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的深圳地区:国共两党在宝安县的活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7-11 人已围观

近代以来,日本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民国成立以后,日本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频繁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特别是“二十一条”后,国内反日情绪逐渐高涨。
 
宝安人民与社会各界向来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粗暴干涉。1927 年 5 月 28 日,在日本田中内阁授意下,日军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向中国山东派兵 2000 余人,占领了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威胁济南。消息传来,全县人民无不愤慨。为抵制日本帝国主义,宝安各界民众发起反日运动,深圳、南头沙头角等地民众纷纷自发起来拒绝日货,其中尤以深圳反应最为激烈,“其禁止日货出入口发售之声势,颇为热烈”,深圳各团体派出纠察队在深圳站等地严行搜查,并要求各店中有日货者,须在三日内售完,不得补充。
 
1928 年,国民革命军进行二次北伐。为阻止中国统一,维护既有利益,4 月 17 日,日本政府决定出兵山东,派遣第六师团 5000 多名日军强行登陆青岛。5 月 3 日,日军强行攻占济南,搜杀中国官兵和平民,并以惨无人道的手段屠杀中国外交官蔡公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日本出兵山东,干涉中国革命,激起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全国范围内出现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蔡公时的夫人郭景鸾为宝安县人,其子蔡今任在宝安出生,宝安舆论对济南惨案异常愤怒,南头、深圳墟等地均举行哀悼仪式。1928 年5 月 23 日,在国民党(广东)省、(广州)市党部的指挥、策划下,广东全省统一的抵制日货运动机构——广东各界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简称“对日会”)正式成立。此后,对日会又会同省市党部致函省内各县市,要求各地按照广东对日会章程、办法尽快成立对日会分会。9 月底,在国民党县党部的推动下,宝安县在县城南头成立对日分会。宝安对日分会成立后,对全县日货进行登记检查,号召全县抵制日货。到 1929 年初,“仇货已寥寥无几,惟县属深圳与香港交通近便,仇货输入,时有所闻”,为此,对日分会于1929年 1 月 13 日迁到深圳,并召集各界团体开会,成立纠察机构,派出检查员到深圳车站及第三区各出入口检查,严厉禁止日货进入。
 
济南惨案对深圳地区各界特别是青年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消息传来,县立第一初中等学校教师纷纷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宣传,号召学生抵制日货,部分学校还举行了游行示威。特别是光祖中学,除了日常上课学习外,由学校组织了大规模的抗日游行示威活动,抗议日军的暴行。时任校长叶史材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毅然支持师生的抗日爱国行为。在校长叶史材组织下,光祖中学全体师生分成多支队伍,佩戴校徽,列队在学校操场集合,队伍前面打着光祖中学校旗,游行队伍从校门出发,高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列强”的标语,高呼各种口号,到附近各个村进行游行示威活动。学校师生通过表演话剧、发放传单等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光祖中学师生的爱国行动,唤醒了附近各界群众的爱国意识,附近一些农会会员纷纷参加游行。当时游行示威的“光中反日出兵山东宣传队第三组”宣传旗帜现仍保存于学校校史馆,是深圳现的最早的抗日旗帜之一。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却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 10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无数同胞遭日军杀害。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兴起。由于当时实际统治广东的陈济棠与国民党中央貌合神离,因此对抗日运动限制相对宽松,甚至国民党各级政府也常通电反对蒋介石中央的妥协政策。1933 年6 月 28 日,国民党宝安县党部召开第九次全县党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决议案,通电反对蒋介石政府对日妥协及中美棉麦借款及力争苏俄出售中东路。1934 年 4 月,国民党宝安县党部通电反对溥仪在伪满称帝。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深圳地区一批先进的知识青年自发地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坪山学校高年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在坪山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以钟仕开(坪山田心罗谷村人)为首的一批学生,走上街头演讲,宣传抗日,到大和公司等商店搜查日货,在街上焚烧日货。学生的这一爱国行动,对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奸商震动很大。1932年开始,坑梓乡的黄达、黄秉等一批进步知识青年通过自编自演抗日救亡话剧、办夜校、唱救亡歌曲、出版进步期刊《春芽》和自编教材《大众课本》等,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35 年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今北京)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光祖中学广大师生,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勇敢地站在抗日救国的最前头。中共香港地下组织派黄佛光从香港回到坑梓,与学校进步教师黄秉秘密商讨抗日救亡工作,决定成立不公开的生活读书会。
 
