了界碑。30年代,中英街的商业开始萌芽。在中英街4号界碑旁的榕树头西侧,有人在填塞的河道上盖房屋做生意;在6号界碑附近已经开始有人陆续造房开铺;在5号界碑附近有“栋源泰”杂货、“东和隆”米铺和一间药店同时开张营业;在7号界碑东侧,有人开设了“茂生堂”药店;新界禾坑村人李新昶从4号界碑的榕树开始至5号界碑,建筑了一排两层高的岭南骑楼,并将骑楼临街一段起名叫“猷昶街”,主要经营杂货、药材等;接着沿着3号界碑走向,有人陆续在华界一侧建起了8间砖瓦房。这样,沿着7号界碑至3号界碑两侧基本都有了建筑物。这些门户相对的店铺,门前的地面都修整得很平整;为追求美观,也有人铺上一层灰沙或“红毛泥”。
新中国成立初,中英街3号界碑附近有了新的发展,猷昶街的两层岭南骑楼和4号界碑以西的一排骑楼连接起来,形成了18家店铺,成为沙头角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时的中英街仍是“晴天满是尘,雨天满是泥”,极大地影响了商贸业的发展。1956年,华界商人集资在华界修建了一座岭南骑楼,开设沙头角日用百货商店。1959年该店收为国有并扩大规模,改名为沙头角综合商店,这是深圳第一家外贸商店。
1959年,根据广东省委拨款30万元对“沙头角道路进行整修,发展工商业”的指示,中兴街(华界)开始修筑路面和改造门店,迎来中英街商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六七十年代由于受“文革”影响,中英街的发展基本停滞。另外,受“乡民逃港潮”的影响,中英街成了管理严格的边防禁区。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中英街开闸解禁。1983年,深港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中英街的商贸业开始逐步兴旺起来。
进入八九十年代,中英街深圳一侧的商店有160多家,香港一侧有50多家,中英街的发展空间已达饱和状态。沙头角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八佰伴合办新佰伴商场,发展速度很快。那时的中英街人来人往,前来购物的群众很多,被称为“购物天堂”。
中英街的传统建筑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有所变化。深圳一侧的建筑主要以骑楼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各商户对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2004年当地政府对中英街的历史风貌进行了复原。街口有古井和一排整齐的骑楼建筑,附近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和吴氏宗祠。在4号界碑旁有大型艺术浮雕《东和墟市》。
香港一侧的建筑风貌以单层两面坡的砖瓦房为主,虽然也有改建,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态。
【教学目标】知道中英街历史演变,体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的日新月异,加深对深圳的了解与热爱。
【教学过程】在深圳盐田区沙头角镇内有一条250米长、3~4米宽的小街,一边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的香港,一边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深圳。小街好像一条纽带把深港两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街两制”的人文景观,这条小街就是闻名遐迩的中英街。中英街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和屈辱的历史,它保留至今的中英界碑不仅是英国殖民主义瓜分和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见证。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价值
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相继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并依据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强租了新界。
1898年6月9日,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与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沙头角至深圳湾一线以南、九龙界限街以北,9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和200多个岛屿,以及大鹏湾和深圳湾两湾的大片海域租借英国,租期99年。中英街就是在两国勘界代表完成新界北区划界后逐步形成的。
1899年3月11日,中英双方进行陆地划界谈判。中英两国勘界代表于1899年3月16日来到沙头角勘界,18日勘界结束,19日在香港签订了《香港英新租界合同》。这次勘界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写有“大清国新安县界”。勘界是在英国逼迫下两国落实《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具体行动,是对中国领土进行瓜分的具体措施。勘界后,界桩从一条干涸的河床上经过,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形成了“华界沙头角”和“新界沙头角”。
1905年,港英政府单方采取行动,将分布在边境沿线的地界木桩改为石质界碑。20个界碑从沙头角海边一直向梧桐山方向延伸,界石相对的两面分别以中英文字镌刻,内容是“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
20世纪30年代,当地乡民开始在干涸的小河床上摆地摊、做生意,在河床两边搭建房屋,形成了中英街的雏形。据当地老人讲,居住在香港一侧的华人把这条紧挨香港的半边街称为“中英街”,而居住在深圳一侧的居民则把这条紧挨华界的半边街称为“中兴街”(盼望中国早日兴旺之意)。因此,“一街两名”是中英街早已形成的格局。
自1952年开始,小街两边由港英政府边防警察和广东省边防部队分别管理,形成了中英街“一街分治”的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现在,中英街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一街两制”的政治结构与人文历史景观上。在这条小街上,爱国主义教育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主题,贸易与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历史景观与免税商品相互交映,让深港两地居民和游客分享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中英街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遗迹的唯一性而突显出历史文化资源的珍稀性。中英界碑不仅是鸦片战争留下来的重要实物证据,而且是中英关系、粤港关系、深港关系重要的研究资料。它对于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侵华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和香港回归的历史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中英街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20世纪初,随着河道的填塞和界桩的竖立,中英街界桩两侧的居民来往逐渐频繁。1905年,港英政府工务局将界桩换成了界碑。30年代,中英街的商业开始萌芽。在中英街4号界碑旁的榕树头西侧,有人在填塞的河道上盖房屋做生意;在6号界碑附近已经开始有人陆续造房开铺;在5号界碑附近有“栋源泰”杂货、“东和隆”米铺和一间药店同时开张营业;在7号界碑东侧,有人开设了“茂生堂”药店;新界禾坑村人李新昶从4号界碑的榕树开始至5号界碑,建筑了一排两层高的岭南骑楼,并将骑楼临街一段起名叫“猷昶街”,主要经营杂货、药材等;接着沿着3号界碑走向,有人陆续在华界一侧建起了8间砖瓦房。这样,沿着7号界碑至3号界碑两侧基本都有了建筑物。这些门户相对的店铺,门前的地面都修整得很平整;为追求美观,也有人铺上一层灰沙或“红毛泥”。
新中国成立初,中英街3号界碑附近有了新的发展,猷昶街的两层岭南骑楼和4号界碑以西的一排骑楼连接起来,形成了18家店铺,成为沙头角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时的中英街仍是“晴天满是尘,雨天满是泥”,极大地影响了商贸业的发展。1956年,华界商人集资在华界修建了一座岭南骑楼,开设沙头角日用百货商店。1959年该店收为国有并扩大规模,改名为沙头角综合商店,这是深圳第一家外贸商店。
1959年,根据广东省委拨款30万元对“沙头角道路进行整修,发展工商业”的指示,中兴街(华界)开始修筑路面和改造门店,迎来中英街商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六七十年代由于受“文革”影响,中英街的发展基本停滞。另外,受“乡民逃港潮”的影响,中英街成了管理严格的边防禁区。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中英街开闸解禁。1983年,深港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中英街的商贸业开始逐步兴旺起来。
进入八九十年代,中英街深圳一侧的商店有160多家,香港一侧有50多家,中英街的发展空间已达饱和状态。沙头角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八佰伴合办新佰伴商场,发展速度很快。那时的中英街人来人往,前来购物的群众很多,被称为“购物天堂”。
中英街的传统建筑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有所变化。深圳一侧的建筑主要以骑楼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各商户对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2004年当地政府对中英街的历史风貌进行了复原。街口有古井和一排整齐的骑楼建筑,附近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和吴氏宗祠。在4号界碑旁有大型艺术浮雕《东和墟市》。
香港一侧的建筑风貌以单层两面坡的砖瓦房为主,虽然也有改建,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态。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