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脱险杂记(节选十二) 茅 盾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4-09-09 人已围观
清早,大家都起来了,收拾好行李,等候出发。所有的行李都聚在一处,这时这才觉得数量倒也不少。据说今天可以雇到挑夫。不多的功夫,来了几个老百姓,带着棕绳和扁担。讲定了挑力,记得好象每挑法币十元。行李都不重,然而件数多了,又且大小不等,配搭困难;结果抽出小件,仅留较大的,配成了四担。
现在就盼“向导”快来。他一早就上那伪乡长那里去了,为的离境也要通行证。在这些事情上,伪乡长当然要些“好处”的,昨天就听说过,“向导”打算送伪乡长法币一百元,合算起来,每人还派不到一元,这也算得很公道的交易了。
“这个伪乡长不算顶坏。”有人说。“他当然看得出来,我们是什么路数。他总算是帮忙的了。”
但是伪乡长之所以肯帮忙,还是因为我们有了那个“向导”,伪乡长是知道这位“向导”的来历(东江游击队)的,他怎么敢得罪他?
这些情形,大家都知道了,因此都很定心,专等吃过早饭动身。可是早饭偏偏来的慢。韬奋的脚昨晚又抹了万金油,经过一夜的休息,今天颇有起色,他这时靠着一株小树坐在地上,很焦急地说:“要是不赶路,早就好了。可是今天到这时候还没出发,回头又要赶了。”正说着,他看见“长柄葫芦”走近了来,就高声问道:“怎样?光是等早饭呢,也还等别的什么呢?”
“当然,早饭要等,别的什么也要等,”“长柄葫芦”回答,“而最主要的,我们得等候日本兵来点验过人数这才可以走。这些日本兵,据伪乡长说,要到九点钟才有功夫来办这件事。”这就是说,如果十点钟我们能够动身也还是运气好呢!
不久,早饭来了,太阳也露脸了,看太阳的地位此时不过八点钟。大家抢着吃过了早饭,那四位挑夫以为就要动身了,便再一度试试那挑子有没有头轻重。等到知道还要等候,他们就说回去也吃了饭再来。种种情形,都表示一二小时内不会马上出发。有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大声号召道:“谁要出恭,跟我来!回头没有时间别后悔呵!”
集团出恭的人们刚去了不久,“向导”和那伪乡长突然来了,神情有点紧张,宣告日本兵马上要来点验,要大家排起队来。大家也被这突然的好消息弄慌了,高声叫喊那些集团出恭的人们赶快回来,又请“向导”派人去找那回去吃饭的四个挑夫。
乱了一阵,队伍排成了,伪乡长就先回去,—当然是去“恭陪”那日本兵来“点验”,不料他这一去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下文了。排好队的人觉得解散也不好(恐怕日本兵突然又来了,会借此挑剔留难),但这样“罚站”也实在难受,大家都要求“向导”去找伪乡长弄个明白。“向导”去了不久就回来,说伪乡长还在日本兵那里,显然也是在等候。又过了约莫半小时,终于来了。伪乡长之外,另有一个中国人,大概是翻译。日本兵一共四个,都带着长枪。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张纸,原来就是我们从元朗出境时的通行证。点过了人数,四个日本兵就分为两起,排头两个,排尾两个,吆喝着就开步走了。
这一下,颇出意外,但大家自然只有跟着走,日本兵一路喊着一二,愈走愈快,大家几乎变成跑步了。这时走的路又不是来时走过的,但转眼间已经离开那村镇,面前是一片平阳草地,不远处又有小小的山。俄而到了山脚下,队伍停止了,排头的日本兵仰脸高声向山头上叫话。山头上也有日本兵。两下问答了几句,忽然听得排头的日本兵大声吆喝,队伍就动了。我和沚在队伍中段,我们跟着前列跑,却看见本来在排头的两个日本兵此时却站在路边,看着我们一列一列走过。于是我们知道,日本兵押送我们是到此为止。
可是有人在后面喊叫,“转来,转来!”怎么?变了卦么?全队都站住了。远远只见那位“押阵”的着急地在招手。另外一位,不认识的,正和两个日本兵指手划脚在说话。四担行李放在地上,挑夫们惶惑地看着那两个兵。我们以为这是要检查行李了,倒也坦然。但接着又知道并不是检查行李,而是日本兵不许挑夫出境。行李还得自己拿。我们那件决心要丢过一次的包袱是在那四担之内的。想想迟早要丢,便不打算去拿了。“向导”此时也叫大家站在原处不要动,行李他去照料。
同时,也听得山头上那日本兵在高声吆喝,—不许我们站在那里,催我们走。于是大队慢慢地又朝前走了,却也有几个人离开行列,去弄行李。转过那山脚,我们看见前面是一条三岔路,便停止在路旁休息。搬行李的这时也赶上来了。“向导”、“押阵”,还有那位不认识的,都背着一二件。不认识的那位好象就是本地人,现在由他带路。
他用一根粗而矮的棍子把两个包袱作一对儿挑着扛在肩头,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现在我们穿着田塍走,队形没有先前那样整齐了,单行,稀密不匀,谈笑的声音渐多而且渐高了。抬头一望,横在我们前面的,是一片青翠的连峰,据说山那边就是游击区。不知他是有意呢或者无意,那位带路的带我们在田里老兜圈子,他向田里做活的老百姓问了二次路,又被放哨在田里的日本兵喝问了一次。但在这一喝问之后,我们就离开那大片的刚收割了的稻田,走上了灌木密茂的山坡。
那山坡愈走愈高,后来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大家都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这里有几株大树,大家分成几股都坐在树下。这里是半山腰,据说,爬过这座山还有一座更高的山,不过那已经到了“家”。带路的那位,任务告终,他和“向导”他们很客气地话了别,就下山回去了。这时大概也将近中午了罢?熟悉情形的人说:还有三十多里山路,安全是没有问题了,走慢些也不妨,多休息也不妨。这番话提起了不少人的勇气,因此,休息过后,再上路的时候,我们又把那准备丢掉的包袱带上了。然而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多谢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帮了我们不少的忙。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走过一条很长的小路,两旁都是茂盛的树木。这象是一条甬道。同行的人都说:到了,到了。“甬道”走完,前面是一片平地,隐约可见房屋。大概这是一个村子。这时候,队伍拉得很长,散散落落,三五成群,脚力好的,一批一批从后面赶上来,越过我们去了。等到我们也进了那村子,但见断垣颓壁之下,坐的站的,全是我们这批客人,大家都很兴奋地在说笑,想不到游击区的总部所在地竟是这样平淡无奇的。
从前,这村子—不,应该说是镇罢,一定是相当繁荣的。我们看见好几座烧剩的大房子的高墙,很好的石脚,水磨砖,墙上的窗洞还有铁栅没有拆去。又看见这里那里都有几丈平方铺水泥的地,据说这是晒谷场。晒谷场有这样讲究,可想而知一定还有相当富丽的住房和它相配。
但现在,这一切都看不见了,现在里把路长的石板路上(在从前,这是村内的大街),两旁仅有那高耸的断垣和那些水泥铺的晒谷场。这就是敌人“三光”政策中的一“光”。现在全村只剩下些破烂的平屋,老百姓在那里边摆个摊子,卖香烟、片糖,偶然也有凉薯和鸡蛋。小店墙上贴着中文和日文的标语,这是游击队的。听说全村唯一的没有遭受严重破坏的大房子是一所教堂,同路来的朋友们有一部分后来在那里住过一个时期。这所教堂,当然只剩一个空壳,教士早已走了,信徒也已星散,家具更不用说早已荡然无存,但单看那房屋的规模也就知道它是曾经盛极一时的。
当香港文化人走东江路线撤退到内地的那个时期,这座冷落了的教堂送旧迎新,前前后后“招待”过的文化人少说也有几百罢?我们十来人被欢迎到一所小楼房去。这是两上两下,靠着小山坡,四面空旷,洋式建筑,从前的主人一定是有钱的,现在却成为游击队司令官曾生将军的临时总部。这座小小洋楼,独能幸存,似乎是一个奇迹,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它的位置不在村内大街的两旁而在离村半里许的小山坡下。
从前这里一定还有不少树木,但现在只剩屋后一棵,却也断了半截了。曾生将军在楼上和我们相见,说昨天就在等候我们了。又说,今晚上暂时委屈我们在这楼上过一夜,明天再布置妥当的地方。曾生将军是中等身材,方脸,光头,穿一身黑布唐装,裤管塞在袜统子里,脚上是橡胶底跑鞋。他能说“普通话”,音调缓慢而沉着。人家说他战前还在广州教书,现在他虽然是游击队的司令官了,但一举一动,依然是书生风度。曾将军而外,我们又见到政委林平,和几位担任宣传工作文化工作的年青干部。
林政委,看来还不到四十,身材比曾将军略高,但较为清瘦。十多年的艰苦革命斗争在他身上留着的显著特征便是冷静、坚决而又思考周密,—这是和他谈了三五分钟的话就会深深感觉到的。他的“普通话”很好,不过也带着广东话的音调。有人拿灯来了,这是小小的煤油灯。接着就端上晚饭来了。
曾生将军抱歉地说,弄不到好菜,可是有狗肉,问我们吃不吃狗肉?我们这一伙十来人,谁也没有吃过狗肉,这时一听说,大家便不约而同笑着叫好!于是端上狗肉来了。要不说明,我们还当它是山羊肉呢!这一餐晚饭,真吃得痛快。虽然只有一荤一素,但我觉得比什么八大八小的山珍海味更好,永远忘记不了。
饭后,主人们就请我们休息。这小小的洋楼是并排两间,我们吃饭的一间可以说是外间,通楼梯。有一道门通到隔壁的一间,这比较小些,这是曾生将军的办公室,他和他总部的工作人员共有五六位之多,就挤在这小间内。显然,他们是把外间让给客人了,我们感到抱歉,但也盛情难却。我们在外间开了个大地铺,主人给我们一些日本军毯作褥子,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着战利品,那种兴奋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晚间,我下楼去小便,看见门外有哨兵。我想,这是因为司令官也睡在楼上的原故。但在第二天我知道这几个哨兵是保护我们的,曾将军吃完晚饭就带了少数战士袭击敌人去了。
[本文是茅盾所写《脱险杂记》的节选,全文写于 1949 年 8 月。写的是抗战期间,香港沦陷后,作者在东江纵队游击队保护下从香港转移到内地的经历,正如茅盾在本文第一节所言:这是“……抗战以来(简直可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在东江游击队的保护与招待之下,几千文化人安然脱离虎口,回到内地”。选自《茅盾全集》第 12 卷,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版排印]
现在就盼“向导”快来。他一早就上那伪乡长那里去了,为的离境也要通行证。在这些事情上,伪乡长当然要些“好处”的,昨天就听说过,“向导”打算送伪乡长法币一百元,合算起来,每人还派不到一元,这也算得很公道的交易了。
“这个伪乡长不算顶坏。”有人说。“他当然看得出来,我们是什么路数。他总算是帮忙的了。”
但是伪乡长之所以肯帮忙,还是因为我们有了那个“向导”,伪乡长是知道这位“向导”的来历(东江游击队)的,他怎么敢得罪他?
这些情形,大家都知道了,因此都很定心,专等吃过早饭动身。可是早饭偏偏来的慢。韬奋的脚昨晚又抹了万金油,经过一夜的休息,今天颇有起色,他这时靠着一株小树坐在地上,很焦急地说:“要是不赶路,早就好了。可是今天到这时候还没出发,回头又要赶了。”正说着,他看见“长柄葫芦”走近了来,就高声问道:“怎样?光是等早饭呢,也还等别的什么呢?”
“当然,早饭要等,别的什么也要等,”“长柄葫芦”回答,“而最主要的,我们得等候日本兵来点验过人数这才可以走。这些日本兵,据伪乡长说,要到九点钟才有功夫来办这件事。”这就是说,如果十点钟我们能够动身也还是运气好呢!
不久,早饭来了,太阳也露脸了,看太阳的地位此时不过八点钟。大家抢着吃过了早饭,那四位挑夫以为就要动身了,便再一度试试那挑子有没有头轻重。等到知道还要等候,他们就说回去也吃了饭再来。种种情形,都表示一二小时内不会马上出发。有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大声号召道:“谁要出恭,跟我来!回头没有时间别后悔呵!”