1936 年 1 月,光祖中学召开生活读书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黄佛光、黄振、黄达、黄子基、黄惠侬、黄嫦娥、黄挺芬、李帝送、黄铜钦、黄慧清、黄秉、黄欢喜和黄坚等,大部分为光祖中学师生,也有部分社会进步青年。会上讨论通过了订阅《永生》《读书生活》《生活知识》《世界知识》和《妇女生活》等进步刊物,会员按时集中讨论交换学习心得,会员每月交纳一定会费,会员暂时对外保密生活读书会相关事宜,团结进步青年,采取各种方法和形式开展反封建和抗日救亡工作等决议。会议推选黄佛光、黄秉、黄达为负责人,口号是“读书不能离开生活,生活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生活读书会成立以后,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工作,开办农民夜校、识字班,教群众唱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积极组织抗日话剧演出、街头宣传、化装游行等。读书会会员、光祖中学教师黄秉经常利用学校周会及其他纪念活动作演讲,痛斥日本军队侵略东北三省的罪行,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号召同学们认清形势,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生活读书会是坑梓乡第一个全乡性的进步团体,标志着坑梓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始,并为中国共产党后来在坑梓建立第一个党组织打下思想和组织基础。读书会许多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战前线,许多成员成为东江纵队的骨干,甚至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作出贡献。
1936 年春,坑梓乡新桥围黄云鹏、黄运鸿等进步青年成立了新桥围生活会。性质与光祖生活读书会类同,均为宣传抗日救亡工作。在此基础上,1937 年 6—7 月间,坑梓乡成立了全乡性的包括各阶层人士在内的抗日救亡团体——坑梓乡御侮救亡工作团。各村的夜校、识字班、妇女会、儿童团、青年会、读书会等群众抗日救亡团体相继组织成立。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大鹏地区知识青年的抗日激情高涨。1936 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和发展。在全国抗日救亡形势一片大好的鼓舞下,同年冬,在大鹏各地教书的知识青年黄闻、蓝造、黄业、陈永、陈培等集中在坝光村,讨论如何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问题,会上决定在坝光成立“海岸读书会”。“海岸读书会”成立后,从香港购回一批进步书籍,广泛吸收当地青年阅读进步书刊,举行时事座谈会和文艺歌咏等活动,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蓝造、李惠群、李伯棠、陈培、黄捷英、陈通等人还先后来到葵涌土洋村崇德学校任教,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学校宣传队按照《松花江上》《大路歌》《码头工人》《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的内容,编成表演,经常到葵涌、沙鱼涌和溪涌等地演出,宣传抗日,抵制日货。宣传队还发动学生做纸花义卖,组织商民捐献,发动沙鱼涌渡船和东笏驳艇船工做义工,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救国。
 
1936 年,东莞党组织安排共青团员何与成到平湖纪劬劳学校教书。何与成大胆地向高年级的同学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下半年,在何与成的倡导下,刘云、刘仁、刘茜芬等10 多个高年级同学组织了读书会,阅读《大众哲学》《大众周末》《世界知识》等进步书籍,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他们通过阅读,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明白了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何与成调回东莞力行小学后,与纪劬劳学校的学生仍有书信往来,继续指导平湖的抗日救亡工作,并把平湖的一些进步青年调到东莞工作。何与成在纪劬劳学校的活动,为平湖乡抗日战争时期的建党工作打下了思想基础,参加读书会的同学后来大部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1936 年 9 月,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南临委”)成立,薛尚实任负责人,积极恢复和建立南方各地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2 月,南临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梁金生、张权衡到宝安布吉草埔村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7 年 6 月,南临委又派吴燕宾、张伟烈、何柏华到草埔协助梁金生等开作。在山厦村,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党支部将“牛会”改名为“造林植树会”,以集体开荒耕田为名,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壮大革命力量。至 1937 年初,山厦村党支部共有 7 名党员,严仲喜任支部书记。
 
1937 年 2 月,中共香港海员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部长曾生介绍傅觉民到龙岗大井育贤小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党组织。同年,由黄闻等知识青年发起,在大鹏坝光村成立“海岸流动话剧团”,剧团的主要成员有黄业、黄岸魁、陈培、蓝造、陈永、黄林、陈通、陈秀、陈瑞、黄捷英、黄德明、黄贯东、林丰时、黄文琛、钟少华、袁庚、钟莹斌、刘黑仔(刘锦进)、赖仲元、张平、潘清等人。海岸流动话剧团成立后,在大亚湾、大鹏湾海岸沿线进行巡回演出,以坝光为起点,经大鹏、东山、东涌、西涌、下沙、沙头角、葵涌、淡水、澳头、小桂等地,行程 100 多千米。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保卫家乡》等。海岸流动话剧团从成立到解散,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它的活动和宣传演出在惠宝沿海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后来的抗日斗争培养了骨干和中坚力量。同一时期,光祖中学青年教师陈志期、古曼心等联合淡水爱国青年黄固成立抗日政治团体——淡锋社,宣传抗日思想,发表《告淡水同胞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号召广大同胞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勇敢地站出来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印刷抗日宣传文告500 余张,发放到各街道居民;创作张贴配有抗日标语的漫画。淡锋社的抗日政治主张,唤醒了坪山地区及附近广大群众的爱国意识,吸引一大批进步青年参加,当时年逾花甲的教育界前辈张肇覃主动把自己家的大厅作为淡锋社活动场所。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