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抗战支援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7-11 人已围观

1938 年 10 月 12 日,日军登陆大亚湾,直扑东江大地。家乡沦陷的消息传到南洋,立即激起广大华侨保家卫国的激情。英荷属 17 万惠州侨胞闻讯后,更是义愤填膺,心急如焚。10 月 30 日,南洋东江籍华侨代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惠州会馆召开了各埠惠州华侨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同侨救乡委员会”(简称“南洋惠侨救乡会”)。经大会推举,吉隆坡惠州会馆总理黄伯才为主席,新加坡惠州会馆主席戴子良、槟城惠州会馆主席孙荣光为副主席,官文森、黄适安、何友逖等 8 名侨领为委员。12 月 1 日,黄适安率领南洋惠侨救乡会代表团抵达香港,与当地人士共商救乡计划,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党支部书记连贯,以及恰逢在港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等人的支持下,南洋以及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国侨胞和香港当地爱国人士联合在一起。12 月中旬,在中共东南特委的主持下,南洋惠侨救乡会、香港惠阳青年会、海陆丰同乡会、余闲乐社等爱国团体,纷纷派代表出席在香港举行的会议,积极商讨抗战对策。会议决定在南洋惠侨救乡会的领导下,组建更大规模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动员华侨青年回东江惠州十属地区开展保家卫国行动。
 
1939 年 1 月 2 日,东团在惠阳淡水正式成立,以动员东江群众协助军队及人民武装抗战,拯救伤兵难民及辅导民众组织各种救亡团体为工作宗旨。东团以原惠阳青年回乡救亡工作团为基础成立东团第一团,海陆丰同乡会回乡救亡团为第二团。主席黄伯才和广肇会馆主席张郁才两先生共同发起组织原吉隆坡的“马华蜜蜂歌剧团”回国,并负担10 名队员回国的一切费用。该队命名为“两才队”,在队长黄志强的率领下,于 1939 年 3 月 27 日乘船离开新加坡回国;随后官文森先生又独资组织 1 支 7 人女子救护队回国,命名为“文森队”,在队长王春红率领下于当年 5 月回到惠州;南洋惠侨救乡会还采用公开报名形式,挑选组织吉隆坡华侨青年 73 人回国,命名为“吉隆坡队”,在队长黄义芳率领下,于当年 6 月 2 日回到惠阳坪山。此外还有“加影队”“双莪队”“暹罗队”以及“安南队”等先后回到祖国。从香港动员回来到东团的青年更多,仅由香港惠阳青年会动员回来的就有七八批之多。他们分别组成了东团第三团赴博罗县工作,第四团到紫金县,第五团到河源县,第六团到龙川县,第七团到和平县。在沦陷区和前线则成立东(莞)宝(安)队、增(城)龙(门)队。还有 1 个东江流动歌剧团。这样,东团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组成了 1 支 500 多人的队伍,带着广大华侨的爱国热情,活跃在东江 13 个县广大地区,开展宣传动员、战地服务、赈济难民与保卫家乡工作。
 
1939 年 2 月 25 日,南洋惠侨救乡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队长兼参谋长郑晋应邀出席大会。为进一步支援祖国抗战,大会决定发动第二期募捐,把募捐所得款项的 40% 献给新四军,40%献给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20% 作惠州难民救济费。会后,在南洋各地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捐献热潮。一般工人、职员节衣缩食,捐出每月收入的 5%—10%;有的妇女把自己的积蓄、首饰,甚至订婚戒指捐献出来。1940 年以前,曾生、王作尧率领的两支抗日队伍虽然冠以国民党部队番号,但并未入编,部队的被服、军鞋和药品,大部分是华侨和港澳同胞捐献的。抗日捐款名目繁多,有月捐、难童捐、救灾捐、购机捐、寒衣捐、劳军捐、特别捐和献金、义卖义演等。1939 年初,海外华侨通过宋庆龄转交给曾生部队的捐款单笔就达 20 万港币,他们此后还多次捐赠被服、军服、药物等物资。仅有 300 人的纽约惠属华侨,当年下半年为支持曾生部队和东团,分别汇款法币 5000 余元、港币 6800元。南洋惠侨救乡总会在数年内筹集支援祖国抗战的捐款共达 1000 万元。
随着南洋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华侨和港澳同胞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他们纷纷要求回国、回乡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形成了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甚至全家一起回乡参加抗战的热潮。东团到达东江前线后,一部分人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一部分人到东江各县搞民运工作。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归国华侨和港澳同胞在千人以上。1938 年 3 月,香港海陆丰同乡会,组织“海陆丰旅港回乡服务团”共 20 多人经过大鹏,回到海陆丰参加抗日活动。香港女教师李淑恒带领 7 个儿女,全家毅然回东江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39 年 6 月,73 名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吉隆坡队的队员带回大批救济品和药品及慰劳品在沙鱼涌上岸,赴东江参加抗战。香港市工委和香港海员工委以香港“惠青回乡救亡工作团”的名义,先后组织 100 多名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分三批回到惠阳、宝安边区的大鹏沿海地区,参加抗日救亡的组织和动员活动。
 

 
1939 年冬至 1940 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 年 1 月,国民党东江当局捏造事实,以“勾结土匪,阴谋暴动”为由,逮捕了东团博罗队队长李翼(杨德元)等 23 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博罗队事件”。1940 年 4 月,国民党广东当局宣布东团“良莠不齐,限即停止活动”,下令解散东团。东团被迫解散后,大部分成员参加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深入敌后与敌、伪、顽斗争,他们中的大部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东团从成立到最后汇入抗日武装,时间不长,却为东江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曾生同志在 1988 年 12 月 13 日举行的东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在抗战烽火中成立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个华侨回乡服务团,在全国来说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它对于祖国的抗战,尤其是对于东江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