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沙头角故事

作者:张新奇 来源:《奇迹之城:深圳备忘书》 责任编辑:chen 2024-09-10 人已围观

1

三百多年前,清政府废除《迁海令》,荒芜已久的沙头角一带才渐有人迹。最先迁来的是一户吴姓客家人。
 
吴氏起源于河北沧州一带,历经数代南迁,至大埔,再至博罗,其中一支迁入沙头角地区,于康熙年间定居在新界山咀村。随着人口增长,山咀村分出一支迁至沙栏吓村,开村始祖为吴氏第八十八代后人吴尚儒。沙栏吓村即位于深圳盐田沙头角。
 
因近海,客家吴氏耕作兼而捕鱼,信奉妈祖,建有天后庙。
 
至清道光年间,移民渐增。沙头角横头街形成墟市,名字十分洋气,称东方和平市场,简称东和墟。逢农历一、四、七日为墟日。
 
东和墟最旺时月货物吞吐量近三百吨。每天都有海鲜、大米、食盐等物资运至11公里远的深圳,送货的多是本地客家妇女。
 
2
 
1898年,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9年3月,双方完成了对新界东北部的划界,在因改道而干涸的沙头河河床上插上了“大清国新安县界”的界桩。界桩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形成了英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的格局。乡民在这条干涸的河床两边建屋,逐渐有了中英街。
 
立了界碑,沙头角两边居民生活未受明显影响,双方往来如常。这里也成为内地较早接受工业文明影响的地区之一。
 
1899年,电报线连接到镇上,随后通了电话,有了电灯。此时,一些商铺开始经营洋货,如洋布、煤油、火柴之类,还有西医馆、理发店等时尚铺面。1912年,火车也从香港粉岭通到沙头角。后来建了公路,往来便捷,火车遂停运。
 
1848—1852年,巴色会传教士韩山明、黎力基、韦永福三位牧师先后从香港来到沙头角传教,在镇内天后宫附近建有一座西式教堂,形成沙头角建筑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景。
 
3
 
中英街,原名鹭鸶径,是一条新界沙头角火车站连接内地的麻石路。民国初年,界桩两侧的鹭鸶径荒地上陆续建屋开店,先后有“东源泰”杂货、“东和隆”米行、“茂生堂”药店等。新界禾坑村人李新昶从4号界碑旁的榕树开始至5号界碑处,投资建了一排两层高的骑楼。这排骑楼具有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一、二层均设有连廊,女儿墙采用罗马柱装饰。骑楼临街一段起名叫“猷昶街”,成为中英街最早出现且保持至今的骑楼。
 
至此,一条长约250米,宽不足4米的中英街逐渐形成。鹭鸶径的麻石路也改成水泥路。
 
1937年9月2日,沙头角遭遇百年不遇的台风,恰逢涨潮,引发海啸,一些地方海浪高达9米。码头、道路、房屋尽遭破坏,死亡多达数百人,随后暴发瘟疫。东和墟惨遭摧毁,之后未加重建,只剩一口古井。残余店铺转开至界碑一侧,地点靠近边界,更便于做生意,带旺了香港沙头角墟。
 
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将沙头角边境地区列为边防区。1951年5月25日,港英当局宣布,在港深边界实行宵禁。整个冷战期间,中英街如同德国柏林墙,分隔两种社会制度,成为人类重要历史时期的一个地标与共同记忆。
 
4
 
中英街是深圳距离香港最近最便捷的通道,一抬脚就过去了,逃港现象严重。当时沙头角一个大队逃出去的多达2400人。
 
一些外地人也取道横跨新界和深圳的梧桐山,经过沙头角、粉岭等地逃往香港。仅1962年5月2日,从沙头角边防检查站就冲过去一百多人,两地同时出动大批军警,围堵拖儿带女蜂拥而来的逃港人潮。
 
“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逃港乡民思家心切却又不敢回来探亲,怎么办?他们就约好时间到沙头角桥头,隔着河与家人喊话。沙头角河并不宽,二三十米,说话声音大一些都可以听见。虽然喊话的内容都是些日常问候互报平安,或者家里人苦不苦、孩子好不好之类的家长里短,但是有喊的有哭的,那种场面确实很震撼人。这就是沙头角老人无法忘记的“界河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