集团出恭的人们刚去了不久,“向导”和那伪乡长突然来了,神情有点紧张,宣告日本兵马上要来点验,要大家排起队来。大家也被这突然的好消息弄慌了,高声叫喊那些集团出恭的人们赶快回来,又请“向导”派人去找那回去吃饭的四个挑夫。
乱了一阵,队伍排成了,伪乡长就先回去,—当然是去“恭陪”那日本兵来“点验”,不料他这一去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下文了。排好队的人觉得解散也不好(恐怕日本兵突然又来了,会借此挑剔留难),但这样“罚站”也实在难受,大家都要求“向导”去找伪乡长弄个明白。“向导”去了不久就回来,说伪乡长还在日本兵那里,显然也是在等候。又过了约莫半小时,终于来了。伪乡长之外,另有一个中国人,大概是翻译。日本兵一共四个,都带着长枪。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张纸,原来就是我们从元朗出境时的通行证。点过了人数,四个日本兵就分为两起,排头两个,排尾两个,吆喝着就开步走了。
这一下,颇出意外,但大家自然只有跟着走,日本兵一路喊着一二,愈走愈快,大家几乎变成跑步了。这时走的路又不是来时走过的,但转眼间已经离开那村镇,面前是一片平阳草地,不远处又有小小的山。俄而到了山脚下,队伍停止了,排头的日本兵仰脸高声向山头上叫话。山头上也有日本兵。两下问答了几句,忽然听得排头的日本兵大声吆喝,队伍就动了。我和沚在队伍中段,我们跟着前列跑,却看见本来在排头的两个日本兵此时却站在路边,看着我们一列一列走过。于是我们知道,日本兵押送我们是到此为止。
可是有人在后面喊叫,“转来,转来!”怎么?变了卦么?全队都站住了。远远只见那位“押阵”的着急地在招手。另外一位,不认识的,正和两个日本兵指手划脚在说话。四担行李放在地上,挑夫们惶惑地看着那两个兵。我们以为这是要检查行李了,倒也坦然。但接着又知道并不是检查行李,而是日本兵不许挑夫出境。行李还得自己拿。我们那件决心要丢过一次的包袱是在那四担之内的。想想迟早要丢,便不打算去拿了。“向导”此时也叫大家站在原处不要动,行李他去照料。
同时,也听得山头上那日本兵在高声吆喝,—不许我们站在那里,催我们走。于是大队慢慢地又朝前走了,却也有几个人离开行列,去弄行李。转过那山脚,我们看见前面是一条三岔路,便停止在路旁休息。搬行李的这时也赶上来了。“向导”、“押阵”,还有那位不认识的,都背着一二件。不认识的那位好象就是本地人,现在由他带路。
他用一根粗而矮的棍子把两个包袱作一对儿挑着扛在肩头,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现在我们穿着田塍走,队形没有先前那样整齐了,单行,稀密不匀,谈笑的声音渐多而且渐高了。抬头一望,横在我们前面的,是一片青翠的连峰,据说山那边就是游击区。不知他是有意呢或者无意,那位带路的带我们在田里老兜圈子,他向田里做活的老百姓问了二次路,又被放哨在田里的日本兵喝问了一次。但在这一喝问之后,我们就离开那大片的刚收割了的稻田,走上了灌木密茂的山坡。
那山坡愈走愈高,后来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大家都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这里有几株大树,大家分成几股都坐在树下。这里是半山腰,据说,爬过这座山还有一座更高的山,不过那已经到了“家”。带路的那位,任务告终,他和“向导”他们很客气地话了别,就下山回去了。这时大概也将近中午了罢?熟悉情形的人说:还有三十多里山路,安全是没有问题了,走慢些也不妨,多休息也不妨。这番话提起了不少人的勇气,因此,休息过后,再上路的时候,我们又把那准备丢掉的包袱带上了。然而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多谢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帮了我们不少的忙。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走过一条很长的小路,两旁都是茂盛的树木。这象是一条甬道。同行的人都说:到了,到了。“甬道”走完,前面是一片平地,隐约可见房屋。大概这是一个村子。这时候,队伍拉得很长,散散落落,三五成群,脚力好的,一批一批从后面赶上来,越过我们去了。等到我们也进了那村子,但见断垣颓壁之下,坐的站的,全是我们这批客人,大家都很兴奋地在说笑,想不到游击区的总部所在地竟是这样平淡无奇的。
从前,这村子—不,应该说是镇罢,一定是相当繁荣的。我们看见好几座烧剩的大房子的高墙,很好的石脚,水磨砖,墙上的窗洞还有铁栅没有拆去。又看见这里那里都有几丈平方铺水泥的地,据说这是晒谷场。晒谷场有这样讲究,可想而知一定还有相当富丽的住房和它相配。
但现在,这一切都看不见了,现在里把路长的石板路上(在从前,这是村内的大街),两旁仅有那高耸的断垣和那些水泥铺的晒谷场。这就是敌人“三光”政策中的一“光”。现在全村只剩下些破烂的平屋,老百姓在那里边摆个摊子,卖香烟、片糖,偶然也有凉薯和鸡蛋。小店墙上贴着中文和日文的标语,这是游击队的。听说全村唯一的没有遭受严重破坏的大房子是一所教堂,同路来的朋友们有一部分后来在那里住过一个时期。这所教堂,当然只剩一个空壳,教士早已走了,信徒也已星散,家具更不用说早已荡然无存,但单看那房屋的规模也就知道它是曾经盛极一时的。
当香港文化人走东江路线撤退到内地的那个时期,这座冷落了的教堂送旧迎新,前前后后“招待”过的文化人少说也有几百罢?我们十来人被欢迎到一所小楼房去。这是两上两下,靠着小山坡,四面空旷,洋式建筑,从前的主人一定是有钱的,现在却成为游击队司令官曾生将军的临时总部。这座小小洋楼,独能幸存,似乎是一个奇迹,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它的位置不在村内大街的两旁而在离村半里许的小山坡下。
从前这里一定还有不少树木,但现在只剩屋后一棵,却也断了半截了。曾生将军在楼上和我们相见,说昨天就在等候我们了。又说,今晚上暂时委屈我们在这楼上过一夜,明天再布置妥当的地方。曾生将军是中等身材,方脸,光头,穿一身黑布唐装,裤管塞在袜统子里,脚上是橡胶底跑鞋。他能说“普通话”,音调缓慢而沉着。人家说他战前还在广州教书,现在他虽然是游击队的司令官了,但一举一动,依然是书生风度。曾将军而外,我们又见到政委林平,和几位担任宣传工作文化工作的年青干部。
林政委,看来还不到四十,身材比曾将军略高,但较为清瘦。十多年的艰苦革命斗争在他身上留着的显著特征便是冷静、坚决而又思考周密,—这是和他谈了三五分钟的话就会深深感觉到的。他的“普通话”很好,不过也带着广东话的音调。有人拿灯来了,这是小小的煤油灯。接着就端上晚饭来了。
曾生将军抱歉地说,弄不到好菜,可是有狗肉,问我们吃不吃狗肉?我们这一伙十来人,谁也没有吃过狗肉,这时一听说,大家便不约而同笑着叫好!于是端上狗肉来了。要不说明,我们还当它是山羊肉呢!这一餐晚饭,真吃得痛快。虽然只有一荤一素,但我觉得比什么八大八小的山珍海味更好,永远忘记不了。
饭后,主人们就请我们休息。这小小的洋楼是并排两间,我们吃饭的一间可以说是外间,通楼梯。有一道门通到隔壁的一间,这比较小些,这是曾生将军的办公室,他和他总部的工作人员共有五六位之多,就挤在这小间内。显然,他们是把外间让给客人了,我们感到抱歉,但也盛情难却。我们在外间开了个大地铺,主人给我们一些日本军毯作褥子,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着战利品,那种兴奋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晚间,我下楼去小便,看见门外有哨兵。我想,这是因为司令官也睡在楼上的原故。但在第二天我知道这几个哨兵是保护我们的,曾将军吃完晚饭就带了少数战士袭击敌人去了。
[本文是茅盾所写《脱险杂记》的节选,全文写于 1949 年 8 月。写的是抗战期间,香港沦陷后,作者在东江纵队游击队保护下从香港转移到内地的经历,正如茅盾在本文第一节所言:这是“……抗战以来(简直可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在东江游击队的保护与招待之下,几千文化人安然脱离虎口,回到内地”。选自《茅盾全集》第 12 卷,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版排印]
很赞哦! ( )
上一篇:脱险杂记(节选十一) 茅 盾
下一篇: 脱险杂记(节选十三) 茅 盾